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21章父母布置的作業3-《難忘童年》

    拾糞

    在我兒時所處的農村生產隊時期,農村的孩子們每逢放學后或是節假日,都需投身于各種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之中,而“拾大糞”無疑是其中頗為常見的一項。

    那個年代,現代工業生產的肥料近乎絕跡,農業用肥主要仰仗農家肥之類。其一為植物類的草木灰肥;其二則是動物糞便,包含了人和家禽家畜的排泄物。

    彼時,農村的農業耕作方式極為古樸,化肥的運用寥寥無幾,農家肥堪稱種田的關鍵要素。

    在生產隊時代,“積肥”成為社員們的一項日常生產活動。人和家禽家畜的動物糞便亦是主要肥料,其中,圈養的家禽家畜的動物糞便與秸稈混合而成的糞肥,歸飼養者所有。生產隊集體飼養耕牛,牛棚內的糞肥屬于生產隊集體資產。社員家庭養豬,自家豬欄內的糞肥為社員家庭財產,除了能夠自由用于自家自留地外,倘若生產隊集體有需要,還能折算成工分。

    此外,那些在野外散養的家禽家畜,其糞便無人所屬。那時,這些動物糞便乃是優質的天然肥料,若任其荒廢著實令人惋惜,生產隊集體對其需求甚切,于是便催生了一項勞作:拾糞。

    生產隊為了存儲糞肥,通常都會挖掘一個碩大的糞坑,并安排專人負責存儲和管理。當有人將拾得的糞肥交付給生產隊后,生產隊會先行稱重,接著倒入生產隊的糞坑,化作生產隊的集體肥料,與此同時,生產隊會給拾糞者的家庭記錄一定的工分。

    在拾糞的“大軍”里,除了生產隊個別老者會參與外,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孩子。我與江兵和張現時常一同去拾糞,每當我們拾到糞時,都會相互通報一聲。大家還常常將“拾糞”視作一場競賽活動,拾糞多的人不僅會博得同伴的稱贊,而且還能為家里掙得若干工分。

    拾糞的工具甚是簡單,一個糞筐和一個糞鏟。糞筐由竹子編織而成,既能夠手提,也可以肩挑;糞鏟則是約一米長的一根木把,其底端鑲嵌著鐵鏟。拾糞時,若有所獲,便用糞鏟將動物糞便鏟入糞筐。

    雖說各類家禽家畜的糞便皆可撿拾,但實際能夠撿到的糞便也就那么二三種動物的。因為像雞鴨鵝等家禽,它們排泄的糞便幾乎微乎其微,而豬通常是圈養的,在外面難以撿到豬糞。

    在我所熟知的家禽家畜中,僅有雞鴨鵝、狗、豬、牛等,拾糞主要就是拾狗和牛的糞便,而拾糞最大的收獲當屬拾牛糞。

    牛由生產隊集體飼養,平常由飼養員驅趕到野外吃草,于是其拉下的牛糞成了拾糞者的心頭好。由于牛的體型最為龐大,拉的糞便也最多,其糞便形狀仿若一層一層的蛋糕,堆在地上格外顯眼,一坨牛屎糞重達幾斤,拾回家后,父母便能換取一些工分。

    若能拾到一坨狗屎,那可謂運氣爆棚了,因為聽聞狗屎比牛屎的價值更高。

    直至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即便大量化肥已應用于農業生產當中,但村民們依舊堅信人和動物糞便屬于優質肥料,覺得使用人和動物糞便種出來的莊稼、蔬菜等更加安全,更加綠色生態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