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卯時一刻,從韋府出來的這支車隊抵達了執金吾寺。 大司馬韋玄成在兩個侄子的“護送”下,堂而皇之地走了進去。 而韋賢則留在安車上等候,并沒有跟著一起進去。 若沒有波折的話,他不打算露面,以免打草驚蛇。 但是讓韋賢有些意外的是,僅僅只是過了半刻鐘,韋玄成就從寺中匆匆走出來了。 后者一言不發,直接就上了安車。 “如何,簡寇不接命令嗎?”韋賢有些擔憂地問道。 “父親猜錯了,簡寇接了命令,還當著我的面署名將其發了下去,三輔巡城亭卒會立刻集合到三輔校閱場。” 韋賢有些不信,連忙看向了韋莊、韋由二人。 “叔父好手段,簡寇原本還疑心執金吾巡城亭卒為何不在今日調回,被叔父蒙騙過去了。” 韋齊很是敬佩地說道,一邊的未由也連忙附和。 “那你又是如何解釋的?”韋賢向韋玄成問道。 “我說不可讓所有巡城亭卒都去試練,否則三輔就沒有當差的巡城亭卒了……” “而且若長安城有緊急的事情,也可立刻調回,距離不遠,不會有紕漏的。”韋玄成解釋道。 “簡寇是精明能干之人?他可有再起疑心?”韋賢仍然不放心地問道。 “父親莫要忘了,我是大司馬,也算半管著執金吾,簡寇又對我非常敬重,并未起疑。”韋玄成笑道。 韋賢也想起來了,十幾年前,天子為了奪權,建起了門下寺。 當時,韋玄成是門下寺長史,而簡寇則是門下寺緝盜,還有上下級的情誼。 今日如此順利,看來也很正常。 想通這層關系之后,韋賢終于點了點頭,滿意地摸著自己那幾根稀疏的胡須。 “韋由!” “唯!” “立刻派人去給張公送信,就說執金吾已定,我等立刻就去三輔校閱場,讓他準備依計行事。” “唯!”韋由立刻就派人送信去了。 “你我現在去三輔校閱場等候?”韋賢問道。 “依父親所言。”韋玄成不動聲色地回答道。 車隊沒有任何耽誤,又朝著長安城西門外的三輔校閱場趕去了。 …… 三輔衙門分別是京兆尹、左馮翊和右扶風,是三個獨立的衙門。 它們分別管轄長安城南、長安城西北和長安城東南,以及由這三個方向向外延伸的外城郭地區。 大漢肇建之時,三輔其實是一個整體,由內史統一管轄,后來因為內史權勢過大,才逐漸分開。 現在的三輔衙門之下各有自己的校閱場,但在長安城西有一處公用的校閱場,就是三輔校閱場。 此處校閱場面積最大,離長安城二十里遠,每當三輔巡城亭卒要合練的時候,就會將地點定在此處。 …… 辰初時分,韋賢他們的車隊就來到了三輔校閱場。 京兆尹丙顯、右扶風張千秋和左馮翊張延壽早已經在這里翹首以待了。 【前文有些地方把張延壽(左馮翊)和張彭祖(西域都護副校尉)寫混了,特此訂正】 整個三輔校閱場足足可以容納萬余人,和別處的校閱場一樣,中間也是一處高起的點兵臺。 現在,臺上站著三輔長官與三輔衙門的屬官,所以顯得有一些擁擠。 但是臺下還空蕩蕩的,并沒有太多的巡城亭卒。 事發突然,執金吾需要一些時間將事情傳下去。 丙顯等人看到韋氏父子等人來了,連忙迎了過去,將他們請到了點兵臺。 隨后,韋玄成將執金吾寺中發生的事情告訴了在場之人,終于讓他們的臉上都多了一絲笑容。 這意味著長安城中的數千巡城亭卒全部被張黨控制了,這是城中最大的一支兵力。 這可是最重要的一枚籌碼。 心情愉悅,話自然就多了起來。 雖然今日的春風有一些凌冽,卻沒有讓點兵臺上這些世家子弟沉默,反而談興更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