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001、1002節 太上皇崩逝太極宮,唐天子賞功含元殿-《葬元》


    第(3/3)頁

    早就準備好的孝服,白幡等大喪之物,第一時間被內政府取出來。李洛等人一起換上喪服。顏鐸遺體沐浴之后,也穿上華貴的殮服,蓋上寫滿道德經的陰陽八卦錦被。

    各大道宮的道官,也一起進入太極宮做法事。

    “鐺—鐺——”

    皇城中鐘樓上的喪鐘悠悠敲響,蒼涼的號角聲也響起,整個長安城都知道,太上皇駕崩了。

    當其時,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禮部令下,群臣按照禮制,入太極宮瞻仰遺體之后,隨后入殮梓宮,停放到大明宮含元殿。

    大唐天子下詔輟朝十日,辦理國喪大事,并守制百日,百官服喪二十七日。二十七日內,停朱批朱印,改藍批藍印。

    唐廷按照大喪禮儀,下令禁止各地歌舞宴飲之樂三月,禁婚嫁一月,禁屠宰一月,以示哀悼。

    各地廟觀,鳴鐘一萬次(清朝三萬次),并誦讀道經。這都是禮,并不是唐廷首創。

    同時,天下令禮部篩選祭郎,設靈棚祭祀。祭郎當然只有貴族官員的子弟有機會參選,自古以來就是一個榮耀。在隋唐時期,為了爭奪祭郎的名額,每次都要爭吵不休。

    李洛令禮部擬定謚號,追尊顏鐸為義皇帝,廟號義宗,葬義陵。

    停靈二十七日后,十一月初七大殯,歸葬嵯峨山義陵。李洛和太子按照禮制,親自率領文武大臣和送葬隊伍,出長安北門,每隔二十里,搭設一座蘆殿和靈棚。

    十一月初九,抵達嵯峨山義陵,入地宮,封地宮,神殿祭祀,點神主…

    李洛在義陵之上,看著風光壯美的嵯峨山,不禁心中泛起一種難以抑制的憂傷。多少年后,自己和秀寧,也要葬在這嵯峨山唐陵山城啊。

    嵯峨山,才是最終的歸宿吧。

    親自將義父葬入山陵,李洛才于十二日回到長安。

    而太子李征,則是請求待在義陵,守陵一月再回長安。李洛答應了。他發現,自從太上皇駕崩,征兒好像突然又長大了一些。

    …………

    一場國喪大事熬下來,李洛和崔秀寧都瘦了一圈。尤其是李洛,一個月沒有修理胡須,都快張成長須了。

    星空臺上,崔秀寧親自為他修理完胡須,看著清冷欲雪的天空輕輕說道:“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十幾年過去了。我們都三十四五歲了。”

    女人目中也有一絲緬懷過去的傷感。

    “警察,你有多久沒有寫日記了。”李洛拉過她的手,感覺他的手有些冰涼。

    崔秀寧想了想,“應該有兩年沒有寫日記了。寫了又只能燒掉,還是不寫了。很多事吧,只能自己記著,記不住就算了。”

    李洛摟住她,語氣有點哀的說道:“我們有四個兒子,三個女兒,我也很愛他們。可是不知道為啥,總是覺得始終只有你在陪伴我,除了你之外,就再也沒有別人了。”

    崔秀寧露出一絲凄楚的苦笑,“我感覺也是。明明生了六個孩子,還收養了一個,可總是覺得孤獨。只有和你在一起時,那種孤獨感才會消失。我真的很難想象,萬一死在我前面的情形。”

    “義父死了,我們給他送葬。將來我們死了,我希望是征兒他們給我們送葬,而不是我給你送葬,你給我送葬。”

    李洛嘆息,“我覺得,我大概率會死在你前面。唉,我還是死在你后面吧。最后的孤獨,就留給我。”

    崔秀寧忽然笑罵起來,“媽蛋,我們才三十多,怎么也要再活幾十年,干嘛死啊死的,呸呸呸!”

    李洛也笑了,“這可是你先提起的。可能是義父走了,我們還沒從傷感中走出來,這次多愁善感了些。”

    “我們要這么想,我們是改變了歷史的大人物。我們葬送了蒙元在東方的統治,把他們趕到了西方禍禍,這可是千年偉業啊。現在你信了吧,歷史上的人物,誰我都敢比一比。”

    “你牛叉。但請你別嘚瑟了,在我眼里,你還是逃犯。”崔秀寧從袖中掏出一盒新造的糖果,塞到李洛嘴里一顆,自己也剝了一顆。

    “說點正事。”崔秀寧嘴中裹著糖,但吐字仍然清晰,“西域之戰我們不出意料的打贏了。里海之東的地方,都被我們拿下。阿拉伯灣也有我們的水師軍港了。”

    “可以說,這些年連年用兵,在東方我們所占的地盤,已經到了極限。長安還是西都,可就算從長安出發,也需要三個月才能到達最西邊的里海。”

    李洛幾口嚼碎糖果咽下,一邊伸手到女人袖中掏第二顆,一邊說道:“我知道,東方不能再擴張了。我也沒想打到里海之北啊。半個波斯我們都占了,還打什么?再遠真不行,最多就是三個月距離。”

    “我說的不是這個。”崔秀寧掏糖給他,“是關于封賞的事。現在仗打完了,大家的官爵,也要升一升了。”

    李洛嗯了一聲,“是要升一升。現在天下徹底一統,他們倆三年都沒有升爵位了。”

    說來也真是。從臨安打到里海,八年大仗打下來,大唐只封了兩個國公,六個郡公。就這八個公爵,還有一個是瀛州郡公徐山(舊倭國天皇),一個是靜海郡公陳益稷(舊安南國王)。

    真正因為功勞封公爵的,國公加郡公也就六個。

    至于侯爵,縣侯加鄉侯還不到三十個。

    伯爵兩等也就三四十個。

    子爵男爵加起來一百出頭。

    五等貴族爵位,不到兩百人。

    除此之外,就是一百多低級貴族勛爵:龍禁尉和云騎尉。

    這么看,李洛真的說不上大方。畢竟大唐這么大,人口這么多啊。

    這就些,還包括了文官封爵,以及少數匠師封爵的,醫師封爵的。

    李洛想了想說道:“天下一統了,除了兩個最高的國公,還有陳益稷和徐山這樣的亡國之君外,其他有爵位的都提一級吧。沒有爵位的,軍銜或官銜提一級。”

    崔秀寧點頭,“那就對了。其實我算過了,有爵位的每人提一級,每年也多不了多少支出,也就是多了四五十萬銀圓。所以貴族的俸祿加一起,每年大概一百四五十萬,占國庫收入的百分之一,真不多。”

    “除此之外,還要多分出去幾十萬畝田,多分幾萬官奴。”

    爵位晉升一級,不但俸祿要相應增加,就是封土和官奴也要增加。不然,晉爵又有何意義?

    李洛道:“行,那就這么干吧。估計他們等著升爵位等了很久了。”

    三天后,李洛在含元殿召開大朝,封賞文武百官。

    除了魯國公文天祥和滇國公楊漢明之外,所有有爵位的功臣,都提升一級爵位。

    禮部尚書吳鎮樓,親自宣讀封授詔書。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晉封鄭和為殷國公、江鈞為蔡國公、陳淑楨為曹國公、林必舉為徐國公、都烈為江夏郡公、烏圖為南陽郡公、楊序為濟南郡公、朱頷為延安郡公、虎古為武威郡公…”

    群臣聽的人人振奮。國公已經有六人了,郡公也有十五人了。

    吳鎮樓繼續念道:“…韓韶為江陰縣侯、瞿世為夏河縣侯、辛苦為鳳凰縣侯、劉大刀為永昌縣侯、劉衛泰為康樂縣侯、蕭北為云夢縣侯…”

    縣侯二十四人!

    “…顏隼為青菱鄉侯、顏仝為姜營鄉侯、阿山為壺山鄉侯、李簽為華池鄉侯…”

    鄉侯也是二十四人。

    為何顏隼和顏仝這樣的老侍衛,如今也都是營帥,為何只封了鄉侯?

    因為他們的父親,都烈和烏圖都已經封了郡公!

    他們兩家,屬于大唐唯二的一門雙爵位!

    等到都烈和烏圖死了,顏隼和顏仝不但可以各自繼承其父的爵位,他們的鄉侯,也可以留給一個兒子。

    所以他們自己的爵位不太高。

    可這大唐唯二的一門雙爵,都烈家和烏圖家卻完全當得起。

    因為,他們是最早的元從!

    ps:蟹蟹大家支持,晚安,注意身體!天熱了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