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因為電子支付的前景越來越明朗,Newpay利用Mphone把線上和線下打通,線下利用Newpay的二維碼功能完成支付變得平常,這讓華爾街的老錢們意識到電子支付的價值,不僅僅是一個支付渠道那么簡單。 他們希望在Newpay中占據更多的股份,希望獲得Newpay的控制權,而不是像現在只能采取A/B股架構的方式去投資Newpay。 這意味著即便他們獲得了Newpay超過百分之八十的股權,也無法獲得Newpay的控制權。 更別提周新把Newpay的股權看得和魔龍的寶藏一樣珍貴,從創立到現在只進行過兩次融資。 不單只有華爾街的資本無法容忍,硅谷的其他互聯網企業們也無法容忍,無法容忍支付渠道被Newpay實質性壟斷。 市面上有Newpay、、亞馬遜支付、eBay支付等各類支付軟件,但是Newpay占據絕對的壟斷地位。 有中小互聯網企業嘗試過,在接受亞馬遜投資后,他們把付費方式從Newpay改成亞馬遜支付,然后發生了令他們瞠目結舌的一幕,替換后的銷售額下降了百分之八十。 因為用戶們沒有Newpay之外的電子支付賬號,即便有上面也沒有錢。 這導致他們不得不又回頭去把Newpay放上去。 硅谷的著名科技媒體連線雜志以《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為題做了一次主題報道,把中小企業們試圖擺脫Newpay的嘗試作為典型證明事例: “隨著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習慣電子支付,他們開始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電子支付軟件完成支付,而不是visa。 電子支付甚至逐漸在蔓延到現實世界中,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大型連鎖超市都開始陸續支持Newpay的二維碼支付,用戶只需要出示Newpay二維碼即可完成支付。電子支付開始變得像水和空氣一樣常見。 筆者日常生活中在互聯網購物的時候發現好像身邊充斥著電子支付行為,我在使用亞馬遜購物的時候要用到電子支付,我在拳頭游戲商店里購買一款游戲的時候要用到電子支付,我在蘋果音樂商店里購買一款音樂的時候需要用到電子支付。 令我感到有些恐懼的事情是,所有的電子支付都是通過Newpay完成的。我問了我身邊的朋友,大家都用過并且生活中在頻繁使用電子支付功能,但是大家好像都只有Newpay這一個選項一樣。 為什么這令我感到恐懼?因為這就好比現實生活中只剩下富國銀行一家銀行一樣,其他銀行全部消失了,花旗、摩根大通、運通等等都消失了。 因此我把它稱作Newman的電子支付霸權。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市面上好像只剩下Newpay一款支付軟件,其他支付軟件我們只能在媒體上發現到他們的存在。而這些支付軟件即便在媒體上大肆宣傳,要么用戶們會不知道這則廣告里的內容是想要表達什么。 我真的很難理解為什么電子支付軟件的廣告要拍的很專業精致,但是就是沒有內容,看完之后十個觀眾里有九個不知道這個廣告的投放方是電子支付軟件。要么廣告把事情講清楚了,用戶看完之后的想法是電子支付看起來好像不錯,我要不要去試試Newpay。 從某個時間點開始電子支付和Newpay已經捆綁在一起了,用戶們在面對要完成線上支付的時候沒有其他的選項,只有的電子霸權在不經意間完成了,這種人們大腦中的潛意識是最難改變的” 在整體大環境下,華爾街資本們開始分頭下注,因為亞馬遜支付和eBay支付和母公司牢牢捆綁,并且他們沒有把支付軟件拆分出來單獨融資的意思。 因此好像只剩下一個選項。并且和亞馬遜支付、eBay支付相比,馬斯克也更容易控制。 因此在過去一年時間里完成了三次融資,華爾街的風險投資機構們對的支持力度可以用無限來形容。 他們絲毫不擔心會虧損,因為他們還有絕招沒有拿出來,那就是反壟斷調查。 華爾街的資本們不介意Newpay先培養用戶的電子支付習慣,讓電子支付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常見,最后再推動對Newpay的反壟斷調查,收割勝利果實。 和比爾蓋茨相比,Newman在阿美利肯的社會關系網絡顯然要弱得多,也就意味著他們在反壟斷上面有更多的操作空間。 與一年前顯得略微有些頹廢,絲毫看不到追趕Newpay希望,和彼得·蒂爾在聊天的時候甚至想把公司賣掉離開電子支付領域再創業不同,在獲得華爾街的大力支持后,意氣風發又重新回到了馬斯克身上。 “我們需要推動滿減策略,用戶使用Newpay,他們現在的優惠越來越敷衍,0.1到99美元的抵扣中絕大多數時候都是0.1美元。 那么我們就標明,一旦完成一筆支付,10美元到100美元之間我們給予百分之十的減免,100美元以上我們給予10美元的減免?!瘪R斯克說。 在周新飛回華國著手處理新芯科技的事情時,打算發起一輪黑色星期五活動,用補貼來吸引用戶。 當你處于落后地位的時候,真金白銀才足夠有說服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