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帝王之怒-《我在詔獄看大門》
第(2/3)頁
這些人無一例外,都被下了刑部大牢。等待黃賜到案后,兩案并一案,所有的人一起公審。
新官上任的刑部員外郎邱子晉頓時忙的腳打腦后跟。
京城的“六扇門”,也就是刑部、大理寺和監察院的官僚們,面對這一堆大明國的高級將領乃至因軍功受封伯爵的國之大將,陷入了巨大的焦灼之中。
這些都是大明的良將,尤其是項忠,可是與大行皇帝一起北狩過瓦剌的。
“土木堡之戰”中,他曾被蒙古人俘虜后,后徒步七天七夜,回到了大明的軍營。此后更是平定了滿俊之亂和荊襄之亂,戰功彪炳,對大明貢獻良多。
如此老將,要他們怎么怎么審?
上刑,還是不上刑?
刑部大牢又不是詔獄,甭管你是什么官,進來先脫一層皮。畢竟人家只對皇帝負責,不用考慮什么同朝情誼。
萬一日后這些官員再度被啟用,三司的人要如何與他們同朝為官?
邱子晉看著焦頭爛額的同僚們,露出了嘲諷的笑容——現在知道了吧,“惡人”不是那么好當的。
與熱熱鬧鬧的刑部大牢相對的,是萬達這邊的北鎮撫司大獄??帐幨幍牟灰妿讉€犯人,出現了難得一見的蕭條場面。
不過即便是錦衣衛衙門,也不是全然平安無事,亦被牽扯進了這一場風波之中。
雖然,表面看上去是一件“好事”。
袁彬,袁指揮使,被升任了都督僉事管前府事,成為了正二品的大員。
對于錦衣衛系統的武將來說,這算是職業生涯的頂峰了。比這更高一階的一品左右軍都督的官銜,一般都是去世之后追贈的了。
錦衣衛上下一片歡騰,從力士到千戶,都來慶賀這一難得的升遷之喜。
袁彬自然是高興的,不過他心里清楚,陛下這一舉動,就等于徹底將他從錦衣衛第一把手的位置上撤去了。
萬達雖然現在還只是一個錦衣衛都指揮僉事的名頭,但是按照陛下對小舅子的寵愛,他升為錦衣衛指揮使也是早晚的事情。
自己看似“升職”,其實是將指揮使一職給讓渡了出來,等候它新主人的上位。
“星海匯”的包廂里,袁彬一杯接著一杯,接受者同袍們的敬酒,鼓勵他們再接再厲,為朝廷繼續出力。
就連退職已久的前指揮僉事王喜和一些早就離開了錦衣衛的老同僚們也特意前來助興,讓袁彬欣喜萬分。
“袁大人,日后有空,還是要回衙門看看的。畢竟前督軍府就和錦衣衛衙門就在一條街上?!?
萬達和楊休羨帶著好多跟了袁彬多年的同袍們上前給袁彬敬酒。
“萬大人,后生可畏啊。”
看著萬達如今當官當的也有模有樣了,回想起當年他剛來錦衣衛衙門的時候,哪里也不去,先去整治膳堂的往事,袁彬不禁感慨萬分。
當時怕是誰也想不到,廚子有朝一日也能做錦衣衛指揮使吧。
至于廣懷,更是他從小看大,當做未來的繼承人培養的好苗子。
誰曾想,錦衣衛的好苗子會給萬大人給帶歪了呢……雖然歪的路子也很奇怪就是了。
袁彬和王喜互視一眼,看到了對方眼里又是好笑又是苦澀的眼神。
幾輪敬酒下來,袁彬已是微醺。
他和王喜坐在包廂的角落里,看著萬達和楊休羨兩人與一干同僚們相處的如魚得水的情形,感慨地說道,“我們老了,陛下也成熟了……他已經不需要我等了?!?
“大人……”
早就退職多年的王喜,自然聽出了袁彬言語里的失落。
“還記得當年,我和項大人一同陪伴英宗陛下北狩蒙古。經歷了九死一生,才返回故國……當年英宗朝的臣子們,現在也都半數凋零了吧。”
袁彬說著,飲下了一杯酒,“人老了,就要識時務。一朝天子一朝臣,要懂得給年輕人擋路……不然你自己不走,陛下也會幫你走的?!?
“大人,您醉糊涂了?!?
王喜急忙勸道,“小心隔墻有耳?!?
“哎……”
袁彬低聲喃喃自語,“項大人的事兒,才剛開始……你且看著吧。咱們的陛下啊,和他父親不一樣,不一樣啊……”
六月初六,三法司當堂會審兵部尚書項忠與武選司郎中姚璧,接受內侍司禮監太監黃賜的賄賂,在京師選兵時,暗箱操作,將黃賜的弟弟黃賓選為了江西都司指揮使的案子。
這個案子牽扯人數甚多,按理說怎么樣都要審個好長時間。而且項忠當場抗辯,反駁說自己與黃賜毫無私情。
但就是在證據并不充分的情況下,當日就被左都御史李賓定罪,確認了這一干人等確系利用各自在軍中的實權,私相授受,賣官弻爵。項忠更是被指私通內廷近侍,居心不良。
李賓將定好的罪名寫成奏折,經由內閣,遞交給了皇帝。
六月初九,公審后的第三天,朱見深下旨,將項忠削職為民。項忠之子項綬貶至湖廣九溪衛。姚璧被貶廣西思明。黃賜降為長隨,往南京司香。其弟黃賓削職為民。興寧伯李震降為左都督,發往南京“閑住”。守備靖州指揮使莊榮降為指揮同知。甘肅參將都指揮同知劉文降為署指揮使。(注釋2)
其余一干人等,也都被降職的降職,罷官的罷官。
項忠在朝中經營了三代的人脈勢力,被徹底瓦解。從他稱病拒絕上朝,到徹底失勢被貶,前后連半個月的時間都沒有。
其中,除了一開始秘密揭發黃賜的情報來自東廠校尉,而黃賜本人因為是內侍,這一點也讓人無可厚非。
至于彈劾項忠和姚璧的折子,是監察司的監察御史馮貫和左給事中郭鏜聯合上的。二人都是諫官,與廠衛并無瓜葛。
之后所有的抓人,審案,結案,都是由三法司執行,沒有丁點廠衛的勢力和人馬介入。
而最后朱見深下旨宣布他們每個人的處理方法,也是通過給事中的。
刑案重歸三法司,下旨必經六科,奏本必經內閣——皇帝用內閣聯署呈上的折子上的句子,狠狠打擊了聯署牽頭人項忠的臉。
“星海匯”的包廂內,萬達和好不容易從書山文海里解脫出來的邱子晉先到一步,討論起了這些日子的案情。
“沒有證據也能這么判么?”
聽到判決的結果,萬達無語。
“之前這幫諫官,監察御史什么的,不是一天到晚彈劾我,說我們北鎮撫司屈打成招,制造的都是冤假錯案么?”
萬達面容扭曲地看著正在喝茶的邱子晉,“你們刑部倒是‘不打’,但是你敢說這案子判得對?”
“有什么敢不敢的?!?
邱子晉放下茶杯,冷笑一聲,“關鍵是,陛下想要的結果達成了?!?
“那你們三法司跟我們廠衛也沒什么區別嘛。”
萬達不屑地說道。
“至少‘屈打成招’還算走走樣子呢,我看三法司是臉都不要了?!?
“見風使舵本來就是官場上必須要有的技能。不是所有人都是鐵板一塊,愿意用烏紗帽和陛下死磕到底的。十年寒窗無人問,好不容易到手的官職,自然要牢牢把握住?!?
邱子晉說完,傲嬌地哼了一聲。
萬達趴在桌子上,突然伸手點了點邱子晉的脖子,“紅印哎……”
“你!”
邱子晉猛地后退,一下子用右手捂住脖子,滿臉緋紅。
“萬大人,你是流氓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