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投降條件-《逆襲大清》
第(3/3)頁
比如每日只需要工作五個時辰,每個月都會有三天的假期可以自由休息,有家人作為質押的,甚至可以到外邊游玩。每天的伙食都可以吃上三頓飯,每個月會發放一定的薪資,雖然這錢大概只有外邊最低保障工資的十分之一左右,卻是讓他們自由外出購買各種生活物質,手腳要是麻利點的薪資還會更高。
這十年只要他們不鬧事,除了工資少點,沒有那么自由之外,其他基本上和外邊沒有太大的區別。朝廷甚至還允許他們的適齡孩子接受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在他們“刑滿釋放”后,孩子會被允許參加科舉考試。
如此優待,連大清的官員們聽了都認為大清國是絕對不可能做得到這些。
如果是大燚被大清打敗,張瑞最好的結果也是被凌遲處死,他的家人們也別想什么優待了。至于他底下的將士,基本上將領級別的都會被砍頭,底下的那些不被砍頭也得是發放寧古塔與披甲人為奴,談什么包三餐和發工資,還給他們孩子讀書科舉?那簡直是癡人說夢。
不過滿清底層的百姓們卻是對大燚朝廷的話深信不已。
畢竟這么多年貿易以來,張瑞所建立信用體系是有目共睹的,他們就算不相信愛新覺羅.弘歷也愿意相信張瑞。
一個處于絕對優勢,可以隨時滅掉他們所有人的朝廷,實在是沒有必要為了欺騙他們這樣人而背負一個言而無信的罵名。
當然,張瑞之所以給出這些條件不代表他就不憎恨滿清所做的那些事情。不過比起單純的殺戮,致使雙方兩敗俱傷,還不如想盡辦法的榨取出他們的最大利益,來換取大燚帝國前進的腳步。
如今西方那邊科技已經開啟逐漸抬頭,接下來的時間里,大燚需要把目光放在中東和歐洲的那塊土地上,以免大燚帝國未來會被西方趕超并擊敗。
時代的發展已經不允許大燚帝國繼續蹉跎時間來等待人口慢慢發展。
比起讓自己的后代們學英語,張瑞更愿意讓全球學漢語,把漢語變成全球唯一通用語言。
可在從打敗了日本后,張瑞就意識到了,想要統治全球,單靠目前一億多的漢人肯定是不夠的。所以大燚需要整合整個東方地區的力量來對付中東和歐洲。
未來必須是屬于黃種人的天下。
大燚會成為真正的日不落帝國,整個地球中心的所在,而不是像滿清那樣,一看到洋人就膝蓋軟。
……
天擇八年(宣統一年),十一月
冬雪來臨,遼寧、吉林等多地大雪,厚深的積雪并不利于戰斗,大燚對大清的戰事只能是繼續暫停下來。
此時,帝國西南邊的印度帝國馬拉塔在杜蘭尼帝國的猛烈進攻下最終熬不住崩塌了。
做為護衛莫臥兒帝國力量的馬拉塔帝國都敗退了,那么莫臥兒帝國的行政中心德里只能是再次遭到了杜蘭尼帝國的洗劫。
崩塌后的馬拉塔帝國分成了五個獨立的王國,組成了馬拉塔聯邦。
殘暴英國人的離開本來讓馬拉塔帝國和莫臥兒帝國都歡喜不已,結果又來了一個大燚帝國,它還快速占據了馬拉塔帝國最富有的孟加拉地區。
大燚帝國,他們沒有怎么聽過,等他們大概了解了一下大燚帝國的之后,這兩個帝國不淡定了。
遙遠的東方帝國,他們早有耳聞,甚至現在還有零星的流傳著大唐帝國征戰印度的故事流傳。
可是東方帝國上千年以來就沒有在意過印度的這塊土地,如今怎么就派了兵馬過來,難道它想要爭霸印度?
這絕對不可以。
可是無論的馬拉塔聯邦還是莫臥兒帝國在與杜蘭尼帝國的大戰后都已經疲軟不堪了,對于大燚軍隊的到來也是無能無力。
他們也試過派出使者交涉,不過卻是毫無作用。調動兵馬對大燚的軍隊開戰,得到都是慘敗的結果。
最后只能是先聽之任之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