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十七回 盛世元宵龍樓驚變 上九潛龍夜宿荒店-《乾隆皇帝——云暗鳳闕》


    第(1/3)頁

    乾隆和皇太后就在迎門正中的暖幕中說笑,見他三人魚貫而入,太后便笑了,說道:“辦事人來了!叫他們免禮。里頭暖和,只管坐著說話。”阿桂笑道:“奴才才打西邊回來,只陪駕出城時見著老佛爺慈顏一面,無論如何要請個安的!”說著便行禮,于敏中紀昀便跟著跪拜。待太后笑呵呵叫起了賜坐,乾隆問道:“說是外頭下雪了,妨礙不妨礙?人多不多?”

    “回主子話。”阿桂在椅中一欠身說道,“只是稀稀落落,楊花兒似的,地下還蓋不滿一層兒。下頭外城的人約有十萬。內城七八萬,都還忙著領老佛爺的賞。這回是里里外外都熱鬧,老天爺也湊趣兒給場小雪。雪地里看燈,一來沒火災,二來關防也好辦。瑞雪兆豐年——都喜到一處了!”太后笑得滿面開花,說道:“阿桂說的是——咱們就是圖這喜慶氣兒!方才我還和皇帝講,我給阿桂出了難題兒,那么多人怎么賞錢吶,別擠壞了人罷?”阿桂又忙賠笑,說道:“這是老佛爺慈悲心腸,奴才們怎么敢辦砸了這份差使?只是外城不能照那樣兒辦。散了燈市,有些鄉里來的老頭老太太,都由順天府的人分發湯元兒,帶一小包兒回去煮著吃,也是皇恩雨露均沾的了。”太后忙道:“好,就是這么著,就合了我的意了。鄉里人大老遠的半夜三更跑路也不容易的……”

    乾隆趁太后和他們三人絮語閑話,起身踱至箭樓門口,仰臉看看,經阿桂又一番布置,整個正陽門城樓上上下下密密匝匝都用明黃紗燈布滿了,金山似的黃光燦爛,燈光映照著看得分明,大片大片的雪花都像金黃色的蝴蝶,沿著斗拱飛檐前游游蕩蕩飄飄搖搖,不肯輕易往下落似的滑動著、盤旋著、游弋著,追逐著忽起忽落,漸漸沉在了堞雉下頭。他孩子氣地接了一片,看著那團絨一樣的雪花化了才回屋里,笑道:“這雪下得好!明早是誰當值?黃河以北各省的晴雨表送進來朕看!”于敏中忙起身答應“是”。太后道:“民諺說‘麥蓋三床被,頭枕饃饃睡’,我最愛雪——這是咱們大清的瑞氣嘛——你們三個笑什么?”紀昀忙賠笑道:“老佛爺高興,臣子們自然一樣歡喜。”

    說著閑話,聽得禁城那邊景陽鐘遙遙傳來,阿桂掏出懷表看看,起身道:“主子,戌初時牌到了。奴才三個先出去,讓百官上城樓,文官東邊由紀昀帶領,武官西邊是于敏中為首,安排定了就請太后皇上大駕臨幸。”乾隆說道:“使得!這里太后和皇后也要更衣,還由朕陪著出去,臣子們遙遙跪了行禮就是——去吧。”

    這里三人出來分頭行事,阿桂指揮東西堞雉上兩條彩虹龍燈一齊點亮,隨著三聲炮響,正陽門從東到西十八掛萬響鞭炮一齊燃放,都垂向城外,頓時,那硝煙伴著密不分點的噼噼剝剝聲蒸騰而起,整個正陽門像被電火紫光煙花云霧托起來的黃金樓閣,彌漫在煙火之中,把暢音閣的樂聲湮沒得一點兒也聽不見。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乾隆攙著母親從箭樓正門出來,皇后率宮嬪徐徐隨后,接受東西兩廂文武官員拜賀,憑著臨時修起的軒欄向下眺望,只見自東便門一帶到崇文門、宣武門至西便門外寬約數百丈,綿亙十數里已成了一片燈海,火樹銀花淬在燈火煙花之中,黃龍一般橫在外城。用千里眼旋調著觀望,只見“黃龍”中櫛比鱗次彩棚連陌,各店鋪樓肆懸燈不斷爭奇斗勝花樣窮出翻新,人流擁動的街衢兩邊還擺著不少地攤兒,商彝周鼎秦鏡漢畫貨色齊全,大柵欄好大一片空場上,格子界似的擺著八臺大戲,臺上名班演劇,臺下百戲雜陳,笙歌之聲金鼓之樂不絕于耳。在城上都能隱隱聽到。蘭麝旃檀之香氤氳馥郁,城上都能隱隱嗅到。乾隆伴著母親,紀昀于敏中隨駕侍從,走一處一處歡呼騰躍,看一處一處景致新異。紀昀于敏中隨口承歡說笑,信手指點下頭富貴繁華文彩風流,直把太后高興得合不攏口來,時一招手,城下立時一片歡呼應和。

    阿桂在席棚坐鎮,卻是半點隨喜玩賞之心也沒有,一時要聽王廉卜仁等太監報說皇上觀燈行止,樓北樓南都要照應,一頭要聽李侍堯報告城下踩街放煙火情形,看著滿街旱船故事高蹺扮戲,龍燈火蚰蜒般翻飛滾流,眼瞪得不錯珠兒,只關心哪里人流擁擠,何處不慎燒了燈棚,哪里敢有一毫分心?將近亥正時,內城領過賞的人也漸次流入外城,那人越發多了,只見燈海中萬頭蟻鉆,人流東西蠕涌,片片雪花都墜入紫漫漫的微靄之中,起火、煙花、平天雷、地老鼠種種花樣,時而地走金蛇,倏又彩霓升空,正看得眼顧不過來,忽然大柵欄口不知誰家放了個“高慶云”彩花兒,那彩花直升入半天云里,迸開,又迸開,紅紫萬千映亮奪目,不及消散,又是兩筒打上來,緩緩八方流散,阿桂最怕這些玩藝,沒準頭一筒子打到城樓上就是**煩,正要叫人去傳知李侍堯“五十丈以內不放焰花”,忽然覺得脖子上一疼,以為是被風里吹的沙子打了一下,下意識用手摸了一把,從脖子里掏弄了一下,捏在手里看:竟是民間**用來打獾狐兔雞的那種鐵砂子!

    阿桂大吃一驚,頭“轟”地一鳴漲得老大,連耳鼓都吱吱直響。他霍地立起身來,幾步跨到垛口伸脖子探身往下看。

    但正陽門下太亂了,煙霧彌漫燈火混濁淆亂成一團,兩隊舞獅子的,四條龍燈,還有十幾條旱船,一隊打莽式的在密不透風的人流中攛舞著時走時停,只是綽約可見大致,要細辨認竟是萬萬不能,他的望遠鏡已呈給太后使用,且看形勢,就有望遠鏡也未必看得出個什么名堂,只好憑經驗審量察看。一邊派人去叫李侍堯上城,一邊心中緊思量。好一陣才得了主意,徑往正中乾隆所在位置而來。乾隆就坐在正中特設的高腳座上,身后薄紗帷幕后邊是太后和宮中后妃,他剛剛接見了云貴總督和洛陽大營提督,見阿桂過來,笑道:“你那邊沒有箭樓擋著,風大,冷壞了吧?諒你也未必有心思看景致,這千里眼你還拿去,得便瞭上一眼,也不枉了這一夜熱鬧。”王廉便呈上望遠鏡。

    “這雪下得大了點。”阿桂接過鏡筒捧在手里,笑嘻嘻說道,“奴才那邊好歹還有盆火烤,主子這兒才冷呢!冰天雪地的,太后又有歲數的人了,娘娘們怕也受不得。奴才斗膽勸駕,且回樓里頭暖和暖和身子。定下的子初還宮,到時候再出來打個照面。奴才還預備的有焰火,放起來,今晚可真是圓圓滿滿!”乾隆笑道:“朕不冷。方才已經有旨,哪個冷了累了不必硬陪著,可以自便。”阿桂笑道:“皇上不冷不累,誰敢歇著?依奴才見識,進屋歇一會兒,暖和了高興再出來看。如何?”

    乾隆這才起身,笑道:“好好!朕聽你的!”連紀昀于敏中都陪侍著進了箭樓。阿桂踅返身回來,已是臉上沒了笑容。見李侍堯站在席棚口等著,開口便問:“怎么半日才來?”李侍堯道:“崇文門口的人太擠,倒了兩間棚子燒了衣裳,兩造里打起來,我去了一下剛回來。內務府方才來報,說五爺和二十四爺都歿了,問要不要報奏皇上。他們還在下頭等著呢!”見阿桂臉色,又問道:“出了什么事么?”

    “下頭有人沖城上開火打槍!”阿桂壓低了嗓子說道,見李侍堯嚇得愣在當地,一把扯過他到垛口,說道:“你醒醒神,不要忙亂,聽我說,皇上并不知道——我看仔細了,對面大柵欄那邊遠,一般土槍根本打不到城上,城樓下頭禁放鞭炮,公然打銃子也萬不能夠。游人里頭誰帶槍一眼就看見了。所以,只能疑到這幾隊龍燈獅子,十拿九穩里頭有人作逆!”李侍堯起初唬嘈了,此刻才回過神,咬牙看著漸漸東去的幾隊龍燈,說道:“中堂解析得是!槍可以藏在獅子肚里,也可以當龍燈把兒舞弄——這好辦,一下子就拿了他們!”

    阿桂咬著牙關不言聲,死盯著下頭,焰火一明一滅映在他臉上,瞧天時紅時青時紫,煞是猙獰嚇人,許久才從齒縫里蹦出一句話:“不成!這里不能拿人。派人線上他們,東便門外下手!”李侍堯道:“明白!這用著青幫,叫他們上去打群架,順天府一古腦全都拿了!嘿,這狗東西們,油炸了他們!”阿桂呵呵冷笑,說道:“好,比我想得周到!你快去布置!”

    李侍堯又瞄了下頭一眼,腳步匆匆去了。阿桂沿著垛口邊軒欄處邊周匝巡視,一邊察看下面動靜,一邊等待李侍堯的消息,又怕乾隆出來,擔心著還有逆民朝上打槍,幾乎每次有起火火箭之類沖起空中,都是一個驚乍,用望遠鏡仔細瞧一陣才罷。但下邊卻再也沒有打上槍來。城樓上東文西武交串著指點燈火,箭樓內乾隆一撥一撥不時召見外省大員,城下頭萬眾歡騰燈火如沸,算來只阿桂一人急得熱鍋螞蟻般焦灼難耐——又不能對人說。

    將到子時,終于有了動靜,崇文門東約里許,突然幾間燈棚同時著火,像是煙花爆竹鋪子也燒著了,一片火光熊熊里人影幢幢。阿桂急持望遠鏡看,恍惚中似乎有人救火有人打架,頓時提起了精神,瞇著一只眼仔細用手調旋望遠鏡,卻見不少文武官員也往東頭聚,傻眼兒看,一個太監驚乍著叫:“起火了!有人打劫!”阿桂回身立眉橫目喝道:“放屁!我用千里眼都看不清,你倒看見了?你要驚駕,我板子抽死你!”嚇得那太監忙抽自己嘴巴告饒:“中堂恕我的罪……”

    “滾!”阿桂斷喝一聲,攆去了太監,鐵青著臉逼視著一群趕過來看熱鬧的官員。他年紀雖不高大,這多年從來都是出將入相上馬管軍下馬管民,位置威望僅次于傅恒。在他目光逼視下,一眾官員都像做錯了事的孩子,訕笑著干笑著諛笑著頷首點頭打躬作揖紛紛散去。再用望遠鏡看,火勢已經減小,漸漸熄滅,正陽門下的人們似乎連著火的事都不覺察,依舊從容涌流,阿桂放下望遠鏡,瞇著的一只眼閉得太久,已睜不開,揉了揉,才兩只眼一般大,一顆心略放下,想起自己睜一眼閉一眼訓人形容兒,肚里也好笑。因干等李侍堯不來,阿桂一邊派人打探,自過來進樓要請旨下城巡視。卻見乾隆踱出來問:“聽說是起火了?”

    “是。”阿桂恭恭敬敬回道,見紀昀于敏中身后還跟著太監侍衛,一邊陪乾隆到軒欄邊測覽,賠笑道:“東便門西南上頭有家煙火鋪子著火了,李侍堯郭志強已經帶人撲滅——皇上瞧,就是那片——事情不大,皇上不必掛心。”說著便遞望遠鏡。乾隆笑道:“就這么也瞧見了,不妨的。寧可無事就好,下頭棚連著棚,火燒大了就不成燈市,成了火海了。”紀昀道:“方才也有幾家燈棚走水,我還奏老佛爺,這種事年年都有的。”于敏中卻道:“年年都是順天府,今年是朝廷指揮。也這個樣子!事先劃出格子,棚和棚不連,能省多少事?”

    阿桂笑著沒有遞聲,紀昀幾次信中言及于敏中“嚴剛細心明察”,讀懂了就是個“苛刻薄情”四字。剛剛回京初交共事,他立刻領教了。李侍堯在下頭忙得要死不能活,他說這站干岸看河漲話,也真叫人寒心。但此刻絕不是爭辯時候。正此聽見了景陽鐘響,阿桂笑道:“該請太后皇后娘娘鳳駕出來了,又要熱鬧起來了!”

    話音剛落,魏佳氏和金佳氏一邊一個扶著太后顫巍巍出來,后頭那拉皇后也依次出來,城上頭供奉們忙就舉樂。一曲《慶升平》剛剛開頭,城下四面八方爆竹聲轟然炸響成一片,把音樂一下子就湮沒了。東便門、西便門、廣安門、廣渠門、左安門、右安門、正中的永定門,似乎號令統一同時舉火放焰花。在鼎沸海潮般的爆竹聲中“通——通——”一個勁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這一陣喧騰都是竭盡全力不留余地,更比御駕登樓時熱鬧十倍,連下頭的腰鼓抬鼓都全然聽不見。天上萬紫千紅霓光流彩花散花開,菊、梅、牡丹、大雨花、西蕃蓮、葵花……數不盡的花樣爭開斗妍,前花未消后花又開,城上城下無貴無賤君臣民商,萬眾仰頭看那滿天煙花,足有一頓飯時候才算興盡。

    ……阿桂直到把車駕送進天安門,因于敏中要進軍機處當值,自和紀昀跪了辭駕,這才舒了一口氣,遣散了從駕百官,抹著頭上的冷汗對紀昀道:“總算辦完了這件大事。你也回去吧。我方才見李侍堯。來不及說話,我還要聽聽他和郭志強說差使。”紀昀笑道:“那就偏勞你了。我也有幾封信要寫,皇上旨意交待的,雖然沒有急務,還是今日事今日畢的好。”說著便辭去了。阿桂在華表前站了移時,呆愣著想明日如何向乾隆奏明,一陣風吹起來,裹著雪花鉆進脖子里,這才發覺雪下大了,幾十個書辦師爺親兵戈什哈都跟自己一道傻站著。看正陽門一帶,燈火漸次闌珊,滿地的雪約有寸許來厚,在燈火的余光中像鋪了一層蛋清樣泛著淡藍色的微靄,正要說“太冷,我們回正陽門說事”,見遠遠幾盞燈籠過來,卻是順天府的衙役們簇擁著李侍堯過來。郭志強也陪在旁邊,看樣子都累得要死,平平的地,人人都走得腳步蹣跚。阿桂便沒動,直待他們走近,問道:“怎么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