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元璋并不藏著掖著。 他主動道:“標兒,最近也跟咱提起了整肅軍隊的事,而且他比咱心細,覺得咱對大明的這些將士太刻薄了,應該給他們更多的尊重,還要給予更多的支持,他要咱學學李世民,漢光武這些,給你們這些武將立個碑什么的。” 湯和一愣。 朱元璋繼續(xù)道:“漢光武有云臺二十八將,李世民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咱當時說,咱大明哪里沒有,咱也有淮西二十四將,咱這二十四將,可比李世民、劉秀的那些人厲害。” “可你知道標兒是咋說的?” “怎么說的?”湯和已越聽越迷糊。 “標兒說,咱大明立國,并不是只靠淮西二十四將,而是靠著數(shù)以十萬計的將士,咱應該給這些‘無名英雄’立碑,讓天下人記得這些好兒郎。”朱元璋笑呵呵道。 “如果是這,咱也就呵呵一笑,不會當回事。” “結果這小子,還越說越來勁。” “說著還要把那些老卒給召集起來,提高這些老卒的地位,讓這些人得到該有的光榮,讓這些人享受咱大明開國的好,當然就是發(fā)一些錢糧之類的,向天下宣揚‘好男兒才當兵’,‘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道理,還說什么想通過立碑宣揚武將的武功,通過這些方式,在各地重新確立‘武官’的地位。” “還說我大明絕不能走歷史的老路。” “也絕不能讓武官被文官騎到頭上,所以,常規(guī)辦法是不行的,只能靠提高民間對武將的認可,繼而提高咱大明武將的地位,咱當時心中是一百個不樂意,這不是白白折騰人嗎?” “跟著咱一路下來的,又有幾個讀過書?” “咱大明一直是文武并重。” “哪里用得著這么多此一舉?結果這小子非死咬著不放,最終咱也就由他了,讓他自己去鬧騰,但這事畢竟牽涉不少,因而湯和,你私下也得幫襯一下,畢竟這小子年輕,不經事,保不齊就惹了重怒。” 朱元璋認真的叮囑了一下湯和。 湯和迷糊的點了點頭。 卻還是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不過他心思很活,只是稍微想了下,就想明白是什么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