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改革要講政治敏感。” “不能只顧效率,要兼顧人心。” “干部認同感,來自體系內尊重,而非制度圖紙冷冰冰的輸出。” …… 張偉拿到樣刊,一巴掌拍桌子:“這幫人還真會玩套路。” “明明是打壓你,非要包裝成‘為大家著想’。” 李冬生翻了翻那篇稿子,只回了一句: “他們想打,就得先站出來。” “只要他們敢露頭,我就能動手。” …… 他給書記發了一封申請: “建議啟動內部信任檢驗機制試點,配套測評制度推行。” “對象:當前流程改革試點中主動提出異議的干部群體。” 書記只回兩個字: “批準。” …… 第三天,機關開了一場叫“改革配套說明會”的內部會議。 李冬生站在臺上,丟出一句話: “我們不反對異議,但必須實名負責。” “誰對機制有異議,可以簽名提交,我們會安排專人對接。” “但凡是幕后搞風搞雨,制造恐慌的——一律按程序調查。” “機關不是謠言溫床。” “流程改革,不靠嘴,靠圖。” …… 全場鴉雀無聲。 而那封“異議建議書”,當天下午,就被撤稿處理了。 老吳氣得一整天沒出辦公室,還罵了秘書一頓:“誰讓你發的申請?” 可他心里明白——這一局,他們輸了。 李冬生沒跟他們打嘴仗,他直接把規則搬出來了。 而且玩的是:你敢質疑,就要負責。 …… 會后,書記私下打電話給政法委書記: “老梁,年輕人是沖了點,但這事他沒越線。” “如果咱們總是壓著,那這機制改革,誰還敢提?” “你盯著點底線,別讓人搞小動作。” “剩下的——讓他往前試。” …… 當天晚上,李冬生一個人留在辦公室,把整張流程圖重新改了一遍。 他劃掉了其中一塊“高職異動緩沖層”。 在旁邊寫了一行小字: “該層人為設置,非組織規定,撤銷。”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