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705、706節 皇后娘娘的一天日常-《葬元》


    第(1/3)頁

    李洛如今的尊號,已經有八個字:文成武運大仁至圣。

    要是再加,那就是最少十個字了。

    “臣請加陛下尊號光道廣德四字!”崔牧奏道。

    翰林院司院使牟巘出列,也舉起笏板,“臣請加陛下尊號,開天立極!”

    大唐學宮(國子監)祭酒黃,“臣請加法天隆運四字。”

    林必舉和楊漢明兩人也都擬出新加的尊號。

    如此一來,文臣們紛紛提出名號,沒有人愿意甘于人后。

    崔秀寧頓時犯了難。

    現在已經有好幾個尊號了,選哪個?

    兵部侍郎烏圖突然出列,“皇后陛下,我大唐天子御駕親征攻取關中,雖說是道德廣大,可終究是武功,臣是武將,認為還是神武威德四字最妥當。”

    “不錯。”都烈也出列贊同,“皇后,陛下是出師大捷,開疆拓土,神武威德最好。”

    “不妥!”牟應龍反對,“陛下尊號,已經有文成武運四字,尊號怎么能重復字號呢?”

    崔秀寧想了想,覺得開天立極不錯。

    “那就開天立極吧,禮部以此四字上尊號,鴻臚寺按禮儀祭告太廟。”崔秀寧金口玉言,裁定了“開天立極”二字。

    因為她覺得,李洛做的事,的確就是開天立極。

    于是,剛到而立之年的李洛,就成了“開天立極文成武運大仁至圣皇帝”。年僅三十,稱帝一年多,就有了十二字的尊號!

    但問題是,李洛光復南國,還收了日國,安南,又收取關中,馬上蒲甘國又要舉國歸唐了,他有這個資格啊。

    誰知,駙馬楊漢明再次出列奏道:“臣,請加皇后陛下尊號,昭明!”

    林必舉也贊同的舉起笏板,“皇后輔助天子,猶如明月輔弼天日,太陰相濟太陽,是以我大唐國運蒸蒸日上,文治武功大興。皇后陛下昭德明睿,當得起昭明二字!”

    群臣紛紛附和,請崔秀寧加尊號“昭明”。

    崔秀寧已經有尊號“文成懿德”四字,要是在加“昭明”,那就是六個字了。

    “本宮不過代陛下攝政,并無功勞,諸卿之請,本宮不敢承受。此事無需再議。”崔秀寧反對道。

    她歷史雖然不好,卻也知道明清皇后的尊號,字數同樣很多。那個葉赫那拉氏,生前竟然不要臉的接受了幾十個字的尊號。

    她是真的不好意思接受。

    楊漢明堅持道:“皇后陛下,所謂夫貴妻榮,夫婦一體,陰陽相濟,則家國太平。皇后功德,有目共睹,臣民莫不懷德。皇后陛下若是拒絕尊號,恐傷陛下之明矣。”

    “正是如此。”林必舉也堅持,“皇后陛下不受,怕是有傷天家之和啊。”

    這么嚴重的么?崔秀寧當然不相信。

    牟巘等人也紛紛堅持,請崔秀寧接受尊號。

    坐在崔秀寧下首,已經六歲開始懂事的李征,也不甘寂寞的用稚嫩的童音說道:“母后,群臣之請,母后就答應了吧。”

    崔秀寧無奈之下,只好勉為其難的答應。要說心中到底高興不高興,那就是她自己知道了。

    如此一來,崔秀寧就成了“昭明文成懿德皇后”。凡大祭,大典等隆重場合,表文必須用這六個字,不能簡稱皇后,也不能簡稱文成皇后。

    林必舉再次奏道:“蒲甘女王阿耶,已經第三次上表請求歸附,青皇后陛下裁決,是否準奏。”

    所謂的三次請求舉國歸唐,當然是個形式。事實上,蒲甘女王阿耶就是個傀儡,蒲甘早就被唐廷控制。

    “準奏。”崔秀寧點頭,“陛下的意思,是封阿耶為南安郡主,賜姓李。蒲甘國改為緬州。”

    “諾!”林必舉領命。

    隨即,翰林院就呈上早就擬定好的詔書,由崔秀寧請來傳國玉璽,用印頒布。

    收國之事重大,按照唐國制度,凡重大詔書,必須要用傳國玉璽才能生效。

    玉璽一蓋,就意味著從法律上將,蒲甘國(緬甸)不復存在,而大唐又多了緬州,加上新得的雍州,達到十七個州。

    禮部尚書吳鎮樓,立刻獻上早就準備好的緬州戶口簿冊,和象征蒲甘王權的金箔三藏經和翡翠佛珠,翡翠王印。

    “皇后陛下,蒲甘各部族三百三十萬人口,已經俱歸大唐了。”

    崔秀寧聲音清冷的說道:“按照陛下旨意,全力推行均田令和改土歸流。廢除緬州的繆沙之制,廢除僧侶特權,廢除佛教國教地位,釋放塔奴為平民,廢除緬文,銷毀典籍碑文,賜漢姓,行漢字,易漢冠。”

    這些都是李洛的意思,崔秀寧當然不會心慈手軟。

    蒲甘國一直保留著繆沙(領主)制度,繆沙們就像華夏當初的門閥,大肆壟斷土地人口。同時僧侶在蒲甘權勢很大,到處都是佛寺。而且佛寺同樣占有大量土地,掠奪百姓為“塔奴”。

    超過三成的人口,不是繆沙的奴隸,就是寺廟的塔奴,過著悲慘的生活。

    繆沙和僧侶們過著窮奢極欲的日子,作威作福,壟斷財富和官位。

    可以說,蒲甘之前就算沒有亡國,日子也并不比北方漢人好多少。

    不過,要是認為蒲甘國落后,那就大錯特錯。

    蒲甘國的農業很發達,農作物品種很多,歷代國王也注意興修水利。文化上,蒲甘既受中原影響,也受到天竺影響,也因為佛教昌盛,并不是不開化的野蠻種族。

    “敢于抗拒大唐政令者,一律以嚴刑峻法處置。陛下給本宮的信中說的很清楚,殺人肝膽菩薩心腸,大唐為的是緬州百姓,不是繆沙和僧侶。”崔秀寧繼續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