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渡口邊找不到一朵相送的花-《告別天堂》
第(1/3)頁
[周雷]
一九九七年發生過什么,你還記得嗎?
香港回歸,我們高考。七月一號凌晨政權交接普天同慶,我在一天一地的鞭炮聲中驚醒后神經質地想:還有六天,我背會那段“一國兩制”了嗎?這時候電話鈴聲響了,傳來天楊笑嘻嘻毫無睡意的聲音:“同喜同喜。”
一九九七年,我們這個城市商業區的步行街落成。晚自習的間歇,常有我們學校的學生跑到那里去透氣,華燈初上,高樓林立,麥當勞門庭若市。那一瞬間你不會相信,只要再步行十分鐘,就是那個荒涼的堤岸,河水腥臭,廢棄的建筑周圍雜草叢生。而我們的北明中學,正好位于這兩個地方的中點,仰著它紅色花崗巖的高傲頭顱。那年學校從南方買來幾棵梔子花樹,四五月間,到處都是幽香,掩蓋了鬧市區的汽油味,還有堤岸上河水的味道,于是,我的一九九七年的春天擁有一種烏托邦的幻覺。
一九九七年春天,方可寒死了。
一九九七年夏天,高考。然后,天楊和江東分手。
一九九七年秋天,我來到大學報到。
一九九七年冬天,我逃課去北京讀新東方,在那里遇見了江東。
他在人潮里驚訝地看著我。我拍拍他的肩膀,“哥們兒,有空嗎?咱們喝酒去。”
那時候我的身邊有一個陌生的女孩子。不過我們喝酒的時候她先回去了。談起從前的同學時,我很想問他:你是不是真的已經忘了天楊。我當然沒問,我不是那么煞風景的一個人。
那之后,我就再也沒見過他。
二○○四年,一部叫做《無間道ii》的電影讓我重新回憶我的一九九七。銀幕上煙花升起,曾志偉藏起劉嘉玲的照片,像換外套一樣換上一副囂張的表情,迎接大門里面的衣香鬢影,我和天楊都笑了,說這個片子還挺煽情的嘛。
這時候天楊突然把頭靠在我的肩膀上。我的手輕輕抓住了她的。我不知道屏幕上的一九九七年是不是讓她想起了什么。總之,對我而言,一九九七是個繞不過去的年份,與香港回歸無關。
這時候門輕輕一響,我們趕緊分開。又是不不那個欠揍的小混蛋。
“我睡不著。”他說。
“你缺鈣還是怎么的,這么小就睡不著。”我惡狠狠地說。
“什么‘蓋’?”——我忘了他不是中國人。
“我給你講故事?”天楊說。
“不用。我要跟你們倆玩。咱們一起出去吃冰激凌吧。咱們三個。我要吃麥當勞的甜筒。”他眉飛色舞。
“不不,現在是晚上十二點。”天楊瞪大眼睛。
“爺爺奶奶都睡了。”
“你不怕我明天告訴奶奶?”天楊說。
“那我也可以告訴奶奶,這個人——”他指指我,“這個人在咱們家待到十二點還不走。”
媽的。
[天楊]
一九九七年年初,在我和江東最幸福的日子里,他總是問我一個問題:我為什么會喜歡上他——在我們剛認識沒多久的時候。
這真是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我想沉浸在甜蜜中的女孩子多半會用一句最現成的話搪塞過去:喜歡一個人不需要理由。但我總還是試圖回答他,因為這對我自己也很重要。為了尋找答案,得一直往上追溯。
“江東,”那時候我們坐在我的小屋里,爺爺奶奶都不在家,“你還記不記得,你剛剛上小學的時候……比方說,第一次運動會,你們班得了一張獎狀,老師把它舉起來給全班小朋友看,然后大家一起歡呼鼓掌……你還記不記得,那個時候,你和大家一起歡呼鼓掌,你是真心的嗎?”
“這個,”他有些困惑,“我不記得了。”
“我記得。”我說,“我不知道他們為什么要這么高興,因為我一點都不想歡呼,不想鼓掌,可是當時大家都在那么做,我也只好照做。我知道,每個人都會說,集體的榮譽是每個人的驕傲,可是那時候我都叫不上來全班大多數人的名字,別的小孩也是的,那為什么他們就能把一群還叫不上名字的人當成個集體,然后為了它鼓掌歡呼,覺得自己真的‘屬于’一群陌生人呢?他們還真是放心。我到現在也想不明白這件事。”我對他笑笑,“你看,江東,對別人來說像本能一樣自然的事情,我就不明白。從小到大,這種例子太多了。我第一次看見你的時候,我還以為你和我一樣。我還以為你也是個不習慣這個世界的人。”
“為什么?”他深深地看著我。
“因為,你的聲音。”我不好意思地笑,“這種理由很爛吧?可是這是真的,因為你的聲音。我喜歡聽你的聲音,我長這么大,從來沒聽過這么好聽的說話的聲音。那時候我覺得這個聲音是上天專門給我造出來的,你也是。”
“現在是不是覺得誤會了?”他笑著。
“現在知道你和我其實不大一樣。不過,以前我總是在找‘一種’和我一樣的人,可是現在,自從遇上你以后,我要的就不再是‘一種’人,不再是什么類型的人,我要的是‘一個’人,就是你。”
然后我們接吻,像電影里一樣。
那段最好的日子里,心里總是漲滿了海水一樣溫暖的疼痛。就連高考迫近也不再讓我緊張。日復一日的模擬考,一張又一張的復習題,因著我們之間的那種溫暖,不再面目可憎。我們一起面對它們。現在想來那時的愛情,經歷過方可寒而變得厚重的愛情讓我觸摸到一點點“生活”的真相——我是說相對我同齡的女孩子而言,其實是這一點“真相”治愈我對高考的恐懼的,但那時我以為是江東。晚自習結束后,他就把我帶在我的自行車后面送我回家,這件事情周雷直到今天提起來都是咬牙切齒。我們穿過鬧市區,我緊緊地摟著他的腰,錯落的霓虹燈暈染著樓群間隙的天空,夜晚才開始出沒的三陪小姐們像藤蔓一樣縈繞著巨大的廣告牌。晚風吹過來,麥當勞巨大的黃色m在暗藍的夜色里有點寂寥。
“沒有星星。”我對江東說。
“有,有一顆。”
“從小到大,就只看得見這么一顆。”我很不滿,“我就從來沒見過書里寫的那種繁星滿天到底是什么樣。”
“是污染的關系。”他說,“而且我聽天文臺的人說過,就咱們每天看見的這顆星星,都不是真的,是顆人造衛星,因為它離地面比真的星星近得多,所以咱們才看得見。”
“真——的?”唯一的一顆星星還是個冒牌貨,這不能不讓我憤怒。
“要看滿天的星星就得到窮鄉僻壤去,咱們還是湊合著看看這顆假的吧。”
“你還記得那個《星光伴我心》吧?就是咱們在肖強那兒看的。里面有個放羊的說:‘我放羊的時候看著滿天星斗,就會想,這個世界真的存在嗎?’多棒的臺詞呀。”
“小姐,你真以為這話會是個放羊的想出來的?那個電影的編劇指不定怎么絞盡腦汁了呢。人家騙的就是你這種觀眾。”
“你這個人怎么這么不浪漫——”我尖叫,他突然加快了蹬車的速度,為了趕前面的綠燈,在我的尖叫聲中,他笑著喊:“你越來越重了宋天楊!”
幸福這東西,一點不符合牛頓的慣性定律,總是在滑行得最流暢的時候戛然而止。剩下的事情就是鍛煉你的承受能力了。這么想著的時候我微笑了一下,因為我想起了張雯紋。曾經我頗有興趣地等待她到底能依靠那個莫須有的羅小皓堅持多久,結果令我不得不承認:這孩子身上有種夢想家或者詩人或者狂人的稟賦,治療越艱苦,我們從她嘴里聽到“羅小皓”這個名字的幾率也就越大。還有個跟著她起哄的楊佩,每一次做骨髓穿刺之前,楊佩都會對她眨一下眼睛,輕輕地說:“羅小皓的力量。”
“羅小皓將來一定會是花澤類那種類型的男人。”某個我值夜班的晚上,張雯紋突然對我說。
“花澤類是什么類型的?”我故意問。我現在已經摸透她的習慣了,聊起羅小皓時你要多提一些“開放型”的問題,這樣她可發揮的空間會大一些。
“就是——”她今天一反常態地有些煩躁,“就是花澤類的類型嘛,你又不是沒看過《流星花園》。反正我的羅小皓才不會像龍威或者袁亮亮那兩個討厭鬼一樣惹人討厭。”
張雯紋是龍威和袁亮亮的死敵。起因是上周末中午的水壺。龍威在病房門口要袁亮亮把他的水壺扔出來,結果袁亮亮用力過猛,水壺蹭過龍威的手正好砸在當時正站在走廊里的張雯紋面前的地板上,張雯紋尖叫一聲,龍威急忙說:“對不起對不起我沒有接穩!”“你搞什么?!”張雯紋瞪圓了小豆眼,“我可是受驚了呢!”這時候袁亮亮不緊不慢地在里面接了一句:“沒聽說過接個吻就能受精的。”張雯紋夸張地大叫“流氓”轉身跑了。但這個笑話卻流傳開來。就連葉主任也曾在人少處偷笑,我親眼看見的。
“天楊姐姐,”她不像有些小孩那樣叫我阿姨,“你說我會不會死?”
“不會。”碰到這種問題我當然都說不會,只不過對別的孩子我會斬釘截鐵地說,對她,我會視具體情況調整語氣。
“我昨天給我的好朋友打電話,叫她用我的郵箱發個e?mail給羅小皓,就假裝是我發的,我告訴他我現在正在北京跟我媽準備往大使館遞材料呢。”她的眼睛又亮了,“也不知道我的好朋友記不記得要在結尾的時候寫上‘iloveyou’。”
“也不怕露出破綻讓他看出來?”我說。
“才不會,我的這個好朋友最擅長做這種事兒了。有一次我們老師都說她適合搞地下工作。”
“要這么說,她一定記得住‘iloveyou’。放心吧。”
“那要是有一天,天楊姐姐——”她猶豫了一下,“要是我萬一,你說羅小皓他不會恨我的好朋友吧?”
“不會。”這次的“不會”可是說得斬釘截鐵。
“這個孩子真有意思,”我在值班室里對楊佩說,“她長大以后會是個好演員,太入戲了,她有時候簡直就是‘想死’,這樣就可以談一場生死戀。唉,”我長長地嘆口氣,“還是小,她哪懂‘死’是怎么回事兒啊……”
“你懂!”楊佩打斷了我,“你死過?你能比她強多少?”
我忘了這女人最近一直歇斯底里,尤其是周雷這些天常來等我下班,攪得她很不爽。
我走下樓梯,暮春的天空里有種曖昧的香氣。張雯紋的主持人媽媽叫住了我。感覺上她跟她的女兒不大合拍,她的神情和病房里的其他母親一樣憔悴。在這陰郁的憔悴的籠罩下,嘴角一絲善意的微笑也有一種宿命的味道。她今天不化妝,看上去沒有平常電視上那么漂亮。
“有空嗎?我請你喝茶。”她說。
我們就近去了上島咖啡。
“你喜歡雯紋嗎?”當我往英國紅茶里加牛奶的時候她終于打破了沉默。
“喜歡。”我笑了,“她是個特別聰明,特別……投入的小孩——舉個例子,你聽過‘羅小皓’的故事嗎?”
她愣愣地看著我,很有興趣的樣子。
于是我開始講羅小皓——她從不認識的自己女兒的羅密歐——正好都姓羅。長大后會酷似花澤類的羅小皓,從九歲起跟張雯紋戀愛直到十一歲的羅小皓,還有那個關于移民加拿大的騙局,由好朋友偽造的e?mail,然后就是每次骨髓穿刺時的萬靈咒語:羅小皓的力量;講到《藍色生死戀》的時候她終于憋不住大笑起來,我也跟她一起笑。雖然她的笑里隱隱含著一股緊張了太久之后終于暫時放松的神經質,但畢竟是快樂的。
她用手指抹掉眼角的一滴淚,“這孩子跟我小時候像,幻想力特別強。”
“我覺得她很了不起。”我說,“她能自己找著一個支點,自己撐下去,哪怕是幻想呢。這是多少大人都做不到的。”
“你還記不記得,就是上上個月,我們還在你們這兒做過一期節目。我對著鏡頭說:觀眾朋友們,讓我們一起祝愿這些孩子們能早日戰勝病魔——現在想想真是可笑,你戰勝得了誰?”
“未必是誰戰勝誰,你看像雯紋這樣,不也挺好?”
“就是,不是戰勝的問題,是要共存,是要懂得接受。”
“甚至懂得欣賞。”
“對,”她笑了,“就像雯紋一樣。我的雯紋以后沒準能干成什么大事。”
“那是當然。”
“只要她逃得過這一劫。”她深深看著我的眼睛,我們面前的紅茶慢慢地冷掉了。
[江東]
“沒有星星。”天楊說。很遺憾我看不見她說這話時候的表情。她的聲音從背后傳過來,我猜她仰著臉的樣子是很專注的。夜風把她的面霜的氣息從后面傳過來,清爽的香味,恍惚中覺得她其實是一朵花,就在你看不見她的時候開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