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主人的案機上,有《呂氏春秋》、《昭明文選》、《世說新語》等中原典籍。只有一本是日國的《竹取物語》。 此時的日國,和戰國時代的日國,上層文化的差別很大。 戰國時代的日國上層,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更像后世的日國。 可此時的日國上層,更像另一個唐宋。此時大行其道的是古詩,參禪,書法。而茶道和花道還未流行,武士道起步不久,歌舞伎更沒有出現。日國上層,很多甚至只會漢語不會日語。 宋朝滅亡后,元朝占據中原,終于讓日國剎住了學習中原的腳步。日人認為中原華夏已亡,而華夏文脈已在日國。 所以,即便明朝建立,日國也沒有再像學習唐宋那樣學習明朝。在他們看來,明朝屬于被胡化的漢文明,沒有多少東西值得他們學習了。 李洛翻了翻幾本書,就吩咐生火,然后休息。 第二天大早,雪小了不少,李洛下令開拔往南邊而去。 李洛離開村莊時,眼睛掃到松間郎的屋子窗口,感覺有一雙亮晶晶的眼睛在打量自己。 “來人!送他們兩袋米。” “諾!” 很快,兩袋米就放在松間郎的門口。松間郎等人簡直不敢置信,忍不住跪下磕頭相送。 一直等到大軍出了村子,苦菜子才從窗口上爬了下來。 李洛,在她心里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等到后來她嫁到中原,在長安見到出巡的天子,她才猛然想起來,原來天子就是當年的元寇大將啊。要是沒有天子當年送的米,她估計餓死了吧。 ………… 由于元寇到來的消息已經路人皆知,所以一路走來鬼影都沒一個,日國百姓早就藏起來了。 大軍南行堪堪十里地,就看見一座山丘,山下一片巍峨宏偉的宮殿,赫然正是出云大社。 “好高?。 敝T將忍不住驚嘆。 李洛勒馬說道:“這是出云神社,主殿高十五丈,我們進去看看,讓那些眼高于頂的神子巫女,好好招待招待。” 李洛沒有來過出云大社,卻知道出云大社的殿宇采用的是隋唐風格,所以異常高大。此時的出云大社保存尚好,御本社(主殿)高達近五十米,足有十幾層樓那么高。 出云大社不但是日國最高的宮殿,也是此時全球的最高宮殿,比后世的紫禁城最高的太和殿還要高出十幾米。 如果隋唐宮殿像個貴族公子,那么明清宮殿就像個鄉下財主。即便這仿制隋唐的出云大社,對李洛的視覺沖擊,也遠超紫禁城。 出云大社是所謂的八百萬神靈集會之所。按照日國神話,每年農歷十月,八百萬神明會來到出云大社舉行“神議大會”。所以,出云神社每到十月就舉行“神在祭”,各地公卿豪族紛至沓來,熱鬧無比。 出云大社供奉的是“大國主神”,是天皇家族的守護神,同時也主姻緣與福祉。所謂神社,本質和中原的孔廟,關帝廟,城隍廟,媽祖廟很相似,不同的是,有嚴格的神官祭祀體系。 臘月,本是出云大社“獻谷祭”的時節,應該人氣很旺才是??墒茄矍暗某鲈拼笊纾瑓s冷冷清清,門可羅雀,在大雪中顯得清寂無比。 大隊兵馬到來,早就驚動出云大社的宮司(大祭司)千家安佑。 千家家族是神官家族,世襲出云神社的宮司。安佑是出云大社第三十八代宮司,統領數百名大小神官。 出云神社還擁有自己的大莊園,以及數千“神衛”兵馬??墒?,幕府一道命令,就調走了幾千“神衛”去關東打仗,導致出云大社如今武力盡喪。 所以,千家安佑聽說元寇到來,這個可以與神靈溝通的男人,立刻就慌得一匹。 更要命的是,他和神社內的數百神官,還不能逃走。 一旦逃走,傳承六百年的出云大社還要不要了?元寇一把火燒了神社怎么辦? 再說,就算撇下神社逃走,那神社的聲譽也完蛋了啊。 千家安佑千般恐懼,萬般糾結,只能硬著頭皮等元寇來,希望用“跪地神功”化險為夷。 于是,等李洛的大軍來到鳥居(神社門樓)時,千家安佑竟然親率數百神官,穿戴齊整的等候在參神道上。 千家安佑看見高高的蒼狼戰旗和黑尾大纛,目中滿是苦澀,可是他仍然逼著自己走出人群,對著被眾星戴月簇擁著的,身穿狐裘騎著白馬的李洛鞠躬行禮。 強烈的羞恥心,還是讓他無法跪拜下去。 “出云大社宮司,千家安佑,見過將軍閣下!” 千家安佑的聲音都變調了,臉上火辣辣的滾燙,感覺從來木有這么羞恥過。 這是向敵人屈服啊! 李洛居高臨下的端坐馬上,緊緊身上的“黑狐子皮好衣裳”,用馬鞭指著千家安佑,以及后面的數百神官,冷笑著說道: “你,還有你們,見到本帥為何不跪?難道爾等的膝蓋,不會打彎么?重新來過!” 李洛很是不滿。天皇是一國之君,見了本帥尚且要跪,你們這群神棍,算個什么東西,竟敢不跪我? 他對日國貧民百姓確實懷有同情心,對高度漢化的天皇公卿多少還有一絲憐惜,可對于這些神官,就不會那么客氣了。 千家安佑心尖一顫,再也忍不住的跪了下去。 數百神子巫女,見到宮司都下跪了,也不由自主一起下跪。 ps:謝謝大家支持,今天還算早的吧。要不鼓勵下我吔。 清逸文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