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她就覺得看著趙以孚這么一本正經地把那些原本很正經的讀書人師兄們帶到溝里去可太有意思了。 梁中直也是忍俊不禁,隨后說:“這小子說的倒是沒錯,只是他的刀未免太快了一些。” 蒼丘老人反問:“他的刀法好,就是這么快有錯嗎?” “快些上路吧,別耽擱了。” 老人家顯然看得更開,他一點也不在意那些羌胡騎士的死亡。 于是眾人再次上路。 但繼續上路沒多久,他們就又碰到了麻煩事情。 那就是土匪的搶劫。 這塊土地上有太多的百姓活不下去最終只剩下餓死或者落草為寇兩個選擇。 體弱的餓死,力壯的為寇。 現在他們遇到的就是一伙盜匪。 看到這樣的人趙以孚那是壓根不想多說什么,對方想要搶劫,而他們不想被搶,那就只能動手唄。 于是他再次伸手摸向了左手衣袖…… 誰知這回文盛一個激靈按住了他的手說:“不至于,不至于啊師弟,要不讓師兄們解決他們?” 趙以孚驚訝地問:“師兄,你們準備怎么解決?” 在他心里,他的師兄們可都是一群文質彬彬的君子,應該是不擅拳腳的。 然而下一刻,就聽文盛一聲吶喊:“師兄弟們,揍他們!” 話音落下,一群儒衫的士子就這么揮舞著砂鍋大的拳頭開始揍人了。 這群盜匪也挺懵的,被搶對象會反抗他們是見過,但是這樣手無寸鐵的讀書人模樣一同揮舞拳頭過來‘找死’還真沒見過。 不過他們現在長見識了也不晚,因為他們這一刻深刻地領略到了‘知識的鐵拳’有多么地硬。 尤其是,當他們用刀子捅這些書生的時候,他們感覺自己捅在了鋼板上! 這是一群修煉了守仁法刀槍不入的讀書人,這還是一群因為打熬身體鍛煉武藝而力氣很大的讀書人…… “不是,這群人是哪里冒出來的?饒命……饒命……” 一群匪徒留下了幾柄扭曲斷裂的刀劍,然后被打得鼻青臉腫抱頭鼠竄。 看著自己用拳頭戰勝了盜匪,文盛等人都是大大地松了一口氣,他們覺得自己踐行了心中的仁義,還挺舒服的。 什么? 打跑一堆吃不飽飯的盜匪就是仁義了? 那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在文盛們心里,若不是他們打跑了這些盜匪,這些人就要是他們小師弟的刀下亡魂了! “師弟你看,我們做到了。” 文盛很有使命感地說道。 趙以孚笑吟吟地說:“嗯,師兄們很厲害。” 他把衣袖里快要露頭的那翠綠竹杖又收了回去,這樣看來是用不著它出場了。 趙以孚出手向來是區別對待的。 那些寥國騎兵雖然是兵但罪孽深重,故而直接出刀了結。 而那些盜匪雖然做著劫道的買賣可反而罪孽較輕,故而他也只準備以竹杖教訓了事。 但是吧……罷了,師兄們高興就好,他就犧牲一下自己,當師兄們的功德吧。 然后一路上,他們又碰到了好幾伙的盜匪。 短短百十里路有如此多的盜匪,也體現了這寥國治下的混亂。 趙以孚對此一一看在眼里,同時思考著將來北伐可以使用的方略。 然而令人忍俊不禁的是,這些盜匪全都是被文盛們用拳頭打跑的,而最后一伙人看到他們的時候直接做鳥獸散了,同時還有人大喊:“糟糕,我們碰到的是‘鐵儒衫’,快跑,不然要被揍了!” 鐵儒衫…… 這是一個何等令人不快的綽號啊。 “噗嗤~” 車廂里面的慧姑再也忍不住了,捂著肚子‘庫庫’地笑了起來。 正是因為她全程看到了這些師侄們是怎么創出這個‘鐵儒衫’的名頭,她才會如此忍不住。 江湖上有一門有名的橫練功法叫做‘鐵布衫’,練成之后可以刀槍不入。 文盛這伙人各個刀槍不入還都穿著儒衫,那可不就是‘鐵儒衫’了么? 這江湖上啊,向來是沒有取錯的外號。 “嘿嘿嘿……” 鸝奴兒也笑了起來。 她就覺得身邊的‘好姐妹’小慧笑起來很好看,所以跟著也笑了。 文盛的臉很垮,他對趙以孚說:“能別讓你的丫鬟們笑了嗎?這樣讓我們很沒面子的。” 趙以孚立刻道:“鸝奴兒,不許笑!” 鸝奴兒立刻乖乖收聲。 慧姑也連忙捂住嘴停了下來,再笑下去的確不禮貌。 她可不知道,此時的她放下了那令人心疼的故作成熟,總算是露出了小女兒的俏皮姿態。 梁中直莞爾道:“笑笑也無妨,這些小混蛋居然愣是將我們丹青門弟子的名號變成了‘鐵儒衫’,被掌門知道了還指不定要怎么責怪我們呢。” 蒼丘老人說:“我倒覺得這樣挺好,以后我們的弟子都要是‘鐵儒衫’才好。” “不然只會吟詩作對,需要的時候一點用都派不上。” 文盛們被羞辱了,但又委委屈屈地沒辦法辯駁……好吧,他們只能認了‘鐵儒衫’的綽號。 而后來他們又遇到了兩次劫匪,下手更重了一點。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態發生了變化,他們聽著那叫得凄涼的‘鐵儒衫’,漸漸有些習慣了。 甚至還有些帶勁。 直至他們到了地方還有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到了地方,在場已經結丹的修士自然而然便感受到了坊市的具體所在。 他們來到了一處山中飛瀑前,那瀑布的水流飛濺老遠。 但是在水幕下的石壁上,則是雕篆了兩個大字:懸素。 懸素坊市,就是這個名了。 梁中直上前,按照他所了解的方式對著那懸素的方向凌空輕叩,在身前空間蕩出一片波紋。 下一刻,那飛瀑的水流向兩邊分開,隨后在水幕之下山壁上露出了內中一條漆黑的隧道。 “就是那里了,我們過去。” 梁中直說著當先過去。 眾人紛紛踏水上前。 大家都有獨特的涉水方法,但顯然最拉風的還是那對腳下生蓮的師徒。 趙以孚已經將老仆和驢車都攏在了衣袖里,唯獨留了兩個‘丫鬟’在身邊跟著,懷里還揣著只黑貓依依。 他們走入了這石壁中,沒過多遠就是豁然開朗。 這里明顯被挖空了山腹,許多磚瓦房間坐落在山腹空間內。 這時有兩個修者迎面走來道:“歡迎諸位來到懸素坊市,此處坊市也受我們懸素宗庇護,還請諸位遵守我們懸素宗的規矩。” 蒼丘老人作為最長者,在前面撫須笑道:“兩位小道友放心,我們都是丹青門弟子,平日里最是守規矩不好爭斗的……” 話到最后那語氣變得不太對勁,因為他想起了方才那一路上的經歷以及自家門人的表現,忽然就覺得自己說的話不太準確了。 但這些懸素宗的弟子可不會在意,他們甚至沒聽說過丹青門的樣子,只是點點頭說:“既然是有名有姓的門派,想來也是會守規矩的。” 說著就讓開身位讓眾人進去。 趙以孚便隨著自家同門一同進入了這個坊市,只見這坊市中人不多……想想也是,畢竟修行界哪有那么多人,反倒是他們這里一行十幾人顯得有些烏泱泱的一片的感覺。 然而他們逛起來才意識到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這修行界買東西是用什么的來著? 一群從來沒有接觸過修行界,只在凡間使用凡人金銀的小家伙茫然了。 一個丹青門弟子已經去問了價,結果修行界的通用貨幣是一種叫做‘百易錢’的銅錢。 顧名思義,這‘百易錢’就是經過了一百次以上換手交易的銅錢,每一個都顯得陳舊甚至都有了胞漿……可這就是修行界認可的貨幣。 除此之外,就是最基本的以物易物了。 梁中直有些奇怪地說:“不對啊,我百年前游歷修行界的時候雖然也有‘百易錢’,但還只能算是流通貨幣的一種,主要還是靈玉這種先天蘊含一定靈性之物啊。” 蒼丘老人搖搖頭說:“我在外游歷的時候,甚至都沒聽說過‘百易錢’這回事。” 所以說,這應該是最近快速崛起的一種貨幣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