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啟六年(公元1626年)九月,內閣首輔、魏忠賢的首席謀士顧秉謙,因為年老體弱,上疏請求致士,朱由校猶豫不決,因為沒有合適的人選,他暫時沒有批準顧秉謙的請辭。 這天下午,朱由校要為交泰殿趕制一個特大的神龕,正忙得滿頭大汗,但他依然在一絲不茍,連臉上的汗珠都沒時間擦一下。 魏忠賢及時遞過一杯涼茶:“陛下,先休息會吧!有些雜役就讓老奴做吧!” 朱由校接過涼茶,呵呵一笑:“忠賢,朕知道你是忠心,但這神龕可是細活,你是做不來的。” “都怪老奴笨手笨腳的,哪像陛下這樣年輕,手巧。”魏忠賢耷拉著腦袋,一臉的懊惱,恨不得狠狠抽自己幾個耳光。 “忠賢,不用懊惱了,還有幾天,這神龕就快要完工了。”朱由校抿了口涼茶,“五弟不是在陜西打了打勝仗嗎?現在怎么樣了?” “回陛下,吏部已經著孫傳庭為陜西布政使,即日離京,去陜西赴任。”魏忠賢在神龕上摸摸,又掏出一塊白絹給朱由校擦把汗,這才幽幽地說:“陛下,太行山井陘古道年久失修,出現大面積坍塌,這軍糧一時半刻恐怕難以運到陜西……” “不行。”朱由校勃然大怒,將手中的杯子摔得粉碎,“就是用人背,也要給朕背過去。”親弟弟在陜西為大明的江山流血流汗,朝中竟然有人作怪,朱由校不相信好好的井陘突然坍塌,“忠賢,立即傳旨下去,軍糧誤一天,所有有關人員立即誅殺。” “是,陛下。”魏忠賢驚出一身冷汗,幸好留有后手,井陘沒有完全破壞,否則皇帝震怒,萬一查著自己,加上東林黨落井下石,自己這浩蕩的皇恩恐怕從此不再了。 見魏忠賢還沒有離開的意思,朱由校又問了句:“忠賢,還有什么事?” “陛下,內閣顧大人一再請辭。”魏忠賢低著腦袋,目光對著自己的腳尖,恢復了一貫波斯貓的溫順。 “既然顧愛卿一定要辭,那就準了吧!”朱由校十分不耐煩,但首輔乃是朝中第一重臣,馬虎不得,他想了想,“讓黃立極接任首輔。等等,黃愛卿已經本來是次輔,又是禮部尚書,那就提升為文淵閣大學士,加封太子太保,至于禮部……暫時還是由皇愛卿兼任吧。” “老奴遵旨。”魏忠賢的腦袋垂得更低了,手中的銀絲佛塵已經觸到他的下巴,暫時充當了他的胡須,“陛下,內閣其他輔員年齡都不小了。” 朱由校已經準備神龕的后期制作,興頭上的他,對內閣的其他輔員沒有了興趣,他朝魏忠賢一揮手:“這件事你去辦吧!朕知道了。” “是,陛下。”魏忠賢的腰都彎成九十度了,虧他的身子不錯,一大把的年齡,關節的柔韌性還這么好,“陛下,這內閣也不能只有黃立極一個空頭首輔,還要增加人手。請陛下指示,老奴這就去辦。” 朱由校正拿著鋸子,將神龕上一塊長出的木條鋸掉。聞言頭也不回:“這么diǎn小事也做不好,忠賢,你今天到底怎么了?魂不守舍的。” “是,陛下。老奴這就去辦,老奴這就去辦。”魏忠賢的小眼睛偷偷閃了一下光芒,但很快就消失了,猶如暗夜的閃電,瞬息不見。他緩緩退出了乾清宮,心內還是興奮不已,雖然沒整著朱由檢,卻收獲了一條大魚…… 魏忠賢的手腳好快,他按照朱由校的意思,迅速擬定了圣旨,蓋上玉璽,公布了內閣改組的訊息。 內閣首輔顧秉謙得償所愿,致士歸田;內閣次輔黃立極,接任首輔,同時加封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太保,繼續主管禮部;內閣其他輔員,同樣因為年老,隨顧秉謙一同致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