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堅持與放棄-《拔魔》
第(3/3)頁
大良不關心辛幼陶,他想的全是離開養神峰之后的事情,“今天來的都教會講授龐山沒有的道科,我希望是陰陽科,據說普通人最喜歡陰陽道士,算命、守靈、蓋房,都得找他們,‘金口一開金銀拿來’,說的就是陰陽道士。”
一桌子的弟子都在笑,別人越修行越清心寡欲,只有大良是個例外,自從斷了凝氣成丹的念想之后,他就迫不及待地想重返世俗生活,“笑什么?”他有些惱怒地大聲說,“等我住進大屋頓頓吃肉,而你們度劫失敗的時候,就知道誰才有先見之明。”
野林鎮七名少年已經是老弟子,不管大良說什么,飯廳里都不會再有周平那樣的人開口斥責。
一起前往思祖廳的路上,沈昊走在小秋身邊,低聲說:“你應該抽空幫一幫芳芳,她豁通下丹田已經快半年了,一直沒有進展。”
“這種事情沒法幫忙,而且芳芳自有想法。”小秋一點也不擔心芳芳,他們私下見面的機會不多,可他知道芳芳肯定會豁通三田,只是早晚的區別,她未來會是了不起了女道士,這一點無可置疑,同樣十四五歲,她對許多修行法門的理解已經遠遠超出同齡人,小秋有時甚至要從她那里尋求幫助。
“你不想跟芳芳一塊上老祖峰學道嗎?”沈昊略顯疑惑,“三年一結束,你可就走了。”
小秋笑了,“不用著急,還有差不多一年呢,芳芳是循序漸進,沒準凝氣成丹的時候,她比咱們都要快呢。”
在思祖廳里,小秋與芳芳互相點頭,多數日子里,這就是兩人唯一的交流方式。
數百名弟子都已在蒲團上坐好,小秋早已不是最后一位,在他身后,那些剛進養神峰一個月的新弟子們正小聲議論新來的都教。
新都教準時現身,聲音溫婉如春風拂面,所有弟子都忍不住回頭望去。
不少弟子竟然認識她。
“我叫孫玉露,從亂荊山而來,是你們的燈燭科都教,今后的一年里,你們將跟隨我了解拘魂研魄之法。不過舊規矩不變,上午還是要存想修行。”
孫玉露的誦經功力非常不錯,對燈燭科所知甚少的龐山弟子很快就拋掉好奇,進入存想狀態。
小秋的存想已經非常熟練,能夠連續進行整個上午而不中斷,可今天卻有點怪異,他試了幾次都沒辦法清空思慮。
孫玉露走到他身邊,用兩種聲音說話,一邊誦經,一邊問道:“天才弟子總是那么搶手,你想好要去哪一科了嗎?”
小秋一愣,不明白自己的選擇跟亂荊山來的都教有何關系。
(求收藏求推薦)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