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情-《治要》
《晉書》治要(上)·紀
成皇帝諱衍,字世根,明帝太子也。咸和七年,詔除諸養禽之屬無益者。集書令史夏侯盛表曰:“伏聞明詔悉除養熊虎之費,舉朝增慶,咸稱圣主。伏惟陛下,未觀古今成敗之戒,而卓爾玄覽,明發自然,遣除無益,務在嗇民,誠可謂性與天道,生而知之。孔子十五志學,四十不惑。陛下年在志學之后,而思洞不惑之前。
三代之興,無不抑損情欲;三季之衰,無不肆其侈靡。陛下不學其興,而與興者同功;不覽其衰,已去衰者之弊。道侔上哲,德邁中古,吐絲發之言,著如綸之美。臣聞‘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人主之言,則右史書之。陛下此詔,既當著之史籍,又宜宣布天下。”
《尚書》治要
太康尸位以逸豫〔啟子也。尸,主也,以尊位為逸豫,不勤也〕,滅厥德。黎民咸貳〔君喪其德,則眾民二心也〕,乃盤游無度〔盤樂游逸,無法度也〕,畋于有洛之表,十旬弗反〔洛水表也〕。
《尚書》治要
有窮后羿,因民弗忍,拒于河〔有窮,國名。羿,諸侯名也。拒太康于河,遂廢之也〕。
《尚書》治要
厥弟五人,御其母以從〔御,侍,言從畋也〕,俟于洛之汭。五子咸怨〔待太康,怨其久畋失國也〕,述大禹之戒以作歌〔述,循也〕。
《尚書》治要
其一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言人君當固民以安國也〕。予視天下愚夫愚婦,一能勝予〔言能敬畏小民,所以得眾心也〕,怨豈在明?不見是圖〔不見是謀,備其微也〕。予臨兆民,廩乎若朽索之馭六馬〔廩,危貌也。朽,腐也。腐索御馬,言危懼甚也〕。為人上者,奈何弗敬〔能敬則不驕,在上不驕,則高而不危也〕?”
《尚書》治要
其二曰:“訓有之,內作色荒,外作禽荒〔迷亂曰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墻。有一于此,未或弗亡〔此六者,有一必亡,況兼有乎〕。”
《尚書》治要
其三曰:“惟彼陶唐,有此冀方〔陶唐,帝堯氏,都冀州也〕。今失厥道,亂其紀綱,乃底滅亡〔言失堯之道,亂其法制,自致亡滅也〕。”
《尚書》治要
其四曰:“明明我祖,萬邦之君。有典有則,貽厥子孫〔典,謂經籍也。則,法也〕;荒墜厥緒,覆宗絕祀〔言古制存,而太康失其業以亡也〕!”
《尚書》治要
其五曰:“烏乎曷歸?予懷之悲〔曷,何也,言思而悲也〕。萬世仇予,予將疇依〔仇,怨也。言當依誰以復國乎〕?郁陶乎予心,顏厚有忸怩〔郁陶,言哀思也。顏厚,色愧。忸怩,心慚也。慚愧于仁人賢士也〕。
弗慎厥德,雖悔可追〔言人君行己,不慎其德,以速滅敗。雖欲改悔,其可追及乎?言無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