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幾頁紙,密密麻麻,林義看得都頭大。但還是耐著性子慢慢看,對一些不懂得參數區間,也沒抬著端著,細細地向他們請教。 一時間,廠房這個角落除了一問一答,幾乎鴉雀無聲。 十多分鐘,林義心里有了譜,雖然說在精益求精上比不過境外巨頭,但在國產里面,已經是良心制作。 松了一口大氣,咱不說一步追上人家的幾十年成果,但這個態度還是要有的。 “如果我們要達到索尼的標準,需要怎么做?”拿著手里的技術參數表,輕輕地拍著桌面,眼光巡視眾人一圈。 “需要找大公司專門開模,有些特殊的還得找海峽那邊的廠家。”在得出這份數據的日子里,蔣華就知道林義會問這些,是一刻也不敢耽擱,迅速為這些“不達標”的配件找出路。 又是一個文件夾,林義接過,一行行往下看,林義心里點頭的同時,內心也是一陣郁悶:“按照你找的這些下家,最終的成品出來后,我們的成本會增加多少?” 雖說步步高vcd現在的價格都在4000以上,比不得境外有些5000多元的嚇人價格。但是每臺機子的毛利起碼有2400,而最貴的那臺甚至可以賺取2700元。 真真實實的暴利,這還是芯片從外購買的情況。而國外巨頭的利潤會有多少,林義粗粗一算,那些頂級,就算配件把控再嚴,起碼也掙了3500元以上了。 “成本會增加30%,”顯然,蔣華和眾人早已初步核對過成本。 這么多?林義心頭有些遲疑了,不是他舍不得高標準,而是林義知道vcd市場的“黃金三月”已經開始了,要是等這一批高質量的出來,黃花菜早涼了。 別個不知道,林義卻知道,八月份一過,隨著一些上的臺面的國產品牌一上市,vcd會開啟了跳樓價,那時候能上4000元單價的,估計都是“王牌”了。 當然,步步高vcd和境外巨頭比,也是有優勢的。那就是機箱,由于林義有著后世的經驗,步步高的vcd與市場上那些方方正正的大塊頭比,無疑精細、美觀多了,讓很多人一看就知道是上檔次的貨。 不過外表再優秀,也擋不住內核的硬朗,也擋不住那些花都機仿制的腳步。 所以說一千道一萬,還是得靠硬實力。 “開會。”看著眾人望向自己,林義沒有直接給答案,只說了開會兩個字后,就去了辦公室。 自從上次整肅以來,再加上李光潔被“開除”,步步高電子的風氣一下子來了個180度的變化,林義在他們眼里,是開始露獠牙的兇獸。 只是簡簡單單的“開會”兩字,眾人紛紛放下手頭工作,往大會議室方向走,路過丁肇東等人的時候,也善意地傳達了“指令”。 林義坐在長桌的一端,看著陸陸續續進來的眾人。沉默了四五分鐘才開口: “雖然是個臨時會議,但卻關系著我們接下來的戰略路線,蔣華你把剛才發生的給不知道的同事再說一遍。” 蔣華聞言,不慌不忙地從準備好的文件里,把境外、步步高vcd、國內其他產品的技術做了個比對。 又給眾人五分鐘消化時間,林義問大家:“問題很明了,看似簡單卻很復雜,關系到我們企業大方向的問題。你們說說該精益求精,還是保持現狀?” 一場激烈的爭論,在步步高電子成立以來以一種不可察覺、不可預料的方式開始了。 開始時大家還溫文爾雅,相互顧著面子,畢竟都是知識分子,體面人。 但是隨著一個人為了相對利益爆粗口,其他人也就沒收著了。 爭得面紅耳赤,像干架的公雞… 林義坐在一端,靜靜地聽著眾人的發聲和主張,全程沒說一個字。 但心里卻將這些人大致分為兩類,以丁肇東、陸遠、管一路為首的技術人員,堅持走技術流,往高精尖方向發展。 而以行政人員,尤其是市場部的人員為代表,覺得保持現狀,是最理想的,畢竟好東西賣出去了才是好東西,這些人的主觀能動性純粹地以市場為標準。 蔣華這次學乖了,發表的觀點沒有一邊倒。 但林義還是聽出來她傾向于技術派,畢竟脫身于技術階層,技術扎根的思想深深地烙在了骨子里。 這樣差不多一個小時的激烈互懟,大家都沒爭出個所以然來,最后他們也紛紛意識到了這點。 于是緩緩安靜下來后,又把目光對準了林義。 等待裁決… 這位林總雖然年輕,卻讓他們敬重。前面幾次“賭博”式的芯片手腕,再加上去年就開始成立vcd公司,可以說是高瞻遠矚。 尤其是當初的那句斷言:政府部門不看好,并不代表vcd沒有成功的可能。也正是因為政府部門不看好,我們才有高度自由地發揮空間,這個嶄新、純粹的vcd行業,應該由市場經濟控制,而這個過程必當由我們來著彩、催發、把握… 現如今雖然步步高電子還沒有把握行業的能力。 但著彩、催發已然做到,這點上,他們對林義佩服至極。這是一種對大魄力、大智慧的尊敬。 也不知道從哪一天、或者說從哪一刻開始,林總在他們眼里就是“總”,不再是年輕人了。 另外加之還有步步高超市的“超級光環加成”,林義在他們眼里已經是“可靠的靈魂人物”。 “剛才聽大家的肺腑之言,我覺得都說的很好,讓我在這一個小時內受益匪淺。”林義這話算是定了初步格調。 也不等大家發問,林義接著說:“我曾經在一本管理書上看到過一個“領先理論”,它是這么說的:如果不領先,則無法掌握先機,貽誤戰機; 如果領先太多,則一時間無法為這個市場所接受,容易夭折。” “而這里面的“接受”,即包括市場技術,也包括經濟、思想承受力層面。你們現在說說,我們該怎么做?” 林義又一次的發問,眾人卻默契地沒做聲,因為他們都明白了林義的意思。 技術要發展,誰阻礙,誰滾蛋;市場也要追求,誰不懂,就閉嘴。 第(3/3)頁