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國戰!-《家父李世民,請陛下稱太子》
第(3/3)頁
歐麥爾指尖輕捻念珠,目光掃過殿外盤旋的雄鷹,聲音沉穩如圣城的基石:“哈米德的忠誠如純金,阿卜杜拉的憂慮也如真主的警示。”
他將密信遞給宰相瓦利德,“吐蕃的松贊干布是雪域的雄主,若非大唐火器如烈火燎原,他怎會低頭求助?可我們,要將寶押在這雪域王國身上嗎?”
瓦利德展開密信,蒼老的手指拂過“以羊毛換鐵器,以堡壘抗火器”的字句,躬身道:“愿真主贊美您的智慧,陛下!吐蕃的價值不在刀槍,而在其位置。”
“他們如雄鷹棲于雪山,能俯視安西唐軍的糧道,他們熟悉蔥嶺的每一道河谷,能幫我們避開大唐的陷阱。”
“更可貴的是,他們與大唐有和親之誼卻仍向我們伸出手,這說明大唐的威脅已讓他們如坐針氈,這樣的盟友,如沙漠中的甘泉,可遇不可求。”
“可大唐的火銃……”一位親歷怛羅斯之戰的將軍顫抖著開口:“他們齊射時如天雷落地,騎兵的沖鋒在火舌下如麥稈般折斷。那樣的恐懼,愿真主不再讓信士經歷……”
“所以更要筑堡壘!”哈米德高聲道:“吐蕃說蔥嶺河谷可建夯土堡壘,混以銅砂厚達丈余,能擋火炮轟擊!我們派最巧的工匠去,教他們用真主賜予的智慧筑墻,再配上投石機與重弩,真主的信徒從不畏懼強敵,只要堡壘立起來,大唐的火器便如暴雨打在磐石上,終會停歇!”
歐麥爾站起身,念珠在指尖停下,目光如沙漠烈日般銳利:“真主說‘信士當勇敢,當為正道而戰’。我們確實損失慘重,但退縮不是阿拉伯的天性!”
他對哈米德道:“組建兩萬精銳遠征軍,全選經歷過戰陣的老兵,配足火油、精鐵鎧甲與真主保佑的投石機,告訴他們,這不是普通的遠征,是為守護商路、為讓阿拉伯的旗幟永遠飄揚在阿姆河綠洲而戰!”
隨后歐麥爾轉向瓦利德,語氣帶著決斷:“回復吐蕃:哈里發接受盟約!遠征軍將沿阿姆河行進,由他們的向導引路,在蔥嶺共建三座堡壘。但我們要半數糧草由吐蕃供給,堡壘建成后雙方共管,商路稅利按四六分成,我們四,他們六,這是真主見證的公平!”
阿卜杜拉仍想勸諫,卻被歐麥爾抬手制止:“真主賜予我們擴張的勇氣,也賜予我們權衡的智慧。若此戰能讓吐蕃成為釘在大唐西南的釘子,讓他們的騎兵不敢輕易西進,這點消耗便如播種的種子,終將收獲百倍的恩賜。”
大臣們齊聲躬身:“愿真主保佑哈里發的威嚴如太陽永照!”
歐麥爾望著窗外的雄鷹振翅高飛,輕聲祈禱:“愿真主指引遠征軍的道路,愿蔥嶺的堡壘如圣城的城墻般堅固。讓大唐知道,阿拉伯的信士從不畏懼挑戰,更不會放棄真主賜予的土地!”
午后的宣禮聲在巴格達街巷回蕩,兩萬遠征軍的集結令隨著風傳遍沙漠。
哈米德將軍的鎧甲已擦亮,工匠們正鍛造新的武器,而遠方的蔥嶺,將在不久后迎來沙漠雄鷹與雪域雄獅的聯手。
這場以信仰與利益為名的聯盟,終將在大唐火器的轟鳴中,檢驗彼此的決心。
哈里發歐麥爾知道,這一步棋風險巨大,但為了阿拉伯的商路與榮耀,為了讓真主的旗幟不被異教者的火器玷污,這場遠征,必須進行。
仲夏。
阿拉伯的異動跟吐蕃的動作,傳到了長安。
東宮。
李承乾看著斥候密信,面色也認真了幾分。
原先的打算是快速攻破吐蕃,速戰速決,避免產生大的消耗。
但阿拉伯帝國的遠征兵,顯然不會讓他的打算如愿。
一旦拖入戰爭泥沼,對于大唐來說,也會產生巨大的消耗。
難道要放棄?
那太子尊嚴何在!
都已經昭告天下了,現在說放棄,豈非是把自己的臉面按在地上狠狠摩擦。
李承乾的目光頓時變得銳利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