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意屬玄德公-《季漢大司馬》
第(1/3)頁
次日辰時,時值寒氣未退,薄霧朦朧。一襲大氅的霍峻來到州府求見劉琦。
此時的劉琦病勢沉重,作息已經(jīng)完全紊亂,臉色蠟黃,已然病脫了相,能食之物僅為粥湯,且碗中所乘粥湯也是不多,一副奄奄一息之相。
“咳咳~不吃了,退下吧……”
劉琦咳嗽幾聲,將口中的湯汁噴了出來,黏在嘴角處。一名侍女趕緊拿著巾帕為劉琦擦拭嘴角,繼而端著碗退了出去。
“仲邈見笑了!”劉琦一邊喘著氣,一邊在幾名侍女的攙扶下起身倚靠在床榻上。
霍峻坐在榻前的席上,看著劉琦艱難的起身,面露傷感,道:“不過數(shù)月光景,使君怎如此憔悴……”
劉琦聞言,扯了扯嘴角,長嘆一口氣,后悔道:“今日之事,全在孤不納仲邈昔日良言,若孤能察納,不至今日身臥病榻……”
霍峻嘆了口氣,安慰說道:“使君當好生修養(yǎng),聽從醫(yī)者言,戒除陋習(xí),安養(yǎng)時日,必能痊愈。”
漢代醫(yī)療技術(shù),怎能比得上后世。劉琦今下的病癥,在后世能通過各種技術(shù)探明真正的病因,從而幫助醫(yī)生對癥下藥。
但在漢代,醫(yī)生全憑經(jīng)驗治病,如果病癥診斷失誤,或是藥性拿捏不準,這條命可能就沒了。
劉琦頭枕軟墊,說道:“病重至此,藥石難醫(yī),乃天命,孤已知之。然孤臥榻多日,反復(fù)思慮,唯憂嗣子之事。”
“堂上眾人言各有論,令孤難以定奪,故欲聞仲邈之見。”
霍峻聞言,不著急回答,而是反問道:“恕峻斗膽,敢問使君若有萬一,心中何事最慮?”
劉琦沉默半響,說道:“荊楚基業(yè)及家中妻子。”
“那使君可知天下大勢否?”霍峻問道。
劉琦露出迷茫的神色,思索說道:“今曹操雄踞中原,我荊楚欲抗曹操,非與吳越合盟不可。若孤不幸,則吳楚之盟恐有萬一,是故孤欲將豫章、廬陵、鄱陽三郡交予玄德叔父,以圖盟好。”
這么多年下來,劉琦的政治方面也慢慢有所領(lǐng)悟。他知道上次劃分領(lǐng)土之事,已與劉備產(chǎn)生了芥蒂。隨著他病逝,他的繼承人注定無法像他一樣,能夠做到半壓制、半聯(lián)合劉備。
為了讓繼承人能夠順利執(zhí)掌大權(quán),他苦思冥想下來,覺得倒不如將三郡交予劉備,吳楚雙方重申盟約。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使君,前歲江上大捷,雖令曹操損失慘重,狼狽而逃。但曹操踞有中原,實力雄厚,自兵敗以來,屢思南下,前時興兵江淮,其意實為我荊楚,可謂虎視眈眈。如今北方,唯剩馬超、韓遂等關(guān)隴群雄,若曹操滅馬、韓,進據(jù)涼、隴之地,則曹操再無掣肘!”
“彼時曹操據(jù)有八州之地,擁八州之師,自隴上入巴蜀,巴蜀難當,則曹操據(jù)大江上游,下望吳楚,近在眼前。是時,彼令偏軍攻江北,大軍順江而下,則局勢更甚于前歲。”
曹操的優(yōu)勢太大了,即便送了一波大的,仍然有一統(tǒng)天下的機會。即拿下涼隴、巴蜀,如西晉滅吳般,兵分六路進軍,從巴蜀、江陵、江淮三處進軍吳楚;或是如秦滅楚,發(fā)兵五路,亦從多路進軍,蕩平楚國。
劉琦咳嗽幾聲,說道:“劉璋與吳楚同盟,劉璋若遭曹操進攻,我等發(fā)兵救之,或能阻曹操進據(jù)巴蜀。”
霍峻搖了搖頭,說道:“我吳楚合兵雖有十萬余眾,然大江上下數(shù)千里,關(guān)隘、津口眾多,我吳楚亦需分兵把守,能支援巴蜀之眾,不過數(shù)萬。”
“且劉璋暗弱,若其畏曹操之勢,棄地降曹。我入蜀兵馬,必將葬身巴蜀,屆時,吳楚將有累卵之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