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797、798節 吞并南洋,大軍北歸。-《葬元》


    第(3/3)頁

    再借助先進的盔甲防護,拼著挨一兩箭沖上去發射手銃,總比沒有好。這樣還有利于在拉近距離的過程中不用太吃虧。

    崔秀寧聽到顧鎧匯報的最新數字蛾眉一皺。

    到時才五萬支?唐軍騎兵可是超過了二十萬啊。

    “不行,太慢了。到秋季北伐,能不能湊齊十萬支?”皇后問。

    顧鎧露出苦笑,“皇后陛下,這三眼火銃因為要制作轉輪,還有三個槍管,制作難度比長銃更耗費功夫。如今火器局除了趕制三眼火銃,還要生產火槍火炮,軍中的舊槍舊炮也需要更換。要想再增加產量,已經不可能了。每月,最多三千多支頂天了。”

    三個槍管,是制約產量的最大問題。

    既然能制作轉輪,為何不干脆制作左輪手銃?左輪手銃可是只有一個槍管啊,而且還不止三發。

    這不是崔秀寧不想干,而是干不了。

    左輪槍的左輪,和唐式三眼火銃的轉輪,根本不是一回事啊。

    左輪槍使用的左輪,用的是近代殼式子彈,以及近代底火撞擊擊發,左輪屬于彈倉,同時屬于槍膛。

    可唐軍用的是定裝火藥鉛彈,燧發擊發,差別很大。

    要造出真正的左輪槍,先要解決子彈和底火擊發這兩大難題。很遺憾,這是工業革命百年后的發明,她崔秀寧根本沒有那個能力搞出來。

    想都不要想。

    退一萬步說,就算能搞出十九世紀的左輪手槍,就憑那個有效射程和精度,也未必敵得過蒙古騎兵的弓箭。

    人家能在高速奔馳的馬上將重達六兩的鈚子箭,準確的射中五十米內的敵人,破鐵甲!更能將二兩重的銳箭準確的射中百米外的敵人,穿皮甲!能來去如風的連續開弓,左輪槍手能么

    “盡量多造。”崔秀寧沒有逼迫顧鎧,她心里也有數。“已經造出的三萬多手銃,清點編號后移交兵部,兵部盡快下發給騎兵,要他們訓練。”

    “遵旨。”都烈很高興,“我大唐騎兵,配有騎弓,長兵,手斧。再要配備三眼手銃,那真是如虎添翼了。韃子騎兵再厲害,也未必是對手。”

    “那也不盡然。”楊漢明搖頭,“韃子騎射厲害,人家要是始終保持百步距離,一直不遠不近的放箭呢?怎么破?”

    他舉起玉笏,“皇后陛下,北伐事關重大,為了克制韃子騎兵,勢必還要想想其他辦法才是。臣斗膽直言,大唐從來沒有硬碰硬打敗過韃子騎兵啊。”

    “雖說大唐對元軍騎兵多有勝績,可都是仗著陛下用兵如神,奇謀妙計。韃子要么不知火器厲害,要么中了陛下妙計。而且,我大唐打敗的也不是韃子騎兵主力。”

    眾臣都是默然不語。楊漢明雖然說得不太中聽,但沒有說錯。

    大唐數次打敗韃子騎兵,靠的是什么?說到底不是火器,不是騎兵,而是陛下善用計謀。

    你火器再厲害,韃子騎兵只要不傻乎乎的沖陣,不保持密集隊形,那能有什么辦法呢?難道移動緩慢的火器軍,能一直在野外和騎兵耗著嗎?難道步兵不要后勤,不要吃飯的?

    可是如今,韃子學乖了,不可能接二連三的中計。這北方平原地帶,本就是騎兵的天下,沒有地形配合,什么妙計都不好用,最終還是要硬碰硬。

    北伐的勝敗關鍵,就是林必舉等不知兵的文官都清楚:騎兵勝則勝,騎兵敗則敗。

    這根本就是明擺的事兒。

    騎兵要是敗了,步兵就算全是火器兵,那也要趁著糧草未盡退回南方。

    騎兵要是勝了,沒有火器兵也能驅除韃虜。

    崔秀寧想了半天,“你們誰有好的法子,都拿出來議議,趁著還有半年功夫,要早做準備。莫要等到陛下凱旋還要為此事憂煩。”

    “娘娘。”一個清脆的女子聲音響起,卻是很少奏事的鳳凰鄉侯、司婦寺卿辛苦。

    “司婦卿,你可是有了法子?”崔秀寧有點奇怪,辛苦能有什么法子?

    唐廷平時常朝,官員穿補服,戴幞頭烏紗,女官卻穿罩帔,戴蓮花冠。所以,一身紫紗罩帔、頭戴蓮花高冠的辛苦,就在群臣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

    “啟稟娘娘,韃子騎射在戰場上難以克制,有個原因是他們的箭多。據說一個韃子騎兵出征,就要隨身攜帶七十支箭。都烈尚書,是這樣么?”辛苦問都烈。

    都烈點頭,“蒙古騎兵,隨身攜帶輕重箭,大概七十五支箭,兩張弓,五根以上弓弦。”

    辛苦舉起玉笏,“娘娘贖罪,有些話,臣希望單獨奏對。”

    這丫頭很難相信人,她不愿在這里說太多。

    退朝之后,辛苦跟著崔秀寧進入風姿宮,單獨奏對。

    “說吧,你又有了什么鬼主意?”崔秀寧很隨意的說道。

    辛苦一笑,“娘娘,這還是隨身攜帶的。那么韃子騎兵一次遠征,每人要配發的箭支,最少也有兩百甚至更多。那么多元軍騎兵,需要多少箭?怎么也要幾千萬。元廷一定有一個很大的弓箭儲備倉庫。尤其是弓,不是很快就能造出來的。”

    崔秀寧明白了,她點點頭笑道:“你還能想到這個,你還知道什么?”

    辛苦考慮的角度,竟然和她不謀而合。

    PS:今天太忙,只能一更了,有時間一定加更!蟹蟹,晚安各位!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