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根本邏輯在于,未來華國的互聯網企業出海太慢,等到國際形勢惡化前后才開始大規模出海。 讓國外的互聯網公司們舒舒服服地享受了很長時間的先發優勢。國外互聯網領域幾乎就是格局一旦形成,就不會有后發的競爭者。 以電子商務領域為例,亞馬遜在占據第一的市場份額后,就沒有再面臨過像樣的對手了,后面的互聯網創業者會下意識地避開電子商務領域。 而國內即便淘寶已經如日中天,占據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市場份額,京東、拼多多、抖音購物前仆后繼地朝著這個領域發起進攻。 這是華國和阿美利肯互聯網領域很大的一個差別。 拼多多、抖音、SHEIN、蝦皮這些互聯網公司的出海都非常成功,只是時間點上有些尷尬。 “Pony,你講講你對企業qq的看法,我從半年報上來看,企業qq在國內做到了五千萬的營收,超過二十家企業選擇引入企業QQ。 其中光是鵬城對外貿易總公司,他們在接入企業qq之后,對三百多家對外貿易的公司開放了企業qq的服務。 我覺得數據很亮眼,騰訊的團隊很有能力和生命力。” Pony聊起公司和產品,和平時的他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 他直接進入主題:“Newman,和上市公司的財報一樣,他們會通過修飾數字,來規避問題。 企業qq也同樣如此,我們的隱憂是藏在半年報下面的。 我這段時間也在不斷地總結和復盤,總結下來就是三個問題: 第一是,門檻太低,企業qq的門檻太低,導致很多有開發能力的公司,在使用企業qq之后,就打算自己做。 像粵省電信、浙省移動等等,三大運營商的省公司使用過企業QQ之后,都打算自己開發類似的產品。 這對我們造成了很大的壓力,同時網易和搜狐也要進軍這個市場。 目前華國把企業qq,叫做企業類即時通訊產品,這套產品的商業價值已經有所體現,我們無法避免和競爭對手們在這個領域的直接碰撞。” 阿里還沒有顧得過來,他們一直在忙對接NewPay,以及把NewPay的信用質押體系介紹給買家和賣家。 如果阿里反應過來,有超過兩萬家中小對外貿易企業資源的阿里,會是騰訊在企業即時通訊產品上最大的對手。 “以三大運營商為例,他們做出來之后,光是提供給自己內部員工使用,開發和運營成本就回來了。 他們自己開發和運營,然后提供給全國員工使用,這個成本肯定比從我們這里買要來得便宜。 所以企業qq的先發優勢極其有限,我們需要面對大量公司的直接競爭。 甚至有不少廠商打算進入即時通訊領域,比如網易已經推出了網易泡泡,專注于普通用戶的即時通訊。” “第二點在于,很難找到差異化的點,讓客戶選擇我們,而不是其他廠商。 功能上的壁壘太矮了,我們開發了什么功能,競爭對手們知道了之后很容易就在自己的軟件上進行復制。 幾乎沒有任何壁壘,即便是我們花很多心思開發的已讀功能,被競爭對手們從零開發,花的時間也不會超過三個月。 我們一直在想,企業qq和其他企業即時通訊產品相比,獨一無二的優勢是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