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首輔剛才說過,遼東最大的問題還是氣候原因導致糧食比較深。 對于建州和海西來說,也是同樣如此。 遼東現在唯一大量種族的糧食只有稻谷和小麥,而且只能在春季耕種,秋季收割。 到了冬季,遼東、建州和海西這些地方是沒辦法種植的,那里全是冰天雪地。 朝廷應該多尋找一些適合遼東、建州和海西種植的作物。 另外就是保暖問題。 遼東、建州和海西乃苦寒之地,冬天特別冷。 沒有厚厚的衣服,百姓很難在遼東、建州和海西生活。 漢人不像女真人那樣,擅長打獵。 所以,朝廷要試著在遼東種植棉花,同時加大其他地方的棉花種族。 否則,即便朝廷遷移百萬百姓去遼東、建州和海西生活,百姓也會因受不了寒冷而逃跑。” 商輅說了兩方面的建議,一個糧食,一個是衣服。 而且,這兩個問題都能解決,只不過比較困難。 而商輅考慮地也是遼東、建州和海西將來的安危問題。 沒有百姓朝廷可以遷移,但遷移百姓過去后,百姓的吃飯和衣服問題才是最關鍵的。 解決了這兩個問題,百姓在那邊就可以安穩生活。 “另外,對遼東、建州和海西的移民,我覺得可以不用那么多。 朝廷可以做遼東、建州和海西以及將來的海東出一個專門的政策。 鼓勵百姓們生孩子,每生一個孩子,朝廷給予一定的獎勵。 這樣一來,要不了二十年,遼東、建州、海西和海東的百姓就會迅速增加。 除此之外,對現有的遼東百姓,鼓勵他們到建州和海西生活。” 商輅覺得直接從兩京十三省遷移百姓過去還要要一段時間適用。 但遼東百姓早已適應苦寒的環境,讓他們先去開發建州和海西效果會更好。 這也是商輅提議鼓勵遼東、建州海西和海東百姓生育的原因。 “同時,加大遼東、建州、海西和海東跟關內的物資交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