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945、946節(jié) 要不要修《元史》?-《葬元》


    第(1/3)頁

    早在九月中旬,忽然有一戶蕃州西北地區(qū)圖日縣的百姓上報,他們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巨大伏藏,里面竟然有大量的竹簡,竹簡上有字數(shù)。

    當(dāng)?shù)啬撩窳⒖虒⑾蠼o當(dāng)?shù)氐乃聫R和唐軍分隊。僧人們和唐軍一起出動,將數(shù)百斤重的竹簡運回白云城明雪宮。

    到了十月上旬,竹簡終于運回明雪宮(布達拉宮)。

    發(fā)現(xiàn)大量漢字竹簡的消息,立刻驚動了整個高原學(xué)界。所謂高原學(xué)界,其實就是僧侶。他們是高原唯一的學(xué)者階層。

    唐主李洛立刻宣布,在文成宮(大昭寺)舉辦鑒定大會,召集全城所有的僧侶學(xué)者,研究竹簡。

    八思巴和白蘭法王等高僧,反復(fù)詢問和唐軍一起運送竹簡的僧人,關(guān)于發(fā)現(xiàn)竹簡的始末。

    運送竹簡的圖日寺僧人們說,圖日縣的牧民旺夏等人,在新分到土地上修建一個蓄水池,野外挖土?xí)r,發(fā)現(xiàn)了一個古老的墓穴,出土了大量的竹片,還有還有完全朽爛的尸骨,以及青銅器。

    由于吐蕃人很忌諱挖掘墳?zāi)梗运麄儾桓译[瞞,立刻上報給圖日寺和當(dāng)?shù)氐奶栖娐?lián)隊。

    僧人們和唐軍武士一起下令挖掘,這才將東西取出來。

    八思巴等人都很是驚訝。圖日在哪里?

    都靠近西域了,就在昆侖山腳下不遠。那種地方,竟然發(fā)現(xiàn)了大量篆體漢字的竹簡和青銅器。

    這實在對他們的沖擊太大了。

    等到僧人們進入文成宮,果然看見一堆堆的竹簡被搬運出來,還有好幾件青銅器,造型非常精美,但一看就很古老。

    唐主李洛坐在佛龕改成的寶座上,看著下面的一群高僧說道:“朕這次進入高原,沒有帶文臣,軍中也無人能解讀這些大篆。各位上師盡多淵博之士,還請為朕解讀出來。還有青銅器上的銘文,也都一一解讀吧?!?

    八思巴等人遵旨,開始整理起竹簡,客串起考古學(xué)者。

    要說吐蕃高僧,淵博還真不是蓋的。凡是能成為高僧的,幾乎都是大學(xué)者。很多人是精通漢學(xué)。

    不精通漢學(xué)的人,沒有資格成為上師。這些人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高智商。

    在吐蕃,只有智商超群的人,才能被寺院看中培養(yǎng),才能成長為高級僧官。智力平庸的,你都沒有機會成為上師。

    所以密宗寺廟的教育,那是實打?qū)嵉木⒔逃K麄兲暨x人入寺廟,要看慧根,要考試,其實都是考察智商悟性。

    一般人想當(dāng)喇嘛太難了,因為不夠聰明。

    像八思巴這樣的人,拿到中原,論起經(jīng)史子集,根本不輸給一般大儒。

    時間慢慢過去,隨著古老竹簡上的大篆越來越多的解讀出來,高僧們就越來越驚訝了。

    即便他們不懂考古,也能感知到這些竹簡的確很古老,根本不是近世的東西。很多竹簡都腐朽了,字跡漫漶,但更多竹簡上的字跡,還能能辨認出來。

    這竟然是,周穆王西巡時期的游記!

    竹簡的主人,叫姚岐,是周穆王的西征時攜帶的史官。他記載,穆王十五年,率師西征昆侖。

    這些竹簡,就記載了西征途中的大事。

    竹簡中說,穆天子到高原后,“千里無人”,“大荒萬里”,“高原漠漠”“牛馬蕃蕃”。

    意思是說,高原上根本沒有人煙,只有成群成群的野牛野馬。

    這說明,當(dāng)時的吐蕃高原,是無人區(qū)。

    所以,竹簡中說:“王悅,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哉華夏,泱泱周邦,為此方國?!?

    意思是,穆天子很高興,說大周的疆土可真大啊,這里也是我的土地啊。

    八思巴等人看后,心中說不出什么滋味。

    竹簡的記載很明顯,吐蕃高原,是周天子發(fā)現(xiàn)的新土。

    更重要的是,竹簡還記載“王命伯容,取旈為帳,作居,師悅?!?

    翻譯過來就是,穆天子命令一個叫伯容的人,用野牛的長毛,做成帳篷,當(dāng)做營房,將士們都很高興。

    這么說的話,吐蕃人特有的的牦牛毛黑帳篷,是周天子到高原時發(fā)明的?

    以此推論,最早一批吐蕃人,是周朝的駐軍?實打?qū)嵉娜A夏人?

    因為竹簡又記載:

    “王再西,過昆侖,逐落日?!?

    “王曰:虎賁聶!爾聽予誥!一師作二,以鎮(zhèn)南北,牧六畜?!?

    “聶曰:王誥是從,臣服佐命。六畜蕃息,王常所用?!?

    “王曰:聶!以待來年,以女來歸?!?

    什么意思?

    就是說,穆天子到了高原,意猶未盡,還要向著落日的方向繼續(xù)西行。他命令虎賁(周朝禁軍首領(lǐng))聶,讓他把一個師的軍隊,分為兩部分,鎮(zhèn)守高原南北,牧養(yǎng)野牛野馬。

    聶回答:臣遵守王的命令,一定要讓六畜繁盛,為王所用。

    穆天子說:聶啊,等到以后,我會把你們的妻子送來,你們就安心守在這里吧。

    除了這些,竹簡有記載了一些后來的事。周穆王繼續(xù)西征后,再也沒有來到高原,但天子沒有食言,他送來了留在高原放牧的將士們的家屬,希望聶和他的將士,能夠長期在高原放牧,向周室輸送牛馬牲口。

    又記載了,聶帶人修建帳篷,放羊牧馬的過程。

    而吐蕃歷史上第一位贊普,名叫聶赤,帶一個聶字!而他的妻子叫南穆,帶一個穆字。

    這難道是巧合么?

    這是不是說明,傳說中的第一代贊普聶赤,就是這個聶?

    八思巴等人越看越是心驚。他們有看了幾件青銅器,乃是周穆王送給史官姚岐的賞賜,銘文是:太史岐賞功。

    這個太史姚岐,沒有跟隨周穆王繼續(xù)西征,也沒有返回周都鎬京,卻留在了高原。

    為什么?

    為什么穆天子還要賞賜他銅器?要知道,那時銅器可是很貴重的。

    八思巴等人猜測,原因只有一個。太史姚岐是留在高原監(jiān)視聶的。他應(yīng)該定期派人送信給鎬京的周穆王,稟報聶是否忠心可靠。

    所以他有功,穆天子才賞賜他銅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