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 200章 日本白銀和宗室問題-《登基?找太子啊皇兄又不是沒兒子》


    第(1/3)頁

    當然,美洲很遠,想要把墨西哥和秘魯的白銀弄回來需要很長的時間。

    朱祁鈺自然是等不了那么長時間的。

    明朝后期,流入大明的白銀除了西班牙帶來的美洲白銀,還有日本白銀。

    日本也是明朝白銀的最初和主要來源。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資源相對貧瘠,但銀礦豐富。

    明代時,日本對中國商品的依賴性很大,而當時明朝政府是禁止海外貿易,只允許朝貢貿易。

    也就是說,你可以向我朝貢,我作為天朝上國,為了達到萬國朝宗的政治目的,原則是厚往薄來,常常幾倍幾十倍的賞賜給朝貢國。

    比如黃金、玉器、絲綢、棉布、瓷器、鐵器、蔗糖等,甚至包括日本當時的貨幣——銅錢,也需要大量來源于中國。

    其中,明永樂三年,賞賜給日本國王的物品中有銅錢一百五十萬枚,次年又給了一千五百萬枚,王妃五百萬枚;

    再三年后又給一萬五千貫(1000枚銅錢1串叫一貫)。

    而通過朝貢、走私等形式流入日本的永樂錢、宣德錢,不僅數額龐大,且在日本的貨幣演變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日本除了通過朝貢換取所需商品,絕大部分的需求則需要通過走私貿易獲得。

    而受制于自己資源匱乏,除了能提供硫磺、倭刀、馬、蘇木等商品進行交換,其余大部分只能靠白銀購買。

    當時,日本的石見、秋田、佐渡等礦山都盛產白銀,其主要流向明朝。

    在此過程中,葡萄牙和荷蘭人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

    他們從長崎把白銀運到澳門等地,再將換得的明朝商品運往長崎,往來販運,獲利相當的豐厚。

    據日本學者研究認為,在十七世紀初,由日本人、明朝人、葡萄牙以及荷蘭人的船只,從日本載運出口的白銀每年可達150000到1870000公斤。

    照此計算,僅僅在明朝初年的40多年間,至少應有2億兩白銀從日本流入明朝。

    而當時明朝政府,好的年份,如萬歷年間,一年財政收入只有400萬兩左右。

    日本的石見銀山。這個銀礦多大呢,鼎盛時期一年產銀200噸,占當時全世界銀產量的三分之一。

    這么大的銀礦,距離又比較近,朱祁鈺自然要把他拿下,解決大明的缺銀問題。

    順帶也把倭寇的問題解決了。

    因古代華夏稱日本為倭國,故稱之為倭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