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徹是真的要發火了。 他讓人找出自己寫的詩詞歌賦,隨手拿了一份竹簡。 是給李夫人寫的調情詩詞。 他立馬把這篇收了起來,假裝不經意地咳嗽了一下,重新翻找。很快,他便找到了自己的得意之作《秋風辭》: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 ”衛青,你說這篇寫得怎么樣?難道這還文采略輸?” 衛青老老實實回答: “有屈原宋玉之遺風,實在是上等的佳作。但比起唐宗,還有些微不足道的差距。” 漢武帝劉徹心中冷哼一聲,他又不是聾子,也沒失去記憶。那唐太宗代表作不是抄那個隋煬帝的嗎? 他這可是純純自己創作的,沒有任何人捉刀。 他心頭有些不滿,可想到“惜秦皇漢武”,心情漸漸好轉。被說文才略輸的可不止他一人,秦始皇也是他的難兄難弟。心思百轉千回,時間只過去短短幾秒。 漢武帝劉徹面上好像一副不在意的樣子:”朕和秦始皇一樣日理萬機,不如其他人清閑,沒時間去吟詩作賦。再說了,這東西只為陶冶情操,朕也無意在這方面超越別人。” ”再說了,評價一位皇帝的功績,只需要評價文治武功,評價文采難道不是跑偏了?” 衛青立刻應是。 話雖這么說,漢武帝劉徹日后卻減少了一些去后宮的次數,泡在書房里看書。他要悄悄讀書,然后驚艷所有人。 任誰被diss文采不好,心情都不會好到哪里去。秦始皇和漢武帝就是這樣。 作為f4中的第三位,唐太宗心情也很復雜。 作為讀者,他還挺喜歡這首詩。雖然相隔千年、詩風不同,但詩美是共通的。他欣賞并且常常寫“言論慷慨,詞深而雅”的文章。 他夸贊道:“這首詞神情俊邁,如朗月之宏光,如朱碧之聯合,堪稱冠絕終古。”可是天幕沒有著重講這首詩,所以沒有加注釋,讓他有些看不懂里面的具體含義。文采,字面意義是辭藻和才華。風騷,也就是《國風》和離騷,同樣泛指辭藻和才華。 這首詞單純在批評四位帝王的才華嗎? 唐太宗感覺不像,如果只是說才華,那就和 前面的“江山如此多嬌”不匹配了。 唐太宗皺著眉頭,若有所思: “這詩人應該說的不僅是文采。他在批判我們武功太盛,文治不夠。” 為什么要將他跟秦皇漢武并列啊?他的文治有差到這種程度嗎?唐太宗自我覺得文治很不錯,雖然稱不上完美,但比別人好多了。 長孫皇后見他面色不佳,猜到他的內心想法,含笑說道: “二哥并不推崇秦皇漢武,此時卻與他們并列,不知您作何感想?”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說:“秦始皇平六國,既驕且逸,一朝而敗。”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他認為秦始皇有開國之功,但太暴虐了,亡國亡得挺活該。 他也說過“漢武驕奢,國祚幾絕。” 總之,他對秦皇和漢武評價有褒有貶,綜合下來一般般。 其實不光是對秦皇漢武,李世民也diss過很多皇帝。他曾經跟這首詩的詩人一樣,批評了一大堆皇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