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ArF和KrF是光刻技術中使用到的深紫外光源,目前主流廠商采用的全部都是KrF。 ASML和臺積電合作,在林本堅的帶領下,最早開始大規模往ArF方向投入,這也是后續ASML實現技術壟斷的關鍵因素之一。 說到這里就多說兩句,大家都知道光刻機是半導體制程中的關鍵設備,用于將設計圖案轉移到晶圓上。 但是具體光刻機是怎么作業的,很多人并不是那么清楚。簡單來說先在晶圓表面涂上一層光敏性的光刻膠,這種光刻膠會在紫外光照射下發生化學反應,然后改變它的溶解性。 國內光刻機被卡脖子,光刻膠同樣被卡脖子。 然后使用光掩膜,一個上面有著細微圖案的透明載體,細微圖案代表了集成電路中的不同元件和互連。光掩膜被放置在光刻機的光源和硅晶圓之間。 光刻機中的光源(KrF或者ArF)照射到光掩膜上。 光通過圖案的開放區域,被阻擋的部分與圖案相對應。 然后,光通過投影光學系統,該系統將圖案縮放并聚焦到硅晶圓上涂有光刻膠的表面。 經過曝光后,光刻膠中的光敏材料發生化學變化。 在陽性光刻膠中,曝光區域變得更容易溶解;在陰性光刻膠中,曝光區域變得更不容易溶解。 將硅晶圓浸入顯影液中,溶解掉光刻膠中發生化學變化的區域。這樣,光掩膜上的圖案就被準確地轉移到硅晶圓表面的光刻膠上。 光刻膠圖案形成后,通過刻蝕、摻雜或金屬沉積步驟將逐層構建出完整的芯片。 在沒有線上百科,不對,現在已經有Quora百科了,總之能夠準確說出ArF和KrF證明周新在光刻機領域還是有比較深入研究的。 畢竟很多光刻機領域的從業人員都不知道還有ArF這條技術路線。 林本堅說:“ArF的波長是193nm,而KrF光源的波長是248nm,較短的波長有助于實現更高的分辨率和更精細的圖案。” 周新問:“但是ArF他在具體處理更小的制程節點的時候,會出現更多的線性波動和不規則性。 雖然ArF波長更短,但是它的不可控性更高。 這對于工業化生產來說是大忌。這才是為什么尼康也好,ASML也好,在嘗試過ArF之后,都不愿意繼續朝著這個方向投入研發成本的最重要原因吧。” 周新話音剛落,林本堅臉色大變,周新知道ArF和KrF,這他能理解。 因為這些都是發表在公開期刊上的內容,但凡對光刻機感興趣的人,都有機會閱讀到。 但是周新能夠準確說出不往ArF方向投入的原因,即便從業人員,都沒有辦法知道的內容。 這一章的科普性質內容有點多,但是沒辦法,不說清楚光刻機怎么作業,大家會看的一頭霧水。 科普內容一共是400字,也就2起點幣,算一下也還好。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