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1998年至 1999年間,對硅谷公司的風險投資從 32億美元增加到 61億美元,增長了 90%以上。 1999年阿美利肯有 457宗 IPO,絕大多數上市的公司都是高科技初創企業,約有 100家與互聯網直接相關。 “我認為150億美元的估值差不多,一旦我們和Quora合并的消息傳出來,雅虎的股價至少能上漲50%,這花的錢算不了什么。” “未來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像Quora這么成功的公司,創始人親自把它出售,這種事之前在硅谷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 像Excite出售,是因為Excite的發展遇到瓶頸,而他們的創始人團隊無法突破這個瓶頸,才選擇了賣掉。 和Excite相比,Quora無論是潛力還是現在表現出來的實力都要強太多。 如果Newman愿意等到Quora上市,Quora的市值至少是200億美元。 我們相當于150億美元收購了一家市值200億美元的公司.” Excite也是門戶網站,最為后人熟知的案例應該是拒絕以低于 100萬美元的價格購買由兩名斯坦福學生開發的新搜索引擎——谷歌。 楊致遠起身用手撐在桌子上:“150億不夠,微軟比我們有錢,他們會開出更高的價碼。 這個價格如果沒有微軟和我們競爭,我認為沒有問題,能收購Quora。 但是一旦遇到微軟和我們競爭,這個價格是絕對不可能能夠超過微軟給出的報價。” 周新也沒有把雞蛋只放在這兩個籃子里,他選擇把消息通過杰瑞爾放出去。 他相信對Quora感興趣的絕對不止微軟和雅虎。 杰瑞爾就是高盛副總裁,負責拳頭游戲上市工作。 當Quora要賣掉的消息傳出后,幾乎所有大佬都在討論這件事。 消息很快從大佬層面傳遍了整個硅谷。 “Quora為什么要賣掉?Newman瘋了嗎?” “失去Newman的Quora會不會和之前不一樣?” “我只想知道Newman賣掉Quora之后,那該死的門檻考試能不能取消。” “大家來猜猜買家會是誰?雅虎、微軟、又或者是阿美利肯在線?” 上面是各大網絡論壇關于這件事的討論,所有人都對周新要賣掉Quora表示不能理解。 “如何評價Newman要出售Quora一事?” “謝邀,如果這件事是真的,我預計將會是20世紀90年代最大的互聯網收購案。 Quora的估值至少都是100億美元,考慮到微軟、雅虎的直接競爭關系,這個價格只會更高。 但是這場牌桌上的真正玩家有誰,只需要去看1999年這些互聯網上市公司的財報就可以了。” 今天更了6k,一般勤奮。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