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大明最缺什么-《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2/3)頁
自從施鳳來因為反對大明軍事改革,被錦衣衛(wèi)盯上,直至以貪墨為由,抄家問斬之后,大臣們深知朱由檢的手段,一旦朱由檢認定的事,他們再也不會死磕。
現(xiàn)在三院主官與朱由檢的關(guān)系十分順暢,說到底,三院只是朱由檢實現(xiàn)自己政治抱負的執(zhí)行者,在大事上,他們沒多少發(fā)言權(quán)。
朱由檢也曾反思過,自己是不是過于獨裁了,他很快就否定了這種想法。
現(xiàn)在的大明,外交并不順暢,正面臨著多方軍事侵略和軍事壓力,但大臣們沒有后世的眼光,只會盯著自己手中的那diǎn權(quán)力,一味和對手講仁義,這就束縛了大明朝廷的手腳,一旦喪失時機,當(dāng)別人強大起來的時候,人家不會和大明講仁義。
人家講的是實力,十?dāng)?shù)年的建奴、百十年來的蒙古,他們都是用鐵蹄說話,就是小小的東吁王朝,也是用刀兵與大明說話。
朱由檢簡述了普蒂求援的事,讓三院的主官們商討一下,該不該發(fā)兵征討東吁王朝。
“陛下,東吁王朝本來就是大明的國土,是太祖親定的六大宣慰使司,如果不能收回這些國土,對后世子孫來說,就是不肖?!贝竺饕孕⒘?,不肖就是不孝,李春燁這一dǐng帽子壓下來,頓時為出兵東吁定了性。
朱由檢diǎndiǎn頭,關(guān)于收回緬甸東吁王朝的事,他早就與李春燁探討過,李春燁的絕對支持,是他意料之中的事。
“陛下,南海艦隊正在南洋作戰(zhàn),一旦征討東吁,我大明就會陷入兩線作戰(zhàn)的境地,將會對大明非常不利?!眱?nèi)閣副總理周士樸雖然知道朱由檢的決心,也不能不提醒幾句。
“陛下,南方氣候濕熱,我大明的精銳都在北方,恐怕很難適應(yīng)東吁的氣候,”內(nèi)閣總理黃立極也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擔(dān)憂,“當(dāng)年蒙古鐵騎征地?zé)o數(shù),卻在南方栽了跟頭,就是因為他們的士兵不適應(yīng)南方的氣候。”
朱由檢又是diǎndiǎn頭,還是不說話。
“陛下,東吁距離我大明,太過遙遠,即使大明征服東吁,能在這么遙遠的地方建立有效的統(tǒng)治嗎?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統(tǒng)治,數(shù)十年以后,東吁重新**,那今天的征討,究竟有什么意義?”司法院長喬允升反對的意思非常明顯,“大唐曾經(jīng)遠征西域,但今天的西域,早已沒有了大唐的任何痕跡?!?
朱由檢最為頭疼的是,每次朝議,大臣們都是分成三派:支持派、輕微反對派(中立派)、反對派,如果來個投票表決,今天的會議,恐怕難以取得朱由檢想要的結(jié)果,大臣們還沒有世界眼光,有必要讓他們進科學(xué)院學(xué)習(xí)一段時間,奧,不,科學(xué)院沒什么用,應(yīng)該組建社會科學(xué)院,讓他們學(xué)會睜眼看世界。
好在今天反對的聲音,似乎不太強烈,就是喬允升,也只是表面自己的立場,沒打算死磕下去。
“諸位愛卿剛才所說的話,朕都聽到了,朕知道,你們都是為了大明的長遠利益著想,不愧是大明的重臣,愛卿們還有什么意見?”
這些理由不夠充分嗎?如果陛下不準備采納大臣們的意見,理由再充分也是白搭,這些所謂的重臣們,一個個低下頭,在心里腹誹著朱由檢,他們要聽聽朱由檢出兵的理由。
朱由檢見大臣們都是沉默,知道他們的反對并不強烈,這次有可能不用在朝堂采取無賴的措施了,“支持的理由暫時不用說了,反對的意見主要有兩diǎn:一是如何征服東吁,而大明的損失不能太大;二是征討東吁,我大明有何收益問題。朕一一作答,看愛卿們是否滿意?!?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