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知行合一-《秦時之儒家小師叔》
第(1/3)頁
小圣賢莊內。
荀子與伏念相對而坐。
“師叔,公羊學派不知為何開始大肆宣揚子游師弟,同時又開始閉門不見任何客人,您知道是為什么嗎?”伏念問道,
作為小圣賢莊的大當家,儒家的掌門人,伏念除了教書育人之外,還需要處理儒家內部的各種紛爭,而公羊學派這種反常讓他頓感不妙,如果說儒家內部誰最強,這不好說,但誰最能惹事,那必然是公羊。
“你該去問子游。”荀子淡淡的說道。
“子游師弟,雖然我是看著子游師弟長大,但我從沒有看透過他,他仿佛不屬于這個世界一般,平時里在莊內打的極為熱鬧,但仿佛總與這個世界有一道隔膜一般?!狈顚⒆约盒闹幸恢贝嬖诘膯栴}說了出來。
“子游不似人間之人,他是一個變數,你知道嗎?在稷下的時候,他便該入道成為宗師的,但他的道太大了,大到他本人都無法看透,看清,他的思慮的太多了,多到他無法承受,失去了一個年輕人該有的東西。”荀子說道。
“這般宏大的道,的確不是人間之人該有的,子游師弟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道呢?”伏念問道,
“與其說他選擇了道,倒不如說道選擇了他,子游一直處在一個糾結的狀態中,他想要去做些什么,但又不知道能做些什么的狀態中,所以我讓他選擇了《十翼》作為自己的功法,《十翼》乃是孔夫子聞周易而撰,雖然有著儒家的思想,但內涵依舊是道家的,所以我希望能夠借著十翼幫助他明悟心中道,但他并沒有明悟他的道,《十翼》無法啟迪他心中的道。”荀子說道
“兩年的游歷讓他見遍了疾苦、戰爭、百姓沉淪、餓殍遍地的場景,于是他逐漸明悟了自己的道,他想要做的是改變這個世界,于是有了那個震耳欲聾的四句話。”
“既然子游師弟已經明悟,為何無法入道?”伏念不解的問道。
“明悟只不過有了心中所想,至于如何達到心中所想他還差了很多,就像是一個裝有無數財寶的箱子,但缺少了一把打開它的鑰匙。”荀子說道。
伏念也只能嘆息一聲,道玄之又玄,有的人修煉了一輩子的人始終只差那一步,而有的人只不過須臾間便明白了自己的道,立地入宗師也不是夢,子游的道太大了,超出了百家任何一家,所以沒人能幫他,只有靠他自己。
“我有一個問題一直想問師叔,不知該問不該問?”伏念問道。
“什么問題?婆婆媽媽哪里有一點儒家掌門人的果斷?!避髯映隹诹R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