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承乾扶起她,指尖拂過她鬢邊的碎發(fā):“放心,只要阿拉伯人還惦記著中亞的商路,大唐的兵就不會撤。至于羅馬……” 他笑了笑:“或許有一天,大唐的水師能繞過阿拉伯,與羅馬的商船在紅海相遇。那時,就不是誰護(hù)著誰,是真正的盟友了。” 吐蕃邏些城的贊普宮殿里,酥油燈的光芒忽明忽暗,映著祿東贊緊鎖的眉頭。 他手中捏著從西域商隊換來的密報,上面“大唐在焉耆駐兵三千”“龜茲建火器工坊”“林邑港泊大唐水師”的字樣,像冰錐一樣刺進(jìn)這位吐蕃丞相的心里。 “贊普。”祿東贊聲音低沉地開口,將密報呈給端坐主位的松贊干布。 “大唐這是要把兵戈插到萬國的土地上!西域、南海、極北……到處都在駐兵,連黠戛斯那樣的極北小國都請來了大唐天兵,他們的野心太大了!” 松贊干布臉上閃過一絲不安:“大唐不是說‘應(yīng)屬國之請’嗎?焉耆、林邑都是主動求兵,與我吐蕃何干?” “贊普有所不知!”祿東贊急聲道,“焉耆離我吐蕃北疆不過千里,大唐在那里駐三千精兵,配火炮火銃,說是護(hù)水渠,可火炮的射程能打到咱們的牧場!” “更可怕的是,他們的農(nóng)技官跟著駐軍走,教外邦種稻、修渠,這是要讓西域諸國都靠著大唐吃飯,將來整個西域,都會變成大唐的糧倉和兵源地!” 他走到懸掛的雪域地圖前,重重一點:“你看,大唐的安西四鎮(zhèn)本就扼守著咱們通往西域的商路,如今又在焉耆、龜茲駐軍,等于在咱們的脖子上又勒了一道繩!萬一哪天他們說吐蕃商隊劫掠,是不是也要來邏些城應(yīng)請駐軍?” 旁邊的大論,相當(dāng)于大唐副相,也附和道:“去年大唐打敗了阿拉伯,今年就在各國駐兵,他們的火器越來越厲害,聽說一門火炮能轟塌石城。” “咱們與大唐雖有文成公主和親,但邊境的摩擦從未斷過,萬一……萬一大唐把目光轉(zhuǎn)向雪域,咱們的騎兵能擋得住火炮嗎?” 宮殿里的氣氛瞬間凝重起來。吐蕃貴族們交頭接耳,臉上滿是憂慮。他們世代生活在雪域,靠著騎兵的勇猛和高原的天險與大唐制衡,可如今大唐的兵戈不再是刀槍弓箭,而是能隔著山川轟來的火炮。 大唐的擴張也不再是直接占領(lǐng),而是用“駐軍護(hù)商”“農(nóng)技教化”的軟手段,一點點把外邦綁上他們的戰(zhàn)車。 “那……那咱們該怎么辦?” 松贊干布皺眉問道。 “難道要跟大唐開戰(zhàn)不成?” “不可!”祿東贊立刻否決,“大唐如今國力正盛,連阿拉伯都要忌憚三分,咱們不能主動挑釁。但也不能坐視不理!” 他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咱們要讓大唐知道,吐蕃不是焉耆、林邑那樣的小國!立刻在吐蕃北疆增兵五千,在唐蕃邊境的大小勃律修建堡壘,同時派使者去長安祝賀大唐駐軍,順便探探他們的口風(fēng)。” 頓了頓,補充道:“還要快馬加鞭聯(lián)絡(luò)西域未請大唐駐軍的部族,告訴他們‘大唐駐軍看似護(hù)商,實則是要吸盡你們的糧草’,讓他們聯(lián)合起來抵制大唐的農(nóng)技官,不能讓大唐把西域徹底變成他們的后花園!” 松贊干布重重點頭:“就按丞相說的辦!告訴北疆的將軍,日夜警戒,不許大唐的兵靠近邊境半步!告訴去長安的使者,一定要弄清楚,大唐的兵戈,到底會不會指向雪域!” 酥油燈的光芒在貴族們臉上跳動,映出他們心中的恐懼與警惕。邏些城的寒風(fēng)穿過宮殿的窗縫,帶著雪域的凜冽,卻吹不散彌漫在空氣中的緊張. 大唐在萬國駐兵的消息,像一塊巨石投進(jìn)了吐蕃平靜的湖面,激起的漣漪里,藏著對未來的深深不安。 他們知道,那個曾經(jīng)只在中原稱雄的大唐,如今正以一種更隱蔽、更強大的方式,將影響力伸向四面八方,而雪域高原的寧靜,或許很快就要被打破了。 —— 深秋的安西都護(hù)府,城墻垛口的風(fēng)裹著沙礫,刮得“唐”字大旗獵獵作響。 郭孝恪站在箭樓之上,手中捏著斥候剛送來的密報,眉頭擰成了疙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