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705、706節 皇后娘娘的一天日常-《葬元》


    第(2/3)頁

    這當然是半真半假,將李洛的野心和霸道選擇性的忽略了。不然,毀人文字經典,滅其歷史,強制賜姓,改易漢冠,又怎么說?

    御史中丞李雍奏道:“皇后陛下,緬州善騎者甚多,緬州多天竺馬,卷耳,高大,不下數萬匹。臣奏請招募緬人為騎兵。”

    緬人善騎,的確出乎很多朝臣的意料。

    其實說起來不奇怪。緬人的主體,是華夏西北南遷的羌人。他們的祖先,乃是地地道道的西北游牧民族,當年一路南遷,也必定帶了馬匹。

    再說,蒲甘臨近天竺,天竺德干高原上的馬匹,有很多流入蒲甘。蒲甘不缺馬,軍隊除了象軍,騎兵也不少。

    “可。”崔秀寧點頭,“可挑選善騎的緬人五萬,招募為新兵。不過,兵員一定要是大唐新政的受益者。另外,對賜姓漢化有抵觸的人,不能招募為新兵。”

    兵部尚書都烈即刻領命。招募新兵,可是兵部的差事。但此事還需要戶部協助。

    說完了蒲甘的事,鴻臚寺卿李簽又提到一個重要的事情。

    “啟稟皇后。太子殿下今已六歲,臣聽聞,殿下一直是太上皇親自教導。可太上皇年事已高,是否按制,為殿下請大儒授課?”

    “還有吳王和長安公主,都虛歲有五,是否也要請大儒授課?”

    他不知道,其實太子不光是太上皇在教,皇后也在教,陛下在宮時,也會教。

    吳王和長安公主也一樣。

    至于更小的皇三子越王李衍,養女襄陽公主李徆,還不到學習的時候。

    李簽一提,其他大臣也紛紛建議,是該個太子請老師了。

    崔秀寧知道,遲早有大臣有提出來的。

    太子乃國本,教育當然是大事。按照規矩,太子早就應該有太子太師,太子太傅等老師了。

    像唐國這樣,立了太子,卻不任命東宮師父的,古來鮮見。

    大臣們奏請給太子請老師,固然是出于公心,可也有私心。

    要知道,太子詹事,太子洗馬,太子舍人,都是又清貴又有前途的美缺啊。更別說三師了。

    這些官職,只要兼任一個,那就不同了。

    所以,滿朝文武早就巴巴的等著太子正式進學,等著正式設立東宮衙門。

    但是,崔秀寧和李洛都不愿意這么干。

    說句不好聽的,除了她和李洛,誰還能更適合當太子的真正老師?

    尤其是那些儒臣,不但喜歡將太子教導成儒家眼中的所謂仁君,還喜歡夾帶私貨。

    歷史上儒臣教導的太子,幾個有開疆拓土的進取心?幾個有華夏本位的意識?倒是多數成了保守迂腐之君,便于文臣擺弄。

    孩子們的真正老師,只能是她和李洛。當然,經史子集和騎射武技這些,還是要由文臣武將來教導,可最核心的知識和道理,必須要有兩人親自教。

    后世的學問,只要不是不符合古代價值觀念的,譬如經濟學,統計學,數學,物理,自然地理,環保,醫療等知識,都要教給他們。

    但是,不能涉及到后世的現代思想和普世價值,以及無神論哲學。

    他們身處古代,教給他們太超前的思想,絕對會害了他們,甚至會害了大唐。

    那些東西,放在古達就是思想烏托邦,碰都不能碰。別說教了,就是李洛和她,也從來不對外宣揚,諱莫如深。

    你在古代說人人平等,自由,民主,世間并無鬼神上帝,那不是扯么?君主沒了權威,朝廷不再是神圣的,那還得了?國家就亂了。

    現代思想,是建立在發達的生產力和科技水平之上的。一個只能靠威權治理的低效率古代農業帝國,你搞現代普世價值,那就是一個天大的火坑。

    所以,崔秀寧和李洛給孩子們設計教材很小心。不能碰的領域,只字不提。

    “太子和皇子老師,到明年元旦,陛下會親自選任。諸卿不必擔憂,太子乃國本,陛下與本宮都不會疏忽。”

    崔秀寧給群臣吃了一顆定心丸,卻沒有馬上任命太子老師,更沒有設立東宮僚屬。

    兒子這么小,就搞一大套班子,不是什么好事。太子容易被帶歪,過早喪失孩童的天性。

    朝會快要結束時,司礦使又出列奏道:“皇后陛下,瀛洲石見等銀礦,已經煉出白銀八十二萬兩。請懿旨,是否運回?”

    崔秀寧皺眉,“為何還沒運回?即刻運回!還有,以后每煉成五十萬兩,就要運回,不可過多積存。朝廷可是等著造銀元的銀子。”

    …………

    朝會結束后,崔秀寧和李征去了太上皇顏鐸居住的太寧殿。

    顏鐸被尊為太上皇之后,平時也就是看書畫畫,教導太子和皇子,日子過得還算愜意安泰。

    偶爾都烈等人也會來看望看望。他雖然七十有二,但這幾年心情愉悅,生活富貴,身體還算健朗。

    “大父,今日還要臨帖嗎?”李征見到顏鐸就脆生生的問。

    崔秀寧行禮道:“父親。”

    顏鐸點點頭,笑著摸摸李征的頭,“當然要臨帖,這書法,八歲以前很是要緊,一輩子骨性如何,皆在此時。你是太子,首先要寫好字,練好氣,沉下心。”

    書法對于磨練心性很重要。顏鐸的目的,是通過臨帖,在培養李征堅韌專注的品性。

    顏鐸說完,就親自寫了一個道字,說道:“孫兒,你今日,臨摹此字十遍。每一次,都要比上一次更像才成。”

    顏鐸出身金國皇室,少時受過很好的教育。他的書法師從褚遂良,寫的方圓兼具,藏鋒蓄勢,既端正寬綽,又靈動遒美,深得褚氏精髓。

    李征烏黑靈動的眼睛看著顏鐸寫的“道”字,偏著小腦袋問道:“大父,這是何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