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婆羅洲-《晚明之我主沉浮》
第(1/3)頁
朱由檢又對即將發給鄭芝龍的急件仔細查看了一遍,確信沒有誤差,這才收拾起來,他要感謝斯佩克斯,給自己、給婆羅洲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選擇,一種他幾乎要遺忘了的管理體制。↑頂點小說,..
如果選舉制度在大明內地突然空降,必然會遭到士林的猛烈反對,這些大明的精英階層,實際上也是大明的特權階層,他們受到圣賢書的影響,是及其保守的,任何新鮮的事物,凡是圣賢書沒有記載的,又損害他們特權地位的,他們一定會不惜用死諫來阻擋這些新生事物。
婆羅洲遠離大明的核心統治區,又是新收復的土地,現在對大明的影響是及其微弱的,它根本就在大明士林的視線之外,即使曾經建立過超大帝國的蒙元,也未能征服婆羅洲,那里最多只是他們名義上的屬地。
如果在婆羅洲上實行選舉制,島上必然營造出一種以商人為主流的政#治文化,商人將成為島上的政#治精英,普通百姓既沒有經濟實力也沒有時間精力去參加選舉活動,這將有利于提高島上商人的地位。
士農工商,連商人都可以擔任省長、知府等,按職業劃分的不平等,必然會在政#治生活中逐漸消失,即使不平等任然存在,那也是經濟上的不平等,有窮人與富人之分,這完全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逐漸消除的。
荷蘭人在島上建立了初步的商人文化,已經為大明打下了基礎。
婆羅洲將成為大明的政#治試驗田,它對整個大明的影響是微弱的,可以忽略不計,即使選舉制度失敗,島上經濟衰退,朱由檢也可以接受,反正有大明這顆大樹,一個婆羅洲暫時還不會成為大明的晴雨表。
如果婆羅洲上建立的選舉制度成功了,說明漢人也適合選舉制度,它將為朱由檢,為大明的發展,提供一條全新的道路。
讓農耕社會瓦解,迅速建立起現代國家,就像日本的明治維新、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那樣,大明不再依靠體量上的龐大,而是以列強著稱。
朱由檢也曾考慮過,現在婆羅洲上的漢人很少,他們不太可能脫離大明而**,島上的漢人需要大明的絕對支持,而大明的海軍和自己的后世經驗,恰好可以為婆羅洲的即將建立的選舉制度保駕護航。
在政#治體制上,大明到底要走向何方,朱由檢曾多次考慮過,但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也就是說,他也弄不清什么樣的體制最適合大明,他只知道,現在的皇權絕對不適合大明,數百年一個輪回,根本不能推進社會的進步的,愚民政#治以及走進了死胡同,一旦與西方的現代制度大碰撞,大明就會被擊得粉碎。
那么到底什么樣的體制才適合大明?是西方式的資本主義制度嗎?
朱由檢原本還在回避這個問題,以人的正常生命值計算,那不應該是他考慮的問題,至少現在不必考慮這個問題。
政#治制度、社會制度的選擇,必須考慮本國的文化、歷史、現狀等,探索社會制度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摸著石頭過河,誰也不知道前面到底是平坦還是陷阱,必須不斷調整、修正,雖然朱由檢有后世數百年的經驗,卻不能為大明提供一條永久的道路。
按照朱由檢的理解,將來的政#治制度,除了極度落后或者自然資源極端豐富的國家,還會存在君主掌權,現代國家基本上只有三種模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