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最神秘詩人-《盤點千古風流人物》
第(3/3)頁
她駕崩之后,武周又能延續多久?
武則天被這一句話,說得焦慮起來,過了一會才平復好情緒,暗暗驚訝。
”能把樂府舊題寫成筆落天外、思考宇宙的傷春之詩,倒讓朕意外了。”
這首詩不僅詩美,在哲理上也一騎絕塵,讓人難以望其項背。
武則天繼續往下看,又有些說不出的哀傷: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詩人在外求官,家鄉的妻子對鏡梳發。
她孤獨寂寞,悔叫夫君覓封侯,卻還是“愿逐月華流照君”,希望夫君有個好前程。詩人惆悵不已,在這春江花月夜,又有幾位游子能夠回到家鄉?
武則天忍不住想起了已死的丈夫,曾幾何時,他們也是“愿逐月華流照君”的夫妻啊。很快,她收拾好心情,想他做什么,死掉的丈夫才是好丈夫。武則天看向上官婉兒: ”這人文采斐然,做那芝麻小官實在可惜了,召他來見朕吧。”
上官婉兒點頭應是,心想,張若虛的詩中隱隱有懷才不遇的意味,誰知道這首詩能讓他改命?他這下可要發達了。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武則天等人看外在,專業詩人看技法。
杜甫凝神望著天幕,越看眼睛越亮: ”平聲庚韻,仄聲霰韻……每四句換一次韻,穿插交錯,聲調整齊。而且每種韻對應不同的景象。春江花月夜這五個意象斷而續復,飛絲相接。真乃大才!”
從開篇的“春江潮水連海平”,到“落月搖情滿江樹”。春、江、花、月、夜這五個意向全部出現,且錯落有致。
杜甫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種開天辟地似的全新寫法。事實上正是如此,《春江花月夜》開創了頂針續麻體,直到現在還有人在使用。
詩人好像在細心地編織上好的蜀錦。沒有一個字是無用字。他驅使文字的能力,已經達到了臻至化境的地步。事實上,《春江花月夜》甚至出了頂針續麻體。李白也有些驚艷,放下手中酒樽: “我怎么沒在詩集中讀過他的詩?”
天幕放出原文之后,那些不滿張若虛的聲音漸漸小了。
他們不得不承認,孤篇壓全唐有些夸張了,但說它是唐詩巔峰之一是不為過的。
可這么厲害的人,他們偏偏沒怎么聽說過他的名聲,張若虛就像他的詩一樣,仿佛被濃霧籠罩,身上充滿神秘色彩。
這時,天幕解釋道: 【唐朝印刷技術并不發達,張若虛的詩大多失傳了,時至今日,只剩下兩首。】
杜甫比自己的詩失傳還心痛:“真是明珠蒙塵,暴殄天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