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樉在第一階段的建設中起到了不少的作用,中央學術宮由朱樉全權負責,在三年內搭建完善渼洲的一級學術宮配備,不過其地點不是在渼洲都城鄀郢,而是設在昆陽。 雙城生產區的特殊地位也將得到保留,不過其最高行政主官的任命權歸于渼洲,學術宮有資格審核及建議更替之權。 原來的邑宰高子也將重新返回昆陽,只不過是以昆陽學術宮協正的身份,率領從九宗九挑選的一百名學術宮人員組成的團隊,一邊著手營建坐落于湛阪的學術宮,一邊開展第一階段的學術推廣及認定事宜。 為了與傳統行政體系保持一定的距離,再加上諸子們大多喜歡僻靜的環境,又或許是不忿于后世那句 “天下名山僧占多”,目前學術宮的選址幾乎都是依山傍水而建。昆陽學術宮也正處于湛阪與湛水之間,熊槐也效仿周地那樣,非常大方地將整個湛阪租借給了學術宮,在此范圍之內,將享有比較大的自治權,除非涉及叛亂等重罪,否則將不受渼洲管轄。 雙城生產區則是渼洲上繳的 “會費”,從最高行政官員到各級吏員,學術宮都擁有審核建議權,這些人的俸祿將由自負盈虧的生產區負責支出,只是名義仍然屬于渼洲行政體系的一部分。 表面上看,熊槐可以說是下 “血本”,畢竟目前的雙城生產區,其富庶程度甚至還要在鄀郢之上。可實際上他這卻是在慷人之慨,更占盡了便宜,還名正言順地收回了孔德這個最后的實封領主的治權。 整個雙城生產區的財務盈余便抵充了渼洲的會費,目前來看倒還是不虧,不過渼洲的發展潛力如此之大,用不了多久,雙城生產區便根本抵不上其國府收入的兩成了。 不過朱樉這個提議倒是非常滿意,學術宮雖然沒有什么 “領土”的追求,但有一個擁有較大自主權的實踐基地,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現在看起來,昆陽的工農業潛力已經不大了,可他卻知道一個中心城市的價值幾乎無可限量。 朱樉鼓舞大家只要努力將其打造為渼洲的商貿、教育科研、高端制造中心,這筆交易絕對不會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