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后世ASML的供應商遍布全球,超過五千家。 Cymer如果沒有被ASML收購的話,一定會是這五千家供應商里最重要的一批供應商,最先進的光源只有他們能造出來。 ASML收購Cymer之后,由全球副總裁擔任Cymer的總裁,ASML內部對于Cymer的重視程度極高。 也就是在光刻機局勢未定,全球化的黃金年代,有這種收購Cymer的機會。 在2001年,阿美利肯從經濟全球化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無論是華爾街、華盛頓還是硅谷,都從中吃得盆滿缽滿。阿美利肯資本在全球范圍如入無人之境。后世除了華國外的絕大部分國家和地區主流互聯網應用幾乎全部都是阿美利肯制造。 這就是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奠定的基礎,現在沒有人能猜到,未來阿美利肯要親自推翻他制定的全球化貿易秩序,瘋狂到要把主要的制造國踢出局。 而現在全球化是共識,供應鏈上下游不可能能夠由一家公司一手包辦,無論是哪個領域,多個國家多個企業協同配合,共同制造出最終的產品才是常態。 因此新芯科技試圖收購Cymer在業界并沒有引起太多的討論,無非是吐槽一句狗大戶又買了新玩具罷了。 但是收購Cymer這件事目前還在前期洽談階段,因為收購他們需要獲得阿美利肯外國投資委員會的許可。 后世ASML在收購Cymer的時候,更是需要獲得阿美利肯外國投資委員會以及霓虹、高麗、彎彎、德意志和以色列的反壟斷批準。 這是因為當時ASML背后的大股東分別是英特爾、臺積電、三星和華爾街資本,而Cymer股東包括以色列、霓虹和德意志。 這筆收購案從公布到最終成行,足足花了一年時間,2012年10月的時候ASML董事會宣布要收購Cymer,阿美利肯司法部對此展開壟斷調查,2013年4月壟斷調查停止,一直到2013年年底這筆交易才獲得各國許可最終成行。 新芯科技收購Cymer沒有那么復雜,因為新芯科技背后的資本就只有周新一人,同時新芯光刻機離壟斷光刻機市場有著非常遙遠的距離。 因此新芯科技要想收購Cymer只需要獲得外國投資委員會的許可即可成行。 至于阿美利肯外國委員會在當下,是否會同意這起收購案,周新不知道,但是他想嘗試一下。因為Cymer是EUV光刻機產業鏈上下游除了鏡片以外最重要的一環。 如果有機會,他甚至想收購Cymer的上游供應商,專門做激光儀器的德意志廠商Trumpf。激光器同樣是光刻機的核心部件。 即便有半點機會,周新都想去嘗試,要想說服華盛頓的外國投資委員會,是可以通過游說來說服他們的,今年年底華國就要加入WTO了,在這個時間點上,周新認為是有一定機會,能夠游說成功的。 因此現在不嘗試,等到幾年之后那將一點機會都沒有。帝國的上層還沉浸在偉大勝利的余暉中,舉目望去四海無敵,現在阿美利肯還沒有把華國當成競爭對手。 至于收購Cymer的三十億美元對其他企業來說很多,對周新來說算不了什么。別說他從高盛手里學會的一魚兩吃技術,讓他在納斯達克泡沫破裂之際通過投資標普500指數中的高利潤率企業實現大幅盈利。 周新把錢投向新芯科技、Matrix手機研發以及一些其他投資,他依然手握以百億為單位流動資產。 再不濟,即便周新手里沒錢,想借錢給他的大有人在。 現在花三十億買下來,等到十五年以后,即便阿美利肯想從他手上巧取豪奪,至少得乘以十。 三十億是Cymer的市值,周新買也只是買一部分股份,買55%的股份預計給予50%的溢價,也就是說以45億的估值收購Cymer 55%的股份。這個溢價并不高,因為原本ASML在12年以后收購Cymer,以當時Cymer市值61%的溢價完成收購的。 從投資角度出發,收購Cymer并不是一筆好生意,因為它現在市值是30億美元,12年之后Cymer的市值變成了25億美元,比之前更低了。 從戰略角度出發,收購Cymer非常值,光是在EUV光刻機技術關鍵節點提前介入就值了。 周新有著未來的記憶沒錯,但是來自未來的記憶并不能幫助他擊敗以10萬為單位的全球工程師群體耗時數十年打造的半導體產業。 所以無論是成立新芯科技,扶持華國的半導體產業,打造Matrix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核心鏈主企業,又或者是收購半導體上下游關鍵技術的供應商,這些都是為了幫助華國以及他自己掌握的半導體企業,盡可能地從現有半導體產業體系中獲益。 周新控制下的新芯科技在半導體產業鏈上下游頻頻出擊的時候,Mphone的影響力逐漸開始釋放。 以移動支付為例,線下支持移動支付的場景越多,移動支付才越有威力。 和信用卡相比,移動支付并不會便捷到哪里去,它的便捷程度有限,信用卡刷卡-簽字代表完成一筆支付,移動支付將二維碼調用出來-掃碼代表完成一筆支付。 實際上兩者之間沒有太多差別,華國流行電子支付,是因為廣大用戶群體的信用卡支付習慣沒有培養好,在這種前提下,移動支付便捷一點那也是優勢。 而在阿美利肯,信用卡有超過五十年的歷史,這套體系已經足夠成熟,廣大消費者對信用卡已經養成了習慣和依賴,在這樣的背景下,移動支付的那一點點便利是不足以打動用戶的。 而當下和Mphone結合后的NewPay和信用卡相比的優勢在于,優惠功能,使用NewPay支付的每一筆優惠都是肉眼可見的。 用戶無論是從微信群、微信公眾號還是說從企業官網上領取的消費券,在使用NewPay付款后,每一筆抵扣金額都會清晰得顯示給用戶看。 每個月的電子賬單拉出來之后,NewPay都會特意標注,本月采取電子支付節約了多少錢。 最開始只有沃爾瑪推出了這一功能,后來推出功能的消費企業越來越多,截止一季度結束的時候,已經有十三家全美連鎖的消費品牌支持NewPay支付。 這些品牌里有的是部分地區支持,有的是全美范圍支持,其中支持最快的除了沃爾瑪,就是麥當勞了。 所有線下門店直營,導致麥當勞總部對于門店有著超乎尋常的掌控力。 根據麥當勞前期做的數據分析顯示,NewPay對單個門店的營業額增長確實起到了效果,而且效果呈現增長態勢。 比如A門店開始支持NewPay支付,引入企業qq和建立用戶群,第一個月營收增長了3%,第二個月是5%,第三個月變成了7%。 也就是說Mphone越普及,電子消費券起到的作用也就越明顯。 同時消費企業們還發現,完全可以借助電子消費券去促銷一些賣得不好的產品和臨期產品。 原本臨期產品,我需要放在顯眼的地方,并擺上大大的標識,告訴消費者這些臨期產品有百分之五十的折扣。 消費者只有路過這個檔口才會看到這個消息,而現在我通過群,把消息同步共享給了群里所有的客戶,并且發放代金券。 本來我也要打五折,現在我線下打七折,另外再在用戶群里發放臨期商品的七折優惠券,這些優惠券支持折上折,0.7*0.7=0.49. 同樣最后臨期商品對于用戶群里的消費者來說是五折,對于線下消費者來說是七折,沃爾瑪發現采取線上線下同步促銷,區別定價的方式,臨期商品不僅消化得更多,而且價格賣的還更高。 消費企業們已經開始自發研究優惠券和用戶群的使用方式,如何為企業牟取最大利益。 而對消費者群體來說,優惠永遠是最直觀的營銷手段。 后世打車大戰中,手機打車迅速改變華國消費者出行打出租車的傳統,出租車行業的服務態度不好是次要原因,手機打車大量補貼才是根本原因。 現在也同樣,用信用卡我可以攢積分,但問題是積分兌換要到猴年馬月去。 使用電子支付,每一筆都能省錢,而且進入二季度之后,支持NewPay以及推出線上商店的除了沃爾瑪之外,還有家樂福。 也就是說世界三大零售品牌的其中之二都開始支持NewPay支付了。 在企業類即時通訊戰場上,企業qq借助獨一無二的電子支付優勢,追著MSN、ICQ和雅虎通打。 在互聯網企業、傳統工業領域,企業qq勉強保住了第一的位置,其他三家即時通訊軟件追得很緊,市場占有率上領先得不多。 但是在面向消費者的領域,企業qq占據著絕對領先,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消費企業只考慮選擇企業qq。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