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此事,朕愿意做-《朱元璋能看到我的夢境》
第(1/3)頁
朱棣夫妻帶著疑問離去,此等玄妙之事,大多數都讓人難以理解。
尤其是他們都未曾學過什么辯證法。
就算是王布犁,對于這種改變,同樣沒什么太多的認知。
許多話都能把他們攪和的迷糊嘍。
朱元璋在驛站內,思索了許久,決定給好大兒朱標寫一封信。
如此,也算是對他有個交待,最主要的是分享一二大明在未來遇到的困難。
作為執政者該如何避免。
最后在詢問一二如今朝政處理的如何,可遇到什么棘手的地方了?
待到書寫完畢,朱元璋呆愣了好一會,才叫錦衣衛給送走。
此番在仙境當中所看到的許多事,都讓朱元璋覺得實在是不敢相信。
他的子孫后代竟然做事如此不牢靠。
盡管方才王布犁再說有些問題是朱棣自己遺留下來的,可是大明不能總是往外打仗,士卒承平已久,不善于戰事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最主要的還是兵制的問題,朱元璋對此十分的頭疼。
可王布犁給出的解決辦法,除了加錢之外,就沒有什么太好的想法。
錢。
正是朱元璋所稀缺的東西,盡管在浙江福建交界處找到了銀礦,但產出并不是很多。
如今萬般事情全都縈繞在他的腦子里,件件想要抓手,可卻無從抓手。
天亮之后。
王布犁繼續陪著朱元璋一同在江南巡查。
倒是溫客送來了審訊的最新消息,那糧食被倒賣,說是朝中有人。
最主要的是這條線索斷了,中間人下落不明。
“無妨。”
王布犁倒是不以為意,看樣子江南地區又不是一處有這種情況:
“定然是窩案,總會露出馬腳的。”
朱元璋也不去理會王布犁的安慰之言。
這種斷案之事,倒是不如王布犁專業。
此時天氣越發炎熱起來。
朱元璋身上的褲子因為趕路磨破了,他只是差人縫補一二,并沒有換上新的。
他相信只有這樣路過人家田地討口水喝,才能詢問出更多真實的情況。
像這種機會,可是一丁點都不常見吶。
“布犁,咱治理大明十幾年,還是第一次微服私訪,著實是讓咱大開眼界吶。”
朱元璋像個老農一般坐在樹蔭下。
王布犁手里也早就換成了蒲扇,一副貴公子的衣衫也早就換了。
此時他比朱元璋穿著破洞衣服還激進,直接大褲衩子加背心,頭上戴著遮陽的草帽。
誰看見也不覺得他是有錢有勢之人。
如今大明許多黔首在田間勞作多是不穿上衣,免得被刮壞,小孩子多是光著屁股蛋子。
“總體而言,比大元強上許多,但也沒有摸到盛世的門檻。”
“哈哈哈。”
朱元璋聽到王布犁這話,是有些得意的。
“咱可是知曉大元治下百姓有多苦,先前咱總想著一口氣干完所有事。
現在想想欲速則不達,基地沒有搭好,就快速蓋上宮殿,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倒塌了。”
朱元璋進入仙境看了如此多大明的未來之事,心中未免不會有些松動,有關他所思所想的方式。
“軍制有問題,咱下達的為民著想的好政策,到了基層就變成這個模樣,完全沒有用到正途上。”
朱元璋看著王布犁穿著的像個破落戶:“你小子總是錢錢錢的,可咱也覺得不是十分的對勁。
還有那種一旦出現災難就以工代賑的政策,對于咱而言,也并不是十分的穩妥。
到時候天下各處鬧了災荒,都沒有糧食,朝堂就算變相給他們發錢,那又有什么用處?
以咱之見,農戶還是大明立國之本,不可輕易動搖。”
“岳父所言在理。”
王布犁對于朱元璋治理國家的構想是有過了解的,如今大明的情況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
畢竟丞相這個職位廢除了,光靠皇帝自己的精力指定是不夠的。
尤其是朱元璋還參考了后世子孫的內閣制度,倒是給朱標也配置了一個簡易的。
“哪里在理了?”
“當然說的話啊。”王布犁笑嘻嘻的解釋道:
“若是高高在上的皇帝沒有脫離基層百姓,那制定下的政策定然是利國利民。
若是除了差錯,那便是作為執行者的官吏們在其中上下其手了。”
“嗯,你小子也是個善于觀察的。”
朱元璋也認同王布犁的話,他這些年一直都在打擊富戶,補貼普通百姓。
嚴格控制官員的待遇,就是不想讓他們去做危害百姓的事情。
奈何后世子孫一個一個的,對于官員都過于寬松。
那群江南官員在家鄉占有的田畝簡直是危言聳聽,他對于兒子們的俸祿都是虛的,可那些官員是實打實的占地。
朱元璋總覺得王布犁所言是頗對他脾氣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