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果你們真的理解,真的做到了,就不會把透明琉璃杯放在這里了。” “孩子們,我們現在的生活好了,你們可以用琉璃杯來喝水了。” “你們可以不用衣食而發愁了!” “甚至,還在互相攀比,誰的杯子造型更好看?” “你們沒有三歲以下的吧,也對曾經的苦日子,記憶猶新吧?” “怎么了?” “現在發展好了,就開始當土財主了?” “......” 狄蕓說到這里,幾名家里條件好的,已經用上琉璃杯的孩子,就默默的低下了頭。 狄蕓繼續說道:“你們也學了這么久的歷史了,我來告訴你們什么是歷史,‘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就是我們的歷史車輪。” “宋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們發展地方,是為了讓大家過上好日子,但卻不是為了讓大家沉迷安樂。” “你們要做的,難道不是利用比別人更優渥的條件,學習更多的東西,將來也讓大明的其他地方,變得也如此優渥嗎?” “孟子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現在,你們是發達了,可你們的作為還是窮的時候一樣,只顧自己!” “如果我是你們,我就不會沉迷吃喝攀比,我會在自己過上好日子的同時,思考怎么讓更多的人過上好日子。” “那該怎么做呢?” “我來告訴你們該怎么做!” “你們應該利用這比別的地方,更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學習更多的知識!” “陛下重開科舉之日,我相信只要你們按照我說的做,就一定能考出更好的成績!” “別人想著在京為官,你們就該想著去最窮最苦的地方當官,然后利用你們在這里學到的知識,讓那個地方變成第二個大同縣,甚至比大同縣還要好!” “這才叫做真正的‘達則兼濟天下’!” 說到這里,狄蕓又輕嘆一口氣道:“我聽其他的老師說,你們還不明白,為什么我們學堂,每天只教小半天的四書五經,卻要花大半天的時間,教建筑、農業、工藝等技術學科。” “現在我就告訴你們!” “之所以讓你們學小半天的四書五經,是因為這是老祖宗的傳承,我們有責任去通過這些書,去認識自己的老祖宗!” “從而,再去思考我們該怎么走,我們這個民族又該怎么走!” “但是,那不是我們的生活!” “你只有學好了生活技能,才能保證獨善其身的同時,不給你的國家添亂!” “而有志向科舉的,那就全部好好的學,考上了功名,再掌握了這些技能,你才能去一個新的地方,帶領其他的同胞過上好日子。” 說到這里,狄蕓又看向應天府的方向,用鄙視的語氣說道:“你們自己說,我說得對不對?” “朝廷里的那些只懂四書五經,卻什么技能沒有的大儒,有你們的狄老師厲害嗎?” “好了!” “現在,你們就告訴老師,你們是想獨善其身,還是想兼濟天下啊?” 狄蕓話音一落,那幾個用琉璃水杯的學生,抱著水杯就走上講臺,還向狄蕓承諾,在自己沒本事之前,絕對不會用這種奢侈品。 不僅如此,同學們還先后開口,表明了自己的理想。 “朝廷里那些腐儒,肯定不如老師了。” “老師說得對,我們應該什么都努力的學,如果能將來能考上,就自請去最窮最沒人愿意去的地方。” “有了這些技能,才能讓當地百姓過上好日子。” “可如果考不上怎么辦?” “就是,如果考不上的話,就只能獨善其身了!” 狄蕓淡笑道:“獨善其身也不丟人,就便是考不上,你學了四書五經也沒壞處,人人都會叫你一聲‘先生’不是?” “再者說了,傳承不是朝廷命官的責任,而是每一個華夏兒女的義務!” “不能做官,你可以利用學到的知識,為自己的家鄉出力!” “如果人人都為家鄉出力,國家不也就更好了?” “這也算是獨善其身的同時,間接的兼濟天下了呀!” 孩子們聽到這里,也是瞬間就豁然開朗了,紛紛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學老祖宗的東西,也好好的學實用技能! 到了最后,還全部同學一起說道:“老師,我們一定會力爭兼濟天下,保證獨善其身!” “對,我們一定會力爭兼濟天下,保證獨善其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