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到底,松浦廣助畢竟是太宰府的大貳,這與大內政弘不同,使得他的身上多出了一副無形的枷鎖,令他無法向李云天投降。 “事在人為!”李云天聞言沉吟了一下,開口向與松浦廣助道,“本王放你回去,你把本王的條件告訴松浦太郎,何去何從由他決定?!? 松浦廣助聞言頓時顯得頗為驚訝,沒想到李云天竟然要放他走,不過轉念一想他的心里就充滿了苦澀,松浦軍的主力已經在剛才的戰斗中被明軍擊潰,現在松浦太郎手中已經沒有多少兵力,李云天根本就不怕他能招惹來什么麻煩。 大內政弘暗地里不由得搖了搖頭,其實從松浦廣助戰敗的那一刻起松浦太郎的命運就已經注定了,他唯有用一死才能為此次戰敗負責。 果然,松浦廣助被放回去不久太宰府就傳來了松浦太郎刨腹自殺的消息,松浦廣助在砍下了松浦太郎的腦袋后在其尸體旁自盡。 松浦太郎死前下達了向明軍投降的命令,隨著松浦廣助所率一萬五千人全軍覆沒,他已經沒有辦法阻擋辦法阻擋明軍前進的步伐,唯有選擇自盡來了結此事,告訴外界他并不是一個貪生怕死之徒。 李云天隨后率軍進入了肥前,當他在眾人的簇擁下跨進太宰府院門的時候,山口惠子消滅了肥后藩的部隊整頓手里的兵馬后趕往太宰府與李云天會合,九州島的局勢已經穩定了下來。 直到九州島一名豐后藩的武士冒死劃著船渡海趕到了本州島,本州島的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才驚訝地得知了明軍已經攻占了九州島一事,先前他們根本就沒有得到絲毫的消息。 這一下,本州島上處于對峙之勢的東軍和西軍頓時就炸了鍋,誰能想到在對方對峙的關鍵時期竟然會發生如此離奇的事情。 萬般無奈下,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唯有擱下彼此間的糾葛到京都商議對策,畢竟雙方之間的爭斗只是內部矛盾而已,而大明來襲可是與他們生死存亡有關。 不過,就在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兩人在京都會面的同時,接到了李云天派人送給幕府將軍足利義仁正統帝所頒下的國書,叱責倭國庇護對馬島上的倭寇,不僅無視大明的禁令而且還使得大明沿海百姓受到了襲擾。 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大明沿海百姓”指的是并入大明的朝鮮國沿海人氏,倭寇為了生存自然要登陸掠奪,相對于路程遙遠的大明本土朝鮮國無疑是他們的最佳去處。 由于朝鮮國并入大明的時間并不長,故而沒有辦法對倭寇形成有效的預防。 另外,倭國東軍和西軍之間戰亂也使得倭寇們放棄了襲擾九州島,轉而把生活逐漸變得安定的朝鮮國沿海,這使得朝鮮沿海的倭亂辦得比較嚴重。 而隨著東軍和西軍的戰亂,不少生計無望的倭人投靠了倭寇,的倭寇的數量直線上升。 無論是細川勝元還是山名持豐都忙著擊敗對方,因此他們哪里有心思對付倭寇的事情,故而對正統帝的這份國書是無言以對,暗自苦笑。 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細川勝元和山名持豐為如何應戰而傷腦筋的時候,又一個壞消息傳了過來,四國島陷入了明軍的手里,這使得倭國四島有兩個已經被明軍控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