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轉眼胤祺也大了, 正好今年大選,朕給胤祺選了個嫡福晉。”慈寧宮康熙看著站在中央的一個少年說道。 少年不過十四五歲的年紀,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被說大婚的事兒, 不好意思的紅了臉。 胤祺是太后一手養大的,感情深厚, 看到胤祺害羞,她樂了。“瞧瞧這孩子,居然害羞了。” 滿族男子成年早, 未入關前不滿十歲大婚的都有,入關后也就是因為太子的事兒, 皇阿哥們才‘耽誤’了大婚,拖到十四五歲上。雖然還沒大婚,不代表胤祺的后院沒有女人。 不過胤祺后院的女人也不多, 有名分的只有太后賜的白佳氏,白玉的女兒。因為是太后所賜,與其他的教導皇子房事的宮女不同,她得以被晉封為庶福晉。 當然庶福晉畢竟是妾, 跟嫡妻不同, 哪怕有女人,對嫡妻胤祺也是期待的。 見大家心情正好,宜妃試探著說道:“不知道皇上給胤祺挑的是哪家的貴女?”宜妃是后宮有實權的四妃之一, 選秀這種事本就由她跟其他三妃共同主持。她說完這話還在心里巴拉今年的貴女。 宜妃是個聰明的女人,郭絡羅氏勢利不小,她知道自己是寵妃、有權勢的妃嬪,加上胤祺是由太后養大的,皇上為了打壓蒙古胤祺福晉的出身肯定不會太高,就算是高也應該是外表光鮮那種。 因此她沒敢往一二三品上巴拉, 從三品、正四品這是她猜測的對象。 湊巧,今年有個從三品的武將,這位并不是功勛世家是靠著自己一路拼殺上來的,他家族也沒多少有出息的人選。從三品的女兒,外面光鮮亮麗,實則對胤祺沒多少助力,宜妃覺得他女兒做胤祺的嫡福晉很合適。 還有一位正四品的嫡女也不錯,她家倒是有名的大族,祖上也是跟著打天下過來的,只是傳到她阿瑪這一代就不行了,家里官職最高的就是正四品,還是個虛職。可耐不住她的姓氏好啊,宜妃覺得若是選她也說得過去。 她在心里挑挑揀揀劃拉了好幾個人選,甚至還選了個有上升空間的從四品人家。 可她萬沒有想到康熙給胤祺選的嫡福晉出身這么低。 他塔喇氏,員外郎張保的女兒。 不只是宜妃就連太后和胤祺都睜大了眼睛看著康熙。員外郎啊,那是正五品。 似乎察覺到大家都不滿意這位兒媳婦,康熙輕咳一聲,“張保阿瑪布雅努是陜西巡撫,還有個兵部侍郎的頭銜。張保是嫡次子,官位低了些,但整個他塔喇氏一族還是不錯的。巡撫、侍郎這都是二品,在他的心里二品大員的孫女不算低了。 天知道為了個胤祺找這么個嫡福晉,他翻閱了多少秀女的家世族譜。 緊接著他就給宜妃和太后科普了他塔喇氏家有什么姻親,各自什么地位。 宜妃心有不甘,她試探道:“皇上這么一說妾倒是想起來了,皇上說的那個他塔喇副都統家也有一位親孫女是今年的秀女,她的阿瑪跟這個張保是堂兄弟。”如果非要選他塔喇氏,她覺得這位副都統的孫女不錯。 像副都統、都統這樣的位子基本都是在家族內部傳承的,父傳子、兄傳弟。那位副都統若沒有親兒子這婚事倒也還成,可人家有親兒子,這副都統之位肯定是兒子繼承不會給那個什么布雅努。 太后跟著幫腔,“是啊皇上,這正五品實在是太低了,日后老五媳婦怎么跟妯娌交際?就是老五怕是要在兄弟里抬不起頭了。”太后知道皇上選這么個兒媳婦的原因,想到因為自己連累了老五,她心里很不好受。 皇上忌憚蒙古卻又不得不拉攏,老五就成了他的犧牲品。太后的心里難受。 是,真要算他塔喇氏的出身不低,甚至比大福晉都要好一些。可你也要看是那誰比的,大福晉的祖父是比不過,架不住人家阿瑪的官職高啊。你拿祖上跟人家的阿瑪比,丟人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