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藍瘦香菇,于是跑出去喝酒土嗨,小姐姐沒撩到,折騰得頭昏腦漲,腹瀉兩天。 大家都知道,本書沒寫完,后面還有挺多內容的。 我個人是很遺憾很難過的,但是,第一是真的不能寫,第二是真的沒人看,第三是真的寫不全。 簡單說說在現代“成圣”所要做的事、要解決的問題吧,算是梳理一下大綱和個人想法。 看完之后,相信大家會對“成圣”的主題有個概念。 之所以把這部分放到正文里收費,是因為我不希望太多人看到,追到這里的人愛看就看看,沒追到的完全當不存在就好。 在開始之前,明確一下我談這些的資格。 我今年19歲,iq250,帥。 我有一個哥哥是證券業協會注冊投顧,做過資產證券化項目,新三板、前海、ppp都是一路跟過來。16年栽在股指期貨國家鎖盤,決定寫小說,因為市場短期內不會有行情,而資管項目監管收緊是大趨勢,所以干脆找條后路,反正技能是一輩子的,行情一好隨時可以跳回去繼續割韭菜。 因此,有些噴子的言論在我看來是很搞笑的,位置不高視野不廣,所以才總覺得世界就是身邊看到的這樣,殊不知,華夏就已經大到沒邊,各地都有各地的特色和情況,要學會用數據和科學客觀的眼光來認識真實。 我當然也不行,我就比較帥,我哥水平還湊合。所以我只談個人觀點。 在我看來,當前世界有三大問題。 第一個是貧富不均。 我之前講過,資本一旦聚集,成長速度遠超世界gdp,即全人類財富。 大資本越來越強,割的是全人類的羊毛,普羅大眾的人均財富會越來越少。 18年的狀況,在我看來,已經比較接近二戰前。 我講的是資本聚集的狀況,這部分的數據太雜,其實沒有一個明晰的標準,但是從08至今,資本是相當躁動的,三大經濟體都在面對各自的巨大困境,全球資本都在左沖右突,這是事實。 之前講,有激烈和不那么激烈的方法解決。 前者大家都懂,后者其實是科技革命。 同樣是再分配,科技革命同時還有做大蛋糕、增加財富絕對數量的作用,是一條更好的路。 第二個問題是全球氣候脈動+人口不均衡增長。 學界目前有兩種說法,氣候變暖是一種,即將進入小冰河期是另外一種,目前還沒有一個令人信服的結果。 但是,在過去十年乃至未來,極端天氣出現得越來越頻繁,這個是可以確認的。 地球正處于一個氣候脈動期,洪水、酷熱、嚴寒、風暴頻發,對糧食生產會構成極大威脅,其余方面的影響比如經濟損害等等,這里暫且不提。 全球人口是在快速增長的,但是在結構上有所分化,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低增長乃至負增長,亞非拉阿高增長。 兩者結合起來,讓糧食問題會變得越來越嚴峻,這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 另外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人口結構的失衡,讓人口素質的提升變緩,無法支持科技繼續爆發,甚至很難帶動消費進一步增長——可能整體萎縮已經發生,但我手頭上沒有最新的數據,畢竟離開行業已經兩年多。 這里講的人口素質,請大家注意。 首先是人種,頂級科學家和高級科研人才技術人才,絕大多數都出自亞、美、歐,此外南亞有1億高種姓,其余的中亞、南亞、東南亞、非、拉,基本上就是小扔。 其次是教育,中高等教育現在是顯而易見不夠用的,所以只能投放給少數iq上的精英,各國選拔方式都不一樣。 更重要的其實是學前教育,包括胎教、早教、幼教,有研究表明,從胎兒到3歲的階段,孩子的智力發育是最快的,一旦過3歲,孩子的iq基本不會再發生較大增長。 三教做得好,孩子的智力就高,只有大概10%受限于先天基因,怎么都笨,剩下的都是聰明孩子。 那么,全世界有多少孩子可以享受到科學的學前教育呢? 不足20%。 在廣闊的非城市地帶,95%的家長都不懂得、沒耐心、沒時間教育孩子,不是不愛,是沒有那個條件。 以當前的文明程度,知識深度和廣度已然極其可怕,沒有足夠多的高素質人口去覆蓋那些細分專業,科技再向下突破,科技革命再次爆發,可能性低不可見。 但飯還是要吃的,油還是要用的,礦還是要采的,對不對? 這就是一個巨大的失衡,上不去下不來,困居一球,持續消耗非可再生資源,不知道多久才能積累出發動科技革命的底蘊。 第三個大問題是霸主交接。 兔醬和鷹醬……是這么叫的吧? 貿易戰的核心是兔鷹之間的霸權轉移,但本質上仍舊是資本的內部傾軋。 大資本要維持增長率,現在刮底層羊毛已經無法滿足需要,那么只能互相吞噬。 所謂的資本無國界只能騙騙小孩子,從宏觀的角度來看,資本的大規模轉移必定伴隨著主權國的衰落。 個別的投誠資本,只能代表自身。 所以說,在很難快速創造更多財富的情況下,資本之間必有一戰,表征是財富轉移,體現是大國爭鋒,結果是必有一躺。 我們的轉型調結構,發展新興戰略產業,發展2025,一代一路……等等等等,是要創造更多的財富,帶動世界經濟繼續前行,和平崛起,并且合理賺取更多財富。 鷹醬是一個金融霸主國而非產業大國,它唯一的選擇,就是暴力掠奪,守住自身的霸主地位,繼續做規則制定者。 這個問題不想再展開來說了,很怕。 …… 在整個世界環境之下,我們的祖國同樣在面對著種種困境。 第一個是資產泡沫。我們的m2是所有國家里最高的。這個究竟有沒有泡沫?泡沫有多大?目前學界是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我們的泡沫已經到了非常危險的程度。一種則認為中國處于高速發展狀態下。泡沫確實有,但問題不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如果一帶一路能夠順利執行。那么我們的人民幣成為一種周邊結算貨幣,作為合作國家的結算貨幣。泡沫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消化。就好像美國曾經做的那樣?,F在的人民幣石油期貨。其實就是這樣一種嘗試。 如果人民幣出不去。那你現在的m2貨幣存量。即便增量減速。要消化掉它也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所有的內部危機,包括所謂的金融風險。債務危機。房價危機。本質上都是由貨幣大放水推動的。 因為我們可以看看蓄水池。國內就這么幾大塊兒,股市房市實業。 股市由于資金錯配問題,第一扶不起來,第二哪怕扶起來意義也不大。 關鍵點就在于房地產市場和實業。 之前我剛寫完云州限售限購。馬上長沙就出臺限售令?;竞臀遗袛鄳撚械恼卟畈惶?。 說明什么呢。 國家其實早已經看到這點,并且是真的準備動手去治理。 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而且并不是說我可以直接針對性的對房地產動手,其實局面是牽一發動全身的。 這錢如果從房地產市場里出來,他最終要流向到哪兒去? 沒有地方安置它是會出大亂子的。 所以說地方政府正在開始鎖盤。 地方政府限售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你的二手房我不讓他進到市場里面,避免沖擊。 房價陰跌。經濟繼續增長。兩三年過去,貨幣自然貶值,就消化掉很大一部分泡沫。 實際上從16年開始,我們是一直在一個去泡沫的過程。 實業的調結構去落后產能。一方面是產業升級,做大蛋糕。另一方面是打掉落后產能,盡可能的挽救有價值的大企業和國企。 金融監管。其最核心的目的就是降低金融系統性風險。 為什么?因為整體負債太多。 地方政府,企業,居民。三大負債體,源頭都通到銀行。 將金融機構整合監管。封死影子銀行。監控好券商基金信托那些通道。就相當于在金融體系里打上一道防火墻。你別的地方的風險。不會大規模的波及到銀行。那么一旦銀行穩住,金融體系穩住。風險就只是區域性的,局部性的,不會釀造大亂。 實在不行,個別銀行也是可以破產的。 那么正是看到這一點,看到中央的決心?,F在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正在試圖自行解決債務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