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很多人之所以到了大學會迷茫,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評價標準從一維變成多維。 之前在高中時期從市里到學校再到班級,經常組織考試,能夠讓你對自己的成績在全校乃至全市有一個精確的定位。 一維的評價標準加上反復的測試,讓人很容易提升自己。 而到了大學階段,評價體系變成多維的,對學生的要求不再僅僅停留在應試能力上。高中時期老師也從來沒有教過學生到了大學可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 這種時候,大部分人會陷入迷茫。 像曹永羅屬于家里人一早就給他安排好了,只需要按照家里給他規劃的路線按部就班就行。 周新從信息爆炸的時代回來,對自己要做什么一清二楚。 至于王衛和李力,進入燕大之后發現卷是卷不過這群卷王的,一年只有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壓根不知道要學到什么地步才能排名靠前。 純純開盲盒。 在大一剛入學的時候,二人也很是認真學習了一段時間,問題是沒有效果,成績在班上也只排在中間。 周新對這些有一定的了解,不過他不在乎。 對他來說,他打算盡快聯系上之前的導師,也就是胡正明教授。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資料和信息搜集,周新明確了這個時空和他來之前的時空完全相同。 他也在網上搜到了胡正明的資料,如果他的推測正確,那么胡正明的郵箱也還是之前那個。 因為跟著胡正明念了四年的博士,對方大多數論文周新要么看過,要么通過其他論文引用有所了解。 這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要知道胡正明有超過九百篇論文。 之所以要去找胡正明,除了看重對方在學術界的地位,更重要的還是對方在產業界的人脈。 “尊敬的胡正明教授: 我在通過閱讀你關于熱電子感應MOSFET退化模型的改進論文時,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可以用于改進你優化后的數學模型......” 周新的打算很簡單,還是得找胡正明,去伯克利把博士學位拿到,然后利用技術的領先優勢,去硅谷創業。 創業成功后再回華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