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452章:吐蕃的隱患-《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第(3/3)頁

    蕃在北疆增兵五千,大小勃律一帶筑起了三座堡壘,更有細作回報,吐蕃使者正穿梭于未附大唐的西域部族之間,散布“大唐駐軍吸糧”的流言。

    “父親,吐蕃這是明擺著要跟咱們對著干!”身后的郭瑾年輕氣盛,按捺不住火氣,“他們在勃律修堡壘,擺明了想掐斷咱們通往蔥嶺的商路!要不要孩兒帶一支騎兵過去,把那些堡壘拆了?”

    郭孝恪回頭瞪了他一眼,聲音沉如寒鐵:“糊涂!文成公主嫁入吐蕃才幾年,和親的情誼還在,朝廷三令五申‘唐蕃無戰事’,你拆堡壘容易,若激起戰火,誰擔得起這個責任?”

    他雖年近六旬,腰桿卻挺得筆直,當年平高昌的銳氣仍在,只是多了幾分沉穩。

    部將們圍攏過來,議論紛紛。老將王翼沉聲道:“都護說得是,不能輕舉妄動。但吐蕃的動作確實反常,增兵、筑堡、聯部族,三步棋都沖著咱們安西來的,若不應對,他們只會更囂張。”

    “王將軍說得對。”另一位部將補充,“昨日焉耆的農技官報,有吐蕃支持的部族偷偷毀了半里水渠,雖被咱們的護渠兵趕走,可這苗頭不對,他們是想攪亂咱們教外邦種稻的事。”

    郭孝恪摩挲著腰間的佩刀,目光掃過面前的輿圖,落在唐蕃邊境的“赤嶺”:“吐蕃怕的不是咱們的騎兵,是大唐在西域的教化駐軍雙管齊下。他們見焉耆、龜茲靠著大唐農技增產,怕周邊部族都歸附,才急著搞小動作,想把水攪渾。”

    頓了頓,郭孝恪對郭瑾道:“你帶三百斥候,分五路潛入吐蕃北疆,查清他們的兵力部署。”

    “尤其是勃律的堡壘,看清楚是土筑還是石砌,有沒有囤積糧草。記住,只偵察,不接戰,若被發現就說是‘巡邊護商’,別給他們挑事的由頭。”

    郭瑾躬身領命:“孩兒明白!”

    “王翼,你帶五千精兵去焉耆軍鎮,協助那里的駐軍加固城防。”郭孝恪轉向老將:“把咱們新到的二十門輕火炮架在渠邊高地,白天操練,晚上燈火通明,不是要打仗,是要讓吐蕃的探子看見,咱們的火器足夠護得住水渠和稻田,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王翼應聲:“都護放心。”

    “還有部族聯絡的事。”郭孝恪看向負責西域部族事務的部將,“你立刻去龜茲,召集已歸附的城邦首領,告訴他們‘大唐護渠護田,誰敢毀渠劫糧,軍鎮必嚴懲’。”

    “再拿出三成新收的耐旱麥種,分給那些搖擺的部族,讓他們知道跟著大唐有糧吃,跟著吐蕃只有刀槍。”

    郭孝恪最后強調道:“所有人都記住,咱們的底線是‘不主動開戰,但絕不示弱’。”

    “吐蕃筑堡,咱們就加固自己的軍鎮;他們聯部族,咱們就用糧種和農技拉攏人心;他們增兵,咱們就亮火器,把局勢穩穩按住,同時快馬奏報長安,讓太子殿下定奪。”

    箭樓的風還在呼嘯,郭孝恪望著遠處連綿的雪山,那里是吐蕃的方向。

    他知道,文成公主用和親換來的和平脆弱如薄冰,吐蕃的異動像投在冰面上的石子,稍有不慎就會碎裂。

    但安西軍鎮的將士們,就是要做那塊壓冰的巨石,用足夠的實力和克制的智慧,讓這層和平的薄冰,能撐過這個多事的深秋。

    三日后,安西都護府的奏報快馬加鞭送往長安,上面寫著:“吐蕃增兵北疆,筑堡擾邊,已加強偵察與防務,未起沖突,靜候殿下示下。”

    東宮,李承乾得到消息后,面色陰沉。

    吐蕃與唐朝的關系復雜多變,既有和親、會盟等和平交往,也存在長期的軍事沖突和邊境摩擦。

    其中吐蕃對唐朝邊境的侵擾乃至大規模叛亂性質的軍事行動屢有發生。

    貞觀十二年,吐蕃以唐朝拒絕和親為由,進攻松州被唐軍擊退,此后雙方暫時和解并確立和親關系。

    歷史上,在武則天至中宗時期,吐蕃勢力擴張,開始大規模進攻唐朝西域、河西走廊等地,試圖奪取唐朝控制的西域都護府及邊境重鎮,形成類似叛亂的軍事對抗。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