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收服羌人部落的準備-《三興季漢》
第(2/3)頁
更大的愿望,還是在報仇雪恨上。
接下來的時間里,劉備并沒有派人過來要劉禪回去一起。
好似也沒管他一樣,任由其在馬超軍營。
這并非劉備真的不管這個兒子了,而是在這樣趕路的情況下,劉禪在哪塊其實也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在入蜀后,道路更加艱難,整體的形成都變得慢了下來。
原本日行八十里地,在抵達蜀中的時候,一天能有四十里就很不錯了。
這是蜀中的劣勢,也是蜀中的優(yōu)勢。
憑借著蜀中天險,外面的軍隊想要打進來,耗費的兵力至少需要數(shù)倍以上。
從歷史上的角度上來看,哪怕是說劉禪不投降,依靠蜀中天險,也不是那么容易敗的。
然而實際上來說,戰(zhàn)爭更多在于人心而非天險。
劉禪哪怕是不投降,在那樣的局勢下,說不定也要不了多久就會被人出賣,實則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終于在經(jīng)過十二天的形成后,龐大的隊伍開始抵達成都附近。
夜,月光滿地,中軍大營中。
劉備正拉著諸葛亮一起炙烤,算是吃個夜宵。
“孔明啊,你瞧瞧我家那小子,明日就要抵達成都了,連個人影都沒有。”
“自從第一日起,他就跑到孟起軍營中,也不說回來瞧瞧,這都快把我給忘記了吧。”
“不知這小腦袋瓜子里裝的什么,怎的就這么多的想法,前些日子還想讓他跟著孔明學著處理內(nèi)務,現(xiàn)在看來這小子的心思完全不在內(nèi)務之上。”
劉備是特意拉著諸葛亮聊聊劉禪的,對于劉禪現(xiàn)在的行為,劉備內(nèi)心實則感覺很是滿意,甚至還在其中看到了自己當年的幾分影子。
曾經(jīng)的自己,一無所有,也是靠著跟張飛,關羽親近,這才逐漸有了今天的基業(yè)。
這大半輩子下來,之所以能夠?qū)覕覒?zhàn),真要說起來,跟張飛關羽的支持,是完全分不開的。
在內(nèi)心里,劉備也是把關羽張飛當成手足兄弟看待。
尤其是現(xiàn)在的關羽,鎮(zhèn)守荊州三郡,掌管四萬余兵馬。
劉備麾下總共兵馬都不到十五萬,關羽可謂是掌管劉備麾下將近三分之一的兵力。
這要是沒有絕對的信任,誰能做出這樣的事情來。
諸葛亮聽到劉備這么說起劉禪,也大致是明白了劉備的意思,這是想讓自己在更多的方面,去‘拉’一把劉禪。
要是說得深一點,那就是想讓劉禪得到荊州派系的支持。
“世子聰慧伶俐,如今只是尚幼,等過些年自然就能得到威名。”
“屆時蜀中上下,當是臣服。”
諸葛亮這就相當于表態(tài)了,他的話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代表著荊州派系。
當然,這也是劉備親口說了,諸葛亮也沒有拒絕的道理。
不過他對于劉禪,還是比較看好,一般人也想不出去拉攏馬超,就行事風格上來說,還真有幾分雄主的氣質(zhì)。
這蜀中上下,說起馬超表達的看法都不會太好,那么劉禪聽到這方面的聲音也是最多。
但劉禪卻能避開這些聲音,找尋到自己的根本利益,也許對于諸葛亮來說是很顯而易見之事,可這其中,要考慮到劉禪只十二歲,連弱冠之年都未能達到。
“有孔明照拂,我就放心了。”
“暫且不提他了,我這身子骨還能撐幾年,倒是要瞧瞧這小子能干出些什么成績來。”
“倒是孝直這邊,有些委屈孔明了,只是如今我蜀中尚且需要發(fā)展,有些事情,也只能是暫且放放。”
劉備的語氣中帶著些許歉意。
這是跟蜀科有所關系。
對于諸葛亮以法治軍,以法治國的理念,劉備當然是認可的。
蜀科很大程度上來說,就是以諸葛亮為主導的律法。
法正能力很強,但性格很差。
曾經(jīng)的法正在劉璋手下得不到重用,才能得不到施展,內(nèi)心很是怨恨。
在漢中之戰(zhàn)后,法正的才能得到體現(xiàn),也被任命為尚書令。
尚書令,便是相當于丞相的官職。
可謂是權傾朝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