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巴克斯帝國的前世今生-《騎砍戰記》
第(3/3)頁
從這些城市的名稱,大概能想到奧薩將軍當時的心態。
但以武力征服的地方,并沒有那么好管理。
為了能夠順利的統治潘德南部的人民,奧薩將軍將光輝十字紋章融入到了自己手下的精銳騎兵當中。
他以那些殘存的文職人員和醫者為主體,重新建立了光輝十字騎士團,并以身作則保護平民與商旅,讓軍隊盡量奉行騎士精神,以行善除惡的事實和光輝十字的影響力獲取民眾的認同。
這個辦法很有效果。
盡管這些騎兵并非受到瓦里德斯憲章所認可的真正騎士,但公民們仍然相信光輝十字紋章,并且認為他們就是曾經高貴的光輝十字騎士團的延續。
盡管奧薩將軍僭越稱帝的舉動遭到了幾乎所有潘德大陸領主的譴責與嘲諷,但無論如何,他帶著遠征潘德的孤軍存續了下來,并且也達成了他來時的目的——征服。
而那些迦圖人,原本都是奧薩將軍從阿瑪拉大陸帶來的雇傭軍。
在古巴克斯帝國崩潰后,迦圖雇傭兵叛離了奧薩將軍,去了東部草原,成為了獨立軍閥勢力,也就是如今的迦圖人。
這次叛離其實是烈獅公爵阿爾弗雷德的杰作。
他將潘德王國的養馬地,當時獅湖城東部的大片草原全部送給了迦圖人,并且放任迦圖人劫掠,以此換來了迦圖人與他合作。
失去了迦圖雇傭軍,也失去了母國支援的新任奧薩皇帝無法擊敗烈獅公爵,只能接受勢均力敵的結果。
而迦圖人的叛離,讓奧薩將軍也用了類似的方式,使得原本臣屬于潘德王國的德夏公國同樣叛離——奧薩將軍把原本即將占據的南方重鎮辛加爾與圖爾達要塞拱手送給了德夏公爵。
這意味著德夏人可以開始從游牧往半游牧半定居轉變,得到了富庶大城辛加爾的德夏公國可以不再屈居于貧瘠的沙漠,而且也足以抵擋潘德王國的報復。
因此這支兇勐的民族叛離了潘德王國,成為了獨立公國。
潘德大陸因此成了多方僵持的局面。
凜鴉王國抵擋著迷霧山與凡斯凱瑞海盜;
潘德王國失去了大部分國土,并且四面皆敵,無力收回故土;
而新巴克斯帝國和德夏公國都是初建,需要鞏固消化內部。
于是潘德大陸迎來了詭異的休戰。
而烈獅公爵阿爾弗雷德此時的情況并不樂觀。作為權臣,他遭受了大量的攻訐——潘德幾乎已經沒有可以擔任國王的皇室成員了,只剩下了一個襁褓中的嬰兒。
其他人當然會懷疑這是某個權臣下的手……
可沒多久,就連這個嬰兒也離奇的消失了。
至于這個皇室繼承人為什么消失了,莎拉沒找到任何資料,大概也沒人會公開這些隱密……
反正烈獅公爵阿爾弗雷德受到了無數忠于潘德的貴族譴責與攻擊,并迅速演變成了內戰。
但這種時候,如果加劇內耗打破了潘德大陸虛弱的平衡,那下場不用多說。
不知道烈獅公爵當時具體是怎么個想法,反正結果就是,他在幾個月時間里得到了獅騎士團與迦圖人的支持,用最快最暴烈的手段壓制了所有不服,驅逐或干掉了所有攻擊他的領主——這顯然不是單純的正面戰爭能做到的。
然后,他僭越稱王,建立了烈獅王國,潘德王國覆滅。
具體的內情沒人知道,但無論如何,這位烈獅王確實是讓國內穩定下來了,并且捏合了一支強大的戰斗力,足以與四面的敵人抗衡。
烈獅王阿爾弗雷德和巴克斯皇帝奧薩將軍,其實都是毫無法理的僭越者。
但他們真的就從一開始就是野心家嗎?
倒也未必。
在母國滅亡之前,奧薩將軍是戰功赫赫的名將,是所向無敵的征服者,他原本大概也沒打算自立為帝。在建立新巴克斯后,他也一直致力于保護部下與民眾,再也沒發起什么‘征服’。
而潘德王國崩潰的時候,烈獅公爵阿爾弗雷德也是力挽狂瀾的元帥,是潘德的守護者,在潘德王國全面陷入軍閥割據的時候他都沒有宣布獨立。
但擊退強敵之后,他反而稱王了……
也許是為了利益,也許是為了救國,也許是為了野心——也許全都有,誰知道呢。
世事就是這樣,充滿了偶然,也充滿了變化。
這些,都是一百五十多年的事了。
而如今,仍然留在阿瑪拉大陸本土的巴克斯人分為了兩部分。
一部分被稱為‘灰盡裔’,也就是在古巴克斯的廢墟土依然堅持抵抗拜蛇教的巴克斯人后裔,他們建立了一個聯邦,抵抗著拜蛇教的侵襲。
另一部分,則完全是拜蛇教信徒。
拜蛇教在古巴克斯第二帝國的遺址上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宗教國家。
無論出于自愿還是強迫,皈依拜蛇教的那些巴克斯人,正在一邊進攻殘存的灰盡裔同胞,一邊入侵著各個大陸,包括潘德大陸。
而拜蛇教入侵潘德大陸的路線,與當初奧薩將軍的路線,幾乎完全相同。
他們也是從帝臨港附近登陸,然后從南向北,逐漸侵蝕民眾,并慢慢滲透到了巴克斯帝國的高層。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