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記(完)-《星際爭霸:泰倫帝國》
第(3/3)頁
這招甚至有個正式名,叫粉碎勒握。康尼用靈能把幾名沖他沖過來的地球士兵連同他們重裝甲上的鐵下巴一同捏碎,就像是用鉗子捏核桃——塞西爾就在其中,他戴著頭盔,沒有像戲劇里那樣開口就報上姓名。
事后薩斯閉嘴了,它勉強承認康尼干得不賴,要他下次別干這蠢事了。
我們都知道了,康尼沒聽。
從結果來看,塞西爾給予了蟲群相當大的打擊,以至于它們在此戰后的八個月里都未曾再次現身。并且,他保全了相當多的戰艦,不夸張的說那是數百萬人命和那之后的數百萬家庭。但理事會只需要勝利,不是什么及時止損。
他們不接受失敗。
這種事情我這種外行人很難說的清楚,有人堅稱他從一開始就應該走進那個該死的陷阱(他們以為打仗就像跳房子,敵人在地上畫一個圈,然后我們的人跳進去),僅憑這就足以否定一切。
這倒沒錯,成王敗寇,輸了就是輸了,失敗者只配輪到我們這些什么都不懂的后人評頭論足。
如果當時理事會正需要一個英雄,需要一個烈士提振士氣,那么他們會把塞西爾宣稱成圣人再世。
但很不幸,當時幾乎沒人知道這場戰役,聯邦海軍當這件事情不存在,戰死將士的家屬一直以為自己的丈夫、兒子和兄弟姐妹還好端端的活著,有的人直到后面敵人都打到家門口了才意識到是出事情了(這事很好猜,聯邦艦隊節節勝利,戰線卻一路往太陽系跑)。
這作業寫的太長了,而我肯定不擅長講故事,忘了說塞西爾是怎么在小熊座η被蟲群團團包圍的了。
母巢之戰的時候——奧古斯都大帝的時代,聽起來就夠久遠的了,那時候地球人就跟異蟲打過仗,但他們的遠征軍在戰敗后沒傳回去什么有用的消息,再那之后的一千多年地球都再沒有跟蟲群打過交道。
沒經驗嘛。
這么說吧,地球人過于信任自己的探測手段,并且草率地斷定異蟲不會像帝國人那樣絞盡腦汁地加以干擾。發現這事兒的人是個小兵,通訊兵,叫亞瑟·J·馬德里,關于這人的記載就那么多,沒人知道他后來的命運。
一點小細節,人們說,細節決定成敗。
后來的事情就好辦了,康尼把這個主意告訴了薩斯,薩斯把事交給阿巴瑟去辦,而阿巴瑟辦得妥妥當當。很快地,蟲群就出現了新的變種,能夠制造黏附在其他異蟲身上的微生物環繞云,這種環繞云能夠讓一大群異蟲在人類的探測器上看上去體積更小,數量更少。
簡單,但是有效。
又忘了說阿巴瑟是誰了,阿巴瑟,蟲群的進化大師,異蟲中獨一無二的存在,在分類科目中自成一體。它癡迷于異蟲的基因結構研究,潛心于打造優良基因而孜孜不倦,其畢生訴求貫穿始終——讓蟲群走向完美。
可能很難懂,比方說,上帝創造了世界,創造了各種動物,包括魚和鳥,以及牲畜、昆蟲和野獸,然后又創造了出了人類來給世界上點難度。
阿巴瑟就是蟲群的上帝。
沒人知道阿巴瑟是怎么來的,傳說它是主宰創造的,但后來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現在阿巴瑟的主人是薩斯。
換句話說,薩斯是上帝的主人,上帝的主人的主人是康尼·蒙斯克。
又扯遠了。
有了新武器,仗就很好打了,給康尼出謀劃策的是未來的帝國親王瓦倫里安·朱庇特·蒙斯克,是瓦倫里安親王那一脈的遠支,遠親中的遠親。到朱庇特這一代,他們家早沒了爵位,前面幾代人都在經商,沒人再提先祖的光榮歲月。
在小熊座η,莫里斯·塞西爾的艦隊逮住了一支百萬規模的蟲群(當然,這支蟲群沒有使用微生物蟲群,所以它們在探測器上還是老樣子)。自克哈之戰后,所有地球士兵都憋著一股勁兒要一雪前恥,所謂將帥一心,三軍用命,他們確實漂漂亮亮地圍殲了這支蟲群。
塞西爾的將士們著實高興了好一會兒,沒有人不想要乘勝追擊的。
地球人很快就如愿了,沒隔多久,第二批蟲群就趕來報仇了,數量很多,看起來勢均力敵,但只要懷著勇氣和決心,沒有什么樣的敵人是無法被打敗的。
這會是場理事會要的正面對決,很公平。
但其實這次來的敵人比他們想得多很多,浩如煙海。要命的是,發現這一點時已經為時已晚。
地球聯邦的第三次大敗是在雙魚座ρ,那時康尼十九歲,已是一代雄主,零零碎碎的戰役打過上百次,未嘗敗績。他被他的敵人們或恐懼或輕蔑地稱之為紅頭發的奧古斯都,蟲子皇帝,未開化的野獸那時傳言他喜歡活活地把人撕開,生吃他們的心和肝。
也是在這期間,理事會眼睜睜地看著康尼的人馬在四年多的時間里逐漸發展壯大,他們未曾預料到賊軍竟然是越剿越強,從一伙烏合之眾變成訓練有素的武裝暴徒,從一大群暴徒變成使用標準制式裝甲和正統軍艦的正規帝國軍。
老實說,那時帝國雖然都已經滅亡許多年了,但她留下的許多好東西都還在:
我沒準說過,那時候的帝國行政效率已經相當低下了,精明能干的人被廢物使喚著干蠢事,政府的每個崗位上都擠滿了人,但真正干事的比魚身上的虱子都少。臃腫,腐敗,最嚴重的問題是鋪張浪費,對生產力和稅收無節制的揮霍。
拿帝國軍方說吧,他們最愛干的事情就是花大筆的軍費買用不上的垃圾,把頂好的軍用制品按垃圾價賣出去。夠傻是吧,但其實還好,軍費再多也是公家的,自己兜里的才是自己的。
說個帝國軍隊高層的拿手好戲吧,他們按回扣買東西,東西好不好無所謂,夠糊弄克哈的文官系統就行(當個這樣的壞人挺容易的,偷瞎子的拐杖,騙聾子的錢,湊巧的這幫官僚偏偏又聾又瞎)。
理所當然的,買回來的通常都是次品,廢品,要么是裝備剛買回來就已經被宣布落后一個世代。不過對方不支持退貨,好吧,讓我們把東西保存起來,遲早會用得上的。然后這些東西就全部都被遺忘了,直到看倉庫的人找到康尼說:“您猜怎么著,三十年沒人給我發工資了,聽說您跟奧古斯都大帝有點關系?擔擔責任吧,您姓蒙斯克啊。”
當然,這里面都沒什么好貨,至少地球人是肯定看不上的,但已經足夠殺人放火了。
比如,淘汰不用的上一代動力裝甲(CMC2000那種老古董或者更老,可能還有三位數編號的文物)——多得堆滿了無數倉庫,噢,這些倉庫原來有其他名字,比如不用的行星要塞,星際堡壘,軍用軌道空間站。
它們被修的得用艦隊級別的火力才能轟得開,所在的位置大多非常偏僻,偏僻到就連撿垃圾的拾荒者都不愿意光顧,于是就像沉入海底的寶藏那樣,等待著康尼這樣碰巧有權限打開保險箱的幸運兒發現。
有時候,你會覺得軍方的人也挺可愛的,他們是那種到處埋松果的小松鼠,它勤勤懇懇地工作,不停地埋啊埋,直到有一天就連它也忘記了自己曾經埋過多少松果,但沒關系,將來這些被遺忘的果子總會生根發芽,綠樹成蔭。
有一天小松鼠死掉了,敵人根據它的供詞挖出了它記得的那些松果,又找到了最顯眼的那些,但仍然有一部分被所有人遺忘了。
再比如,一整座一整座被遺忘在無數帝國文件檔案中的廢棄軌道造船廠,里面可能正躺著成千上萬艘已經報廢但還未來得及出售拆解的退役戰艦.以及封存的巨型戰爭器械。
如果你聽過泰凱斯·芬利(據說此人一身是傷,且惡習難改,卻反倒是天堂之魔中活得最久的一個,他一直活到一百歲,最后留下來的話是老天不長眼,為什么好人都短命,壞蛋長命百歲)的故事,就一定知道他巨無霸般的超級機甲奧丁,只是跟這些一比奧丁只是個小寶寶。但這些吞金巨獸在和平年代只不過是燒錢的吉祥物,沒有什么樣的敵人值得使用這種戰爭武器。
有段時間,就是在地球聯邦重啟戰端的十年前,差不多就是安格斯八世登基那會兒,地球正跟克哈打得火熱,所有人都在喊著要和平不要戰爭,友誼天長地久,也有好多人都以為人類永遠都不會打仗了,然后帝國官僚中的某些吝嗇的機靈鬼借坡下驢,把這些昂貴的大玩具鎖進了倉庫。
當然了,這還不夠,下一代主力戰艦的研發也可以停一停了,省的地球人說什么蓄意挑起戰端。而既然海軍都沒有新玩具了,你們陸軍也就湊合著過吧,新裝備也不用想了,行軍打仗就靠走路嘛,還不費油。
有時候你會想,這群人完蛋也就完蛋吧。
泰倫帝國跟地球聯邦勢同水火的時候,事事都要針鋒相對,地球人好吃甜口的,泰倫人的飯菜就得下重鹽,但關系好時,又好的跟親兄弟似的。
和平年代有時能持續好幾代人,久的能夠讓人忘記戰爭,但戰爭總會到來,那時一群又一群年輕人會橫跨數萬光年,只為刀子捅進另一個陌生人的心臟。
繼續說雙魚座ρ的戰役,關于這場戰役的記載不多,只知道雙方都投入了相當驚人的兵力,并且引爆了雙星系統中的一顆。
如果那里曾經還有行星,現在肯定是什么都不剩了。
(我們現在也這么做,我們有專門用來摧毀巖質行星的戰艦,還有一些型號能夠摧毀小一點的恒星,作為戰艦,它們都大的匪夷所思。但如果你要問為什么我們非得花那么多的能量用在毀滅東西身上,這么做又有什么益處,用這么充沛的精力造福世界不好嗎,相信我,人類遲早會把宇宙都炸掉。)
(另外,星靈有比我們好用得多的毀滅武器,與時俱進,明白嗎。在第一王朝末年,曾經有個繼承了曾經帝國一半遼闊疆域的割據政權,名叫凱莫瑞安聯合體,當然,他們跟過去的凱莫瑞安人沒有什么多大的關系,只不過是有個名叫羅伊斯·拉姆齊的泰倫人統合了數量龐大的凱莫瑞安族裔,借殼上市而已。聯合體繁榮強大了數十年,直到他們試圖把不可一世的龐大艦隊開進艾爾。要我說,造物主都是一群王八蛋,看看他們創造了些什么)
根據記載,戰爭打得非常慘烈,一片囊括了幾百個恒星系的龐大星域被打成了爛地。
理事會已經徹底失去了耐心,急于挽回顏面,于是逼迫當時的最高統帥法瑞恩·斯普拉格上將尋找與叛軍決戰的機會,一舉將這些臭蟲掃除干凈。
有人竟然將法瑞恩·斯普拉格上將與托馬斯·雷諾相提并論,他頂多算是一個水平不盡如人意的倒霉蛋。
當時,這場戰爭的主動權仍然在起義軍的手里,地球聯邦想要打一場像模像樣的戰役也得先找到敵人的真正主力才行。因此,康尼才是那個決定該在是否要交戰、以及在何時何地交戰的人。
那么,在知道敵人正急于求戰的情況下(這沒法不知道,一是艦隊離港、軍隊調度都被蟲群的眼線盡收眼底,二是地球政府所控制的所有的媒體都在宣揚這樣一種言論,奧古斯都,是男人你就來打呀),最好的選擇是晾著他們,耍得他們團團轉,等到這些人失去理智了,再由你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交戰地點,一戰定乾坤。
按照兵法上說:天時地利人和。
拉里就用這個套路釣男人,當然,她早晚引火燒身,我勸過她很多次,但沒用。
彼時康尼的手中有兩支軍隊,主力仍然是蟲群,只是沒人知道他很少露面的人類軍隊其實也已經非常強大。知道嗎,奧古斯都大帝會管這叫底牌。
同時,康尼也可能是第一個以人類的思維方式驅使蟲群打仗的人,他/或者他手下的有些人所擁有的某些特質正是蟲群所缺少的,比如主宰那樣的遠見與清晰明確的目的性。
總之,康尼、薩斯和朱庇特等人最終選定的決戰地點在雙魚座ρ,他們的優勢如下:該星系狂暴的恒星風和大量的高能輻射會損傷地球戰艦的護盾,但蟲群適應得很好,幾乎不會受到影響,其次,他們數量占優,實力占優,最后,他們占據主動,他們有退路,而敵人沒有(事后看來,這一點其實不能算優勢,窮途末路的餓狼勝過吃飽的獅子,真正的善戰之師若是破釜沉舟勝過百萬雄獅)。
這場仗打得仍然比想象的艱難很多,雙方的傷亡數字大到令人瞠目結舌。
死的人比康尼預計的多,和之前一樣,他的主力仍然是蟲群,但斯普拉格上將的艦隊確實是塊難啃的硬骨頭,甚至可以說,那支艦隊的實力在整個人類的歷史上也能排進前三,他們拼光了所有的蟲群,逼得康尼親自上陣。
這是場加時賽,當時敵我比例是一比十,敵方每有一艘傷痕累累的戰艦,我方就有十艘剛剛加入戰場的戰艦,那時斯普拉格已經戰死,接替他的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名叫科爾·格里高利,他只差一點就扭轉歷史,青史留名。
當時對于殘存的地球艦隊一定非常的絕望,他們剛剛以極其慘重的代價戰勝了蟲群,還來不及慶祝勝利就看到了起義軍的龐大艦隊。
科爾·格里高利確實是個英雄人物,他在極短的時間里就整合了剩余的所有戰艦,并讓這些來自不同艦隊的艦長毫無保留地支持自己的決定。
格里高利只是一眼就看出起義軍戰艦數量雖多,型號卻參差不齊,既有最先進的殲星艦,也有幾個世紀以前的老式戰列巡航艦,除了裝甲、速度與火力以外,它們最明顯的差別就是躍遷引擎上的代差。
這些戰艦能夠進行艦隊協同折躍,但每一次重新準備引擎的時間都不盡相同,而地球的戰艦完全都是統一標準更新換代的。
很好,那么辦法就有了,兩次短途躍遷以后,為了跟上地球艦隊,起義軍那些最落后的艦船就被落了下來,第四次躍遷之后,局部的以多打少就形成了。
等康尼意識到這一點的時候,格里高利已經帶著人直接沖了上來,雙方的實力差距幾乎被完全抹平,而自己那些笨重的大船最快還要幾個小時才能抵達。
猝不及防之下,起義軍艦隊遭到兇狠的壓制,康尼眼見局勢不利,于是又開始了屢試不爽的戰術——登上格里高利的旗艦,用自己的靈能解決問題。
然而,當格里高利得知正有一位神靈般的靈能者正在自己的戰艦中大殺四方時(這種事情已經發生過許多次了),他表現得異常冷靜。格里高利的第一道命令是下令棄船,第二道命令是命令附近的戰艦轉而集火自己的旗艦,第三道命令則是將自己的指揮權移交給另一位艦長。
格里高利的旗艦被摧毀的那一刻,起義軍的高級將領都慌了神,指揮鏈一片混亂,要不是接任指揮權的那位地球軍艦長判斷錯了形勢,下令撤退,他們會在增援艦隊趕到以前就被消滅殆盡。
當然,憑借舉世無雙的靈能力量,康尼僥幸活了下來,否則他也不會成為未來的泰倫帝國皇帝了,但跟著他的士兵全都死了。
科爾·格里高利也傳奇般地活了下來,他乘坐的逃生艙沒有被擊毀,反而落在了附近的一顆的星球上,最后被一艘拾荒船發現,兜兜轉轉竟然回到了地球聯邦世界。
格里高利本應成為康尼最大的敵人,但他剛回到地球就被送上了軍事法庭,審判一結束即被處以死刑,罪名是怯懦,指揮失當,草菅人命。
雙魚座ρ之戰令地球聯邦傷筋動骨——幾乎所有的機動艦隊,駐扎帝國的艦隊的一半,本土中的精銳艦隊。至此,理事會失去了以往賴以震懾四方的強大艦隊,沒有艦隊,也就意味著他們再也無法維持對占領區的統治。
從這個時候開始,銀河系就全都亂套了,原來的泰倫帝國世界或是揭竿而起,或是各自站隊,相互毀滅。
不過理事會已經是自身難保,敗仗一旦吃多了,就連他們自己的地外殖民地都開始不安分了,于是他們不得不召回所有艦隊防御本土,放棄大片已被征服的土地。后來的帝國宰相杜瓦爾·威廉姆斯(因庚斯人,克哈人的一支,貧民出身,據說威廉姆斯差點就被他的父母賣掉換錢)此時又建議康尼派人趁勢煽風點火,果然沒廢多少時間就弄得地球聯邦后院起火,天下大亂。
火燒眉毛了,理事會才終于肯把亞歷山大·杜加爾請回來。
但等他們拉下臉來請人的時候,杜加爾已經被兩個幽魂特工(有人說是幾只具備高等智慧的擬態雛蟲)按在馬桶里淹死了。
這死法實在憋屈,以至于理事會只得對外宣稱杜加爾元帥是死于心臟病。
杜加爾死后的第二年,康尼便召集了各路起義軍向太陽系進發。
可能是理事會中正好有人靈光乍現,也可能是某個人提了個好點子,聯邦的宣傳機器開始大肆宣傳康尼與蟲群的邪惡,屠殺征服的每一個世界,以此指望他們因恐懼而拼命抵抗,為集結艦隊保護地球爭取時間。
但是這事情做得有點過火了,或者說是下面辦事的人執行的太他媽的好了。
結果康尼的大軍所到之處,盡皆望風而降。
地球距離科普盧星區有六萬光年遠,大約相當于銀河系直徑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這是一段相當遙遠的距離。
過去,閃擊地球被認為是不可能的,但康尼的確做到了。
其實這法子很簡單,走亞歷山大·杜加爾征服克哈時走過的路:帶最快最好的船,最大限度地利用薩爾納加傳送門和以此為模板仿制的星門縮短路程,什么都不管,把所有的時間都用來趕路。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康尼的艦隊出現在地球上空時,理事會做出了與三十年前帝國高層一樣的判斷——堅守不出,等待地外世界的艦隊增援。
地球,母星,搖籃,所有人類的精神家園,我們科普盧星區人也叫她舊地(Old Earth),別管怎么稱呼,她肯定是人類經營時間最久的星球,當然也擁有最多的防御設施和留守艦隊。
康尼拿下地球的速度比杜加爾攻下克哈的時間還要快一點。
知道現在的地球人都怎么罵康尼的嗎?據我所知,其中最好的詞是跟異蟲媾和的雜種。
解題的思路是用瘟疫,有史以來最可怕的瘟疫。
據說這種可怕的異蟲病毒能殺死薩爾納加。
瘟疫是一支趕回地球協防的地球艦隊帶回去的,此后的第一個星期,死神前所未有的慷慨,一個星期地球就死了四十億人。在死亡數字達到一百五十億之前理事會投降了,此時第二個星期才剛過了四天。
康尼有他的理由,而他從沒為此感到后悔過,他們(地球)的人死多一點,我的人就少死一點。
理事會投降的當天,奧古斯都·康斯坦斯·蒙斯克在地球登基稱帝,是為奧古斯都八世,太陽系的征服者。
我本來還有一大段話要寫,卻發現作業紙太小寫不下,那就長話短說吧。
此后的二十五年,奧古斯都八世征服并建立了一個橫跨銀河系的銀河帝國,以恐懼統治它。
奧古斯都八世與瑞秋皇后只有一個孩子,即皇帝尤利西斯一世,皇后生下兒子后身體一直不好,他的丈夫情愿以一個帝國換取她的健康,但皇后不愿依靠延壽科技茍延殘喘。
皇后死的時候,地球人一連慶祝了七個日夜,認為這是報應。
奧古斯都八世一個人養育他的獨子直到成年,等到尤利西斯·蒙斯克證明自己已經有能力接過皇位,他便正式宣布退位。
就像蟲群忽然回歸一樣,奧古斯都八世也忽然帶著它們離開了,如同前往理想鄉的亞瑟王那樣,去尋找傳說中的虛空之界。
得到消息以后,地球隨即宣布獨立,戰火再起。
尤利西斯一世與他的議會爭吵了整整十二天,最終他力排眾議,放棄對地球聯邦世界的宣稱,退回原有的帝國疆域之內。
這就是現在的泰倫帝國第三王朝。
此后,克哈與地球的和平持續了四百年。
據說奧古斯都八世消失前與他的先祖奧古斯都大帝留下了一樣的話:“我寬恕我的敵人。”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