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119章,領先理論(求訂閱,求收藏)-《從1994開始》


    第(2/3)頁

    “林總,我也先回去了,”看著前面婆娑的女人,龔敏呆了下,然后對林義說了聲,就小跑尾隨而去。

    “我們先去吃吧。”已經不是毛頭小子的林義,自然懂蘇溫的觸景生情,沒有介意,也沒有跟著傷感,對明顯有些情緒感染的關平說有些餓了。

    這次去的地方還是香格里拉酒店,不過這次不像第一次來,袋子鼓鼓的,底氣也自然足了很多。

    問要不要點一份生蠔,關平想了想,覺得應該試一試這次和第一次的味道有何區別,于是點了一份。

    林義著重點了一條石斑魚,小兩千的港幣價格把關平又嚇了一跳,看著服務員走了以后,就說:“這里的石斑魚怎么這么貴,我以前在戰友家里天天吃這玩意。”

    “石斑魚的種類很多,有很貴的,也有相對便宜的。我們剛才點的是野生的赤點石斑魚,市場價800到900港幣之間。”林義之所以今天突然心血來潮吃這東西。

    是因為剛才翻菜單時,觸發了記憶里頭的一件事,才頗有感觸的奢侈一頓。

    看到關平還在咋舌赤點石斑魚的價格,他就問:“關哥的戰友是哪里人啊,還天天吃石斑魚?”

    “湛江一個漁村,”說到戰友,關平臉上有了笑容,雖然看了這么多年,卻依舊難看。

    “海邊啊,那怪不得。”漁民家里的石斑魚雖說以賣錢為主,但總會不缺自家人吃的那份。

    “現在退役了還是?”閑的無事,又彼此太熟,也就多問了幾句。

    “退役了,比我還早一年,在老家干起了父輩舊業。”關平說一直很想去看看,打對方村頭的電話好幾次才能有一次被接到。

    而電報和寫信,他又不習慣。

    三菜一湯上來了,看著盤子里的石斑魚,關平拿著筷子不知道怎么下手,覺得太貴了,吃一塊都肉疼。

    林義就沒那么多講究了,先給他夾一塊大的,才自己就著紅酒開始享受。

    快要結束的時候,關平問他:“要不要給她倆打包一份。”

    “我剛去洗手的時候,給她們點了晚餐的,等會帶回去。”想來蘇溫的傷感也不會太久,至少在表面不會停留太久,雙商那么高的人,林義也沒多擔心。

    感嘆香江這年頭就有打包業務了,兩人左右手提著飯盒的時候,有一種美團外賣的既視感。

    只不過人家是橙色制服,自己是標準的香江白領打扮,怪怪的。

    敲門,開門的竟然是蘇溫,看臉色雖然還有些過白,但隔著門面對林義和關平,臉上馬上掛起了笑容。

    “龔敏不在你這嗎?”林義看著她房間空空如也,床頭放的一本管理學書籍,還是攤開趴放著的狀態,顯然蘇溫剛才在看書調節心情。

    “她在洗漱。”蘇溫沒說洗澡去了,想來林義也不會再細問。

    “嗯,我們在外頭吃香的喝辣的,不好意思吃的太獨,就順回來一份,也不知道合不合胃口,將就著試試吧,要是不好吃,等會讓關哥陪你們出去,他正好還想去看看外頭的花紅柳綠呢。”

    林義一陣插科打諢,頓時化解了蘇溫不好意思的尷尬,只是把關平給賣了,后者在想:我什么時候去過花紅柳綠。

    愛干凈一直是自己的“毛病”,按他的朋友說法就是:身上不能有一丁點汗,只要有汗就要洗澡,也不管一天洗了幾次。而個人衛生這么講究的人,有時候家里的紙屑瓜皮可以堆一個星期不收拾…

    反正林義這個習慣有很多年了,好多次心血來潮了,就覺得應該改改。但往往是紅漆馬桶三天新,熱情勁一過,管它洪水滔滔,愛怎么樣怎么樣吧。

    嗯,這潔癖,林義覺得今生有可能又要復制了。

    洗完澡,擦著頭發,習慣性往窗前站了片刻,可惜不是海景房,看了會外面的來來往往,索性又窩到床上拿起隨身攜帶的歷史課本,翻到“法國大革命”的章節,開始慢慢入神…

    第二天的下午,林義正在和幾個市場負責人打電話時,何慧來了,一同來的還有何海明。

    看來這兩人也是心思通透的人,知道隱瞞不了,也就大大方方的。看到林義在電話這頭一板一眼地“指示”,人情練達的蘇溫代他接待了兩人。

    電話打了很久,因為挨個給潘文清、唐慕、鄭文斌、王欣、吳景秀說步驟、講協調、談統一,花了好一翻功夫。

    客廳里,林義一個人在講話,龔敏拿著筆記本坐在一側,時不時幫著記錄。

    關平還是老樣子,呆在沙發一角把自己“關”了起來,津津有味地看著無聲電視。而沙發的大片地區就是蘇溫用茶水招待兩人。

    不過這三人的耳朵明顯放在了林義的電話里頭,就算沒說話,誰也沒覺得尷尬。

    原本就動心的何慧,在何海明和葛律師及財務的勸說下,最終還是同意了。這次帶著行李箱過來,就是準備和林義一起去邵市。

    同行的還有何海明、葛律師以及陳財務,他們還得去趟瀟湘,把后續的所有手術完善掉。

    另外何海明會以林義在香江的一個投資公司的經理人出面,以香江投資人的身份和步步高電子在邵市演雙簧。

    5月28日,林義一行人終于從香江趕回了邵市。

    把何海明三人安排在賓館,何慧交給蘇溫后,就急匆匆地去了步步高電子。

    林義一進公司就問蔣華、陸遠等人:“吳景秀寄回來的那些外國樣品呢?”

    “在這邊。”陸遠指了指方向,然后帶著他去了廠房的西北角。

    此時只見管一路拿著飛利浦的vcd正在拆解零部件,直到林義出聲問他“和我們的產品比,優劣勢如何”才反應過來,抬起頭對林義說:

    “林總,我們對所有境外vcd進行了測試和比對,在核心力競爭力上。不比它們差,只是在輔助元件上,差異比較大。”

    有差異是正常。因為自家的產品都是采用國產配件,很分散。而國外電子巨頭都是有著完整的供應鏈的,高標準的要求習慣,沒有差異才不可信。

    但是管一路說的差異化很大,林義頓時蹙眉,連聲問道:“你說的差異化很大,到底有多大?”

    “根據數據參照,我們相當多的輔助配件相對它們的標準來說,有可能是不達標的淘汰品。”管一路看著眾人,說這話的時候有點難為情,但是他對技術有著嚴苛的要求,最后還是說了。

    淘汰品!這三個字如同一記重拳,狠狠砸在了林義心口,這一刻的呼吸都感覺很沉重。

    在他心里,雖然鋪貨有點急切,但并不代表敷衍。相反,為了這些輔助配件的采購,蔣華、吳景秀等人一直在奔波,以求最好。

    “和國內的比呢?”林義緩了一會,才沉重的問,要是比國內的同行還差,那他就不得不考慮:把這一個多月來、通過三班倒、歷盡艱辛才組裝好的八千臺回爐重造了。

    “那好多了,比對技術參數,它們相對我們的標準也是淘汰品。”陸遠說這話的時候,遞過了技術參數對照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