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日論道已經論到這個程度,朱熹感覺自己也已經無話可說了。 他對趙官家深深一拜,說道:“是小民愚鈍了。” 群臣見狀,紛紛震驚。 朱熹敗了? 朱熹敗了。 這場辯論被完整地記錄了下來。 退朝之后,大臣們也在私底下議論紛紛。 無論是五皇子趙淳,還是后來的趙官家,他們說的許多內容,都不是一遍就能懂的。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摻雜了太多日常慣性思維,它幫助人適應了周圍的環境,卻也遮住了人的眼睛。 朱熹出宮后,就收拾行囊,離開了汴京。 他走的非常低調,坐著一輛馬車,沒有拿多少書,唯一拿的幾本書,都是趙官家寫的。 那輛馬車和汴京城所有出入的馬車一樣,淹沒在浩渺的人群中。 沒有人知道朱熹去了哪里。 甚至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他還在汴京。 至于辯論的結果,也已經從宮里傳了出來。 有兩種聲音。 一種是朱熹輸了,輸給了五皇子趙淳。 另一種是朱熹贏了,贏了大殿上所有人。 這立刻讓儒生們狂喜。 于是,朱熹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再一次被提升。 有人甚至歌頌朱熹已經超越了歷代大儒,距離亞圣孟子不遠了。 但不知為何,朱熹卻不見了蹤影。 還有人說朱熹已經敗了,他的道全面瓦解,是徹徹底底的偽學,他本人已經逃離汴京。 為此,學術界的互罵又開始了。 時間轉眼到了靖康二十一年的秋天,汴京城街邊的梧桐樹葉變得金燦燦的,風一吹,便漫天飛舞起來。 此時距離那場影響深遠的辯論,已經過去整整一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