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422節 大人虎變,君子豹變-《葬元》
第(3/3)頁
契丹將領耶律思禮道:“大將軍,我軍不是有一萬五千越軍降兵么?能不能用他們打陳日燏一個措手不及?就算他們全部戰死,我等也不心疼。”
女真將領石抹懷德也贊同道:“正是此理。大將軍,這一萬多越軍,可是吃的我軍的糧食,不能白養著他們。”
李洛站起來,背著手在大帳中踱步,笑道:“這批降軍,我自有用途。倘若今日派遣他們襲擊陳日燏,多半是乘機逃回。降將不敢回去,可降兵卻敢?!?
史弼仗著資格老,也笑罵道:“你二人的主意甚是可笑!降軍怎可單獨派遣?九成會叛逃!”
耶律思禮和石抹懷德一想果然如此,不禁有點慚愧。
李洛道:“我軍何必管陳日燏?他來,就打。他不來,就當看不見。如今我軍只有八日糧草,就老老實實釘在這江北大營。本帥只做一件事,等待水師的補給艦隊。”
史弼擔憂道:“大將軍,八日之內,水師真的能來么?安南水師經略使胡循,可不是易于之輩啊。是不是該趕緊過江,搶奪糧草?”
李洛笑道:“右副帥放心就是。不出本帥所料,水師已經大勝,安南水師應該全軍覆沒了。三日之內,水師糧船必到!”
什么?
眾將都是又驚又喜,水師已經大勝?
史弼有點激動的說道:“大將軍…此言當真?”他的眼睛亮晶晶的,滿是期待之色。
李洛施施然坐到帥位上,帶點高深莫測的神色說道:“軍國大事,本帥怎肯戲語。大軍出征前,本帥就密授水師大將羅昱機宜,破敵必也。倘若安南水師還在,如今我軍已到下龍灣,如何不見安南水師?”
“哎呀!”史弼哈哈大笑著拍掌,“我說為何不見安南水師蹤影,心中還好生納悶。原來,大將軍早就定下方略,千里之外破敵于海上??!”
“如此一來,這仗就好打了!大將軍不愧是大汗親封的墨爾根拔都,真乃大元智將也!”史弼再無懷疑,再也不敢對李洛心生輕視了。
眾將聽李洛說得如此篤定,都是神色興奮。
“難怪不見安南水師戰船,原來如此!”
“我軍水師既已大勝,就再也不怕補給斷絕了!”
“南征不過半個月,海上陸上皆有大勝,大將軍到底是墨爾根拔都啊!”
不知不覺間,李洛的威信就增加了很多。
李洛繼續道:“等水師補給一到,陳國峻的大軍估計也到了。我軍再大張旗鼓的準備渡江,二陳必定會極力阻止,此乃陽謀也。”
也速迭兒笑道:“大將軍說的在理,就像牧人一定會阻止狼群獵殺羊群。陳日燏和陳國峻不可能眼睜睜看著我軍渡江,那就只有和我軍堂堂正正決戰!”
眾將也都是不禁頷首,連說陽謀。
堂堂正正決戰,這是前兩次征越,元軍求之而不得的。
如今,李洛這一番謀劃,就調動了陳日燏和陳國峻的兩支大軍,還能逼得越軍主力在有利于元軍的地形決戰。光是這一招,就遠勝唆都。
雖然眾將奉承,但李洛并未心生得意。
統兵日久,屢經戰陣,他日見沉穩持重,終于開始顯露出自己的軍事才能。
如果說之前只是半吊子的話,那么現在,他已經開始具備了名將的風采。
正如易經所言:“大人虎變,君子豹變?!?
元軍渡江,二陳不可能坐視不管,除非他們不要越中,不要天長府了。可阻止元軍渡江的唯一辦法,只能是決戰。
而說到堂堂正正野戰對決,以騎兵為主的元軍,還真沒怕過誰。就算兵力劣勢,贏面也很大。
接下來,李洛一邊等候船隊,一邊布置決戰軍略。
兩天后的三月六日,一支龐大的船隊,終于聲勢浩大的出現在下龍灣海域。
安南一片驚慌,而元軍則是一片歡騰。
羅昱殲滅了安南水師,又暗中滅了湖廣水師,黑了第一批補給,然后向元廷報捷,要求重新征集糧草軍需。
元廷得知海戰大捷,根本不在意第一批物資“沉入大?!保橇⒖滔铝钫骷诙a給。
羅昱得到第二批補給,這才來到下龍灣,帶來了足夠兩個月的糧草。
羅昱見到李洛后,按照規矩行禮,這才被李洛叫到大帳密議。
“……按主公吩咐,五十萬石糧食,一萬副盔甲等物,已經全部運到海東,夫人簽收過了?!?
李洛笑道:“好,你干的很好。那假冒宋軍的劉拓艦隊呢?有沒有將趙忠和他的五千宋軍送到海東?”
羅昱道:“肯定是被騙到海東了。不過趙忠到海東后有沒有反抗,屬下就不得而知了。”
李洛頓時松了一口氣。他很清楚,只要五千宋軍到了海東,就只能乖乖認命?;蛘哒f,寧愿認命。
元軍大營喜氣洋洋,而越軍大營的陳日燏,卻神色凝重無比。
元軍終于水陸會師,他們的補給到了。
接下來,元軍必定很快就會大舉渡江。
怎么阻止?元軍最少有十七八萬,和他兵力相當。但他很清楚,相同的兵力,越軍決戰贏不了。
正在陳日燏憂心如焚之際,三月七日,興道王陳國峻的十八萬大軍,終于到來。
兩支越軍主力匯合,兵力高達三十五萬,其中精銳的禁軍就占了一半!
陳日燏和陳國峻見面后整整商議了一宿,發現除了和元軍大戰,竟然無法阻止元軍渡江。
附近江岸地勢比較平緩開闊,襲擊騷擾之策無法實施,除了堂堂正正對決,根本無法阻止元軍上船渡江。
“那就戰吧!我軍三十五萬,士氣昂揚,所懼何來!”陳日燏拍案說道。
陳國峻拔刀一揮,斬斷案角,對眾將喝道:“此戰必要打出我大越的威風,有敢怯戰者,猶如此案!勿謂言之不預也!”
ps:陳朝禁軍有十二軍,禁軍總兵力高達三十萬人,而且裝備精良。軍官大多是陳太宗設立的講武堂學生擔任,所以不是弱旅。這都是史料哦,沒有亂寫吔。蟹蟹大家支持,月底了哦親。
清逸文學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