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雙方各取所需,確是一樁互惠互利的好買賣。 待那些武昌府的士子和河東詩社的社員走后,寧修隨著鄭澿一起去到老人家的府上。 像鄭澿這種鴻儒大牛,每天不知道有多少后進晚輩想要前去拜謁討教。 能夠和他老人家探討學術問題,寧修直是興奮極了。 卻說二人來到鄭澿府上到書房小敘。二人越聊越是惺惺相惜,鄭澿甚至認為寧修就是他的忘年交。 寧修也是感慨不已。 他一直以為大明文壇官場上都是一些心機城府極深的老油條。直到他遇到了鄭澿,這一看法才有所改變。 鄭澿是真真切切有自己堅守的東西的。就像海瑞海筆架,那種執著絕不是裝出來的。 大明朝廷需要這樣的人啊。 可惜鄭老前輩年紀確實太大,即便進入官場也施展不了幾年拳腳了。 那么,就讓寧修代替鄭老前輩來施展抱負吧! 這次武昌之行寧修不僅收獲了好名聲,更收獲了鄭老前輩這個忘年交,著實不虧。 即便從功利的角度看,寧修結交鄭老前輩也是有極大隱性收益的。 湖廣文壇第一人的忘年交,說出去還不是極有面子? 這面子看似沒啥用,但在關鍵時刻卻會左右成敗。 大宗師執掌湖廣布政司學政,他主持鄉試時難道不會考慮到這些文壇大佬的意見? 從長遠來看,寧修此次武昌之行著實是一步好棋。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