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黃豆糍粑-《六零之囤貨強手》
第(1/3)頁
◎飛燕親事◎
年底, 村里的“磚瓦化”進度完成百分之七十。
當然,其中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家都是黃泥木頭磚瓦混蓋的。還有許多是舊房不拆,家里新建幾間房補充的人家。
如此一來建房壓力瞬間下不少, 幾乎所有人家都能蓋得起。
最令人意外的是錢奶奶家,她家竟然同楚沁一樣蓋了全套的磚瓦房。
這就讓人有點疑惑了。即使錢奶奶找隊里借了點錢,但算算也是不夠的。
等楚沁得知錢奶奶家的房子當年也屬于大地主家時, 她心里就有了點猜測。
她不禁看了看藏在暗處的錢匣子,想到那里頭的兩金塊,猜測莫不是錢奶奶也從舊房子里得到點兒東西?
楚沁猜測得還真沒錯,不過錢家得到的是銀元, 數量不多, 偷偷找門路兌成錢, 然后和家里的錢湊湊, 再找隊里借借, 房子很順利地就蓋好。
再者, 村里看在她們一家老弱的份上,磚塊價格還給他們打了五折呢。
錢奶奶這種生活了幾十年的老人是有大智慧的,她家里的錢并沒有用完, 卻對外說自己是掏空了家底, 又四處借了錢,最終才把四間磚瓦房給建了起來的。
建的時候楚沁還去幫忙了呢。
村里人有說錢奶奶是擺闊氣的, 有說她想出風頭的,更有說她聰明一輩子最后關頭犯蠢的。畢竟一家子老弱,你蓋這么幾間房子不得被人盯上?
可事實上呢?
正是因為她家一家子老弱, 才得在眾目睽睽之下把錢給用了。
錢能被盯上, 但房子怎么盯?盯上了也偷不走啊。
如今所有人想的都是這房子建完想必錢家家底都掏空了, 沒個三年五載難以恢復, 就算賊也是這么想。
高樹村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后就常有小賊光臨,單單今年,村里都遇上三起賊上門的事兒了。
楚沁武力高強,自然沒人主動找虐。
而像村支書韓隊長家那種人丁興旺的家庭自然也無人敢來。
可村里最軟的柿子是錢奶奶家,都說柿子要挑軟的捏,但直到現在,都到了年尾偷盜高峰期了錢奶奶家還安然無恙沒有被光顧,不得不說這些賊也是有腦子的。
村里多數人沒看出其中的門道,但楚沁瞧出來了,瞧出來后就去勸楊小舅家也把磚瓦房給蓋起來。
楚沁靠在小舅家堂屋門上,磕著瓜子道:“小舅,你要是手上的錢不湊手我能借給你。我家里還有些磚塊瓦片,也能運來給你。”
楊小舅先是看不慣她這隨手一掏就開磕的行為,嘖了聲皺眉道:“得,你別磕了,你嘴角都紅了還磕。”
擺明了是上火。
然后給她倒杯水,又說:“我現在的屋還能住,剛起沒多少年呢。”
楚沁把手里的瓜子殼扔到院里的畚斗里,拍拍手道:“不是都起10來年了嘛。”
楊小舅:“是啊,才十來年!”
楚沁看眼門外,低著聲苦口婆心勸說:“小舅啊,你現在不起往后想起可就難了。你難道沒發覺嘛,磚廠現在搞磚塊是越來越難了,我昨兒碰見必先哥,他說他拿著條子去買磚,都得排到半年后呢。磚塊如此,水泥瓦片啥的想必也是這樣。”
楊小舅一驚,忙放下保溫瓶:“是嗎,我都沒聽他提起。”
楚沁:“他也是前天去的磚廠,昨兒我去機械廠時才聽他說。他昨天值班沒回來,哪里來的機會和你提呢。”
楊小舅略有些心動,但思考片刻后又搖搖頭:“算了,家里的錢還是想攢著。”
得,勸不動楚沁就不勸了,每家有每家的過法嘛。
今兒是小雪,楊小舅家做糍粑。
隨著氣溫漸漸降低,人們又把放在箱底的棉襖拿出來穿上,把腳上的茅靴換成了布鞋。
不過冬季雖冷,卻也是一年之中吃食最多的時候。
要問農村小孩喜歡哪個季節?想必大多小孩說的都得是冬季。
立冬釀黃酒,小雪吃糍粑。
而到了冬至那天,吃的就更多了。有吃湯圓的,有吃餃子的。
這天過后,很快就到臘八。
過了臘八就是年。年節嘛自然不必多說,隔三差五就得做年貨。
特別是今年,許多人家蓋了新房,在新房里過的第一個年莊重無比,須得慶祝一番。
楚沁都能猜測得到,等臘八過后她村兒上空必定日日都彌漫著各種香味兒。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